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19阅读
  • 1回复

[转帖]清朝穷人娶不上老婆,如何延续香火?他们的办法有违伦理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804735
飞翔币
215046
威望
215767
飞扬币
2729130
信誉值
8



前言:


在清朝,娶妻是一件既烧钱又讲究门当户对的大事,穷人想成个家,简直比登天还难。
但香火不能断,是当时每个家族的头等大事。
当现实与传统发生冲突,一些贫寒人家竟想出了“另类”解决办法——表面看合情合理,细细一想却令人不寒而栗。


这些做法,不仅挑战了伦理底线,甚至至今仍在部分地区留下隐影。
他们到底是怎么“延续香火”的?又为何在当时被默许?

寒门难觅婚姻路


在古代的中国社会,百姓的生活可谓是苦不堪言。
无数的农民终日辛勤劳作,却只能换来勉强糊口的生活。
更有甚者,家中连添置一件像样衣物的闲钱都无。
在如此的赤贫之下,许多人连娶妻成家都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
对那些好不容易娶妻生子的贫苦百姓而言,给家人一个温饱的生活已是难上加难,更遑论让孩子读书识字,寒门再难出贵子。


但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思想桎梏下,绵延子嗣又是不可或缺的人生任务。
面对两难境地,不少人甚至愿意铤而走险,以违背伦常的方式苟延残喘。
然而,对无力娶妻的单身汉来说,生儿育女更是可望而不可及。
在"光棍"身份的沉重压力下,他们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家族香火后继无人。
有些人最终也走上了不堪的"另类"延续血脉之路,但内心又何尝不是备受煎熬?

典妻:穷人绝境下的生存之道


生活的重压,使这些穷苦的百姓不得不铤而走险,于是"典妻"这种匪夷所思的做法应运而生。
所谓典妻,就是已婚男子将自己的妻子典租给无力娶亲的光棍汉,让妻子为对方传宗接代,租期满再归还。


这种做法最早见于汉代记载,到了清朝时期竟发展到鼎盛地步。
那时,民间甚至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典妻"媒介生意的人。
他们游走于穷苦人家之间,一面怂恿无力供养妻儿的男人将妻子租出,一面又劝诱娶不起媳妇的光棍汉花钱租一个。
在这毫无人性的买卖中,妇女完全沦为任人摆布的商品,她们不仅丧失了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尊严,就连最基本的人身自由也被剥夺殆尽。
更有甚者,一些本就娶有妻室的富人,碍于某些原因没有子嗣,也会把主意打到"典妻"上。
他们花重金从穷人手里赁来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其目的无非是让她们为自己传宗接代。
而这些女子生下的孩子,从血缘上说根本与自己毫无关系,却要冠以自己的姓氏,过继为子孙后代。


如此荒唐而又有悖人伦的事,竟也在那个年代司空见惯。

苦难女性的悲惨命运


"典妻"给古代妇女带来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
按"典妻"的约定,被租出去的女子必须远离自己的丈夫、儿女,独自前往租主家中。
在租期内,她们除了要为主家操持家务外,还得忍受租主及其家人的摆布和凌辱。
最重要的是,还必须替租主尽快生下所要的孩子。
一旦替租主诞下婴孩,这些妇女就将面临骨肉分离的痛苦。
因为约定期满后,她们就不得不弃下尚在襁褓中的婴儿,重新回到名义上的丈夫身边。
而那些曾经背弃她们的丈夫,却常常以其"不贞"为由,对她们实施冷暴力甚至家庭暴力。


名节既失,她们在村中也将颜面扫地。
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礼教社会里,这些女性唯有默默吞咽苦果,没有人会真正问津她们的创伤。

明禁暗许下的乱象丛生


尽管"典妻"这一行为严重有悖伦理,官府表面上也是坚决禁止的。
早在康熙年间,律例中就明确规定,凡是将妻妾典租给他人者,都要受到杖刑并处以罚金。
然而在现实中,"典妻"之风仍是愈演愈烈,甚至还助长了一系列衍生陋习。
在"典妻"盛行的某些地区,租妻娶妻之事竟形成了一整套荒诞的礼仪程序。
租主与被租者的家人会聘请媒人,摆酒议亲,场面之大竟不输婚礼。


而那个可怜的被租妻子,更得身着喜服,骑马入租主家门,去做那个令人不齿的"压床娘子"。
表面的排场越盛,就越衬托出"典妻"的违背人伦有多么触目惊心。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其实还是在于当时百姓的生活实在太过困顿。
在生存都成问题的年代,人们已顾不得廉耻伦常,只能去选择铤而走险的杜撰买卖。
即便官府想要禁绝,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毕竟,如果生活都没有保障,再高尚的道德观念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社会进步带来旧俗式微


随着晚清政权的逐渐衰败,"典妻"这一陋俗也呈现出没落的迹象,但在某些偏远地区依然断断续续存在。


真正让这一旧俗彻底成为历史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共 X党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以坚定的意志和实际行动,砸碎了几千年来压在妇女身上的枷锁。
在崭新的时代里,妇女不再是任人买卖的商品,也不必再为求生存而委曲求全。
在提倡男女平等、人人享有基本尊严的社会里,曾饱经磨难的妇女群体终于能挺直腰杆做人。
随着各项民生事业的发展,曾经逼迫穷人铤而走险的生存困境也一去不返。
"典妻"以及与之相关的种种陋习,也就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结语


窥斑见豹,细数"典妻"由盛到衰的历史沿革,我们可以深切体味古代基层民众所遭受的苦难。
也唯有铭记这悲惨的过往,我们才能倍加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用双手去创造一个远离愚昧、开放进步的文明未来。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飞扬币 +50
爱我中华 飞扬币 +50 11分钟前 社区因为有您的参与更精彩!
关键词: bot 买卖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级别: 茶馆馆主
发帖
630362
飞翔币
219965
威望
3986
飞扬币
3201426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10分钟前
长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