-
UID:17777
-
- 注册时间2007-05-02
- 最后登录2025-05-02
- 在线时间18634小时
-
- 发帖786294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飞翔币209891
- 威望215717
- 飞扬币2613068
- 信誉值8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786294
- 飞翔币
- 209891
- 威望
- 215717
- 飞扬币
- 2613068
- 信誉值
- 8
|
我们现在人手机几乎不离手,手机里装的微信,更是承包了大家从三餐娱乐到工作生活的一切。但别忘了,微信不仅是你的“社交工具”,还是你的“钱包”。微信绑定了银行卡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就聊聊几个必须留意的设置问题。有些功能表面上看起来便利又贴心,但稍不注意可能会带来安全风险,甚至“悄悄割”你的钱包。所以,我来带你盘一盘:一定要关闭的3个设置!关掉之后,不仅是省钱,更是给你的账户加上一层“安全防护罩”。咱们一起瞧瞧,别做“第N个忽略的小白”! 一、关闭微信免密支付功能错觉:这玩意儿不说好用得要命吗?免密支付功能,从字面意思就能理解:你进行小额支付时,系统会直接“秒扣”,完全不需要输入密码。简直是小额消费的“偷懒神器”——买杯奶茶、扫码骑共享单车,只需要点一下确认支付,手都不用抖一下,多方便啊。事实:方便是一回事,风险是另一回事但,方便与安全往往是一对天敌。如果你的手机哪天落了别人手里,或者二维码支付被“套现二维码”骗了一下,免密支付分分钟就把你的银行卡掏空。更别说如果你绑定的银行卡里有不少“积蓄”,每被扣一笔你都冒一滴冷汗。数据小科普根据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调研,某些场景下通过免密支付功能被骗的用户占比高达15%;而金额低于1000元的小额盗刷事件中,有超过80%发生于免密支付或小额免密闪付的场景。解决方案:如何关闭免密支付功能?1. 打开微信,点击右下角的“我”,点击“服务”。2. 点击“钱包”,再进入“消费者保护”主页。3. 这个时候我们找到“帮助中心”,选择“我的自动扣费”。4. 找到“免密支付”列表,关闭那些你用不到的免密支付项目,例如常见的公交卡、会员扣款等。 一句话总结:再懒也别把自己的钱包交给“免密支付”,方便的代价就是你的安全感。二、关闭微信自动续费功能错觉:这就是个贴心设置,能帮我记住每个月该交啥!微信的自动续费功能,真·“按时扣钱且稳准狠”。是不是有时候觉得特别省心呢?毕竟,开了会员也不用怕忘了续;用着云服务,也不怕突然断档。事少,一次设置全搞定!事实:这些“贴心”为啥越来越贵了?但问题是,你真的知道自己订阅了多少服务吗?每个月的自动扣费清单有细看过吗?尤其是有些平台可能会暗藏一些“彩蛋”式扣费,例如包月优惠过期后转为高价自动扣费,甚至部分服务可能压根没用过几次!数据小科普数据显示,多数用户自开通自动续费后,只有不到23%的人会定期检查扣费明细,而72%的用户根本无法准确说出自己每月的计费项目数。听起来是不是“钱包不经意间被刀了好几刀”?解决方案:如何关闭自动续费功能?1. 打开微信“钱包”,进入“支付设置”页面。2. 此时找到“自动续费”功能,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到“扣费服务”了。3. 一一检查列出的自动扣费项目,逐一取消那些不需要或不想再续费的服务。小提示:尤其是视频网站会员、各种增值服务,要定期审视。而且有些服务可能需要关注解约流程,注意解约有效期! 一句话总结:不检查自动续费的原因只有两个——要么你有矿,或者……你压根没发现扣费悄悄发生了!三、删除微信不常用登录设备错觉:懒得弄啊,反正手机就这两台,何必纠结?微信的登录设备记录了一切:你用过的手机、iPad,甚至照美拍给父母设置的“智能电视”。只要有这些登录设备,你在年初买的新表情包,可能到年底都留着某旧设备中等待“重来一次输入支付密码”的机会。事实:设备“复活”,你的安全睡不安稳但这才是真正的风险点:如果你的“曾用设备”被不法分子锁定,而你忘了主动删除它们的登录状态,很可能就会疏漏掉一个“账户侧门”。随后,结合伪造的支付信息,造成巨大的财产风险。相关案例某知名论坛一则案例:一名大学生在宿舍修手机时,由于一台旧设备未及时删除支付信息,被黑客轻松解锁旧系统漏洞并远程盗刷了微信钱包里的存款(幸运的是银行及时拦截了其中一部分)。类似的案件逐年增多,费用轻则几百,重则上千。解决方案:如何删除不常用设备?1. 打开微信,点击右下角“我”。2. 点击“设置”,选择“账号与安全”。3. 找到“登录设备管理”,进入后删除那些你已经不再使用或借用过的设备。小贴士:定期清理可以有效减少被黑客盯上的可能性。毕竟,过去浏览的信息也可能变成“安全攻击”的突破口! 一句话总结:安全设备清一清,无用记录删一删,安全感和账户的“存在感”蹭蹭往上涨。总结微信绑了银行卡的小伙伴,快回头检查这“三个设置”吧!这绝对不是“小题大做”,而是给你的小金库“拧紧盖子”。别让看似不起眼的小功能,“蚕食”了你的安全漏洞。最后,我们来复盘一下上文中的重点提醒:1. 关闭免密支付功能——防止小额消费时被盗刷。2. 关闭自动续费功能——避免被“温水煮青蛙”式偷走钱。3. 删除不常用登录设备——杜绝旧设备成为不法分子的突破口。 学会这几步,“别人闲适过生活,你还在维权投诉”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来吧,从现在开始说一句干脆又霸气的“NO”!安全感从设置开始,一键搞定,多一点安心,少一点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