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777
-
- 注册时间2007-05-02
- 最后登录2025-07-10
- 在线时间18861小时
-
- 发帖803552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飞翔币214960
- 威望215767
- 飞扬币2723358
- 信誉值8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803552
- 飞翔币
- 214960
- 威望
- 215767
- 飞扬币
- 2723358
- 信誉值
- 8
|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看来三伏天真的要来了!今天刷手机时,看到很多文章都在讨论今年三伏天的五大特点,让我大吃一惊,赶紧认真研究了一下。 一、入伏时间最晚过去20年,三伏天大多在7月11日至20日之间入伏,但今年7月20日才入伏,与2006年并列最晚。这意味着前期天气较凉爽,后期则会更加炎热。太阳辐射的热量在地表持续积累,高温会更加猛烈。就像2006年,很多地方都经历了长时间的酷热,路面都被晒得发软。看来我得赶紧把空调检修一下,并备上一些藿香正气水。 二、三伏天时间最短近10年来,三伏天大多是40天的“加长版”,但今年从7月20日开始,到8月18日结束,只有30天。尽管天数减少,但高温的热浪不容小觑。近20年里仅有2007年、2012年和今年是30天三伏,前两次都出现了超过40℃的极端高温。因此,我打算这两天就去买个遮阳帽,出门时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 三、入伏出伏时间相同今年入伏是7月20日,农历六月廿六;出伏是8月19日,农历闰六月廿六,入伏和出伏的日期在农历上都是“六月廿六”。虽然老话说“双六月,晒破屋”,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7-8月副热带高压强势,天气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增温,高温热浪肯定不少。我得提醒家里人注意防暑降温,多喝水。 四、母伏来袭民间按入伏日农历的单双数分“公母伏”,入伏农历日期为双数就是“母伏”。今年入伏是农历六月廿六,所以是母伏。俗话说“公伏热得旱,母伏湿闷”,母伏降雨多、天气闷热。部门预测,今年7月华北和东北地区可能出现异常暴雨,江南、江淮等地高温伏旱并发。我得提前把家里的雨伞找出来,并准备个除湿器,应对这闷热潮湿的天气。 五、秋包伏+晚立秋今年立秋是8月8日,末伏从8月9日开始,属于“秋包伏”。农村俗语说“秋包伏,热死牛”,立秋后高温期通常超过10天,能达到8-19天。并且今年是“晚秋”,还有“早立秋冷飕飕,立秋热死牛”的说法。两个因素叠加,今年秋老虎肯定很猛,立秋后还得热很久。看来这秋装一时半会还穿不上,短袖短裤还得继续备着。 了解了今年三伏天的五大特点,可得早做准备。希望我们都能顺顺利利度过这个特殊的三伏天,别被这炎热的天气折腾得太难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