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777
-
- 注册时间2007-05-02
- 最后登录2025-08-31
- 在线时间19030小时
-
- 发帖82147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飞翔币217202
- 威望215802
- 飞扬币2815926
- 信誉值8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821470
- 飞翔币
- 217202
- 威望
- 215802
- 飞扬币
- 2815926
- 信誉值
- 8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前几天跟许久未见的初中老朋友打了一个视频通话。看着屏幕上那张带着精致妆容但是还是遮盖不住眼中疲惫的脸庞,心中不仅感到五味杂陈。曾经那个天真烂漫,活力四射的少女终究也无法抵挡住现实的长枪短炮,在枪林弹雨下变得浑身伤痕累累。“你也开始喝茶啦?”瞥见她客厅里的茶几上放着一个马口茶罐,忍不住开口询问。没想到曾经点奶茶都要点七分糖,嗜甜如命的小女孩,最后也开始学着大人的样子喝茶了。“是啊,天天起的比鸡早,喝咖啡又怕对身体不好,干脆就喝茶了。”“喏,那里还有一箱呢。”她切换了手机的摄像头,指了指客厅角落的一个纸箱。 “好姐姐,你这箱茶放客厅多久了!”心中有种不妙的感觉。“有段时间了吧,咋了?”“你不怕存坏了吗?”看着朋友懵懂的双眼,实在忍不住开口提醒。“应该不会那么容易坏的吧……”不知者无罪,对于新手小白来说,这样的情况可太常见了。今天就借着朋友的这个案例,好好聊一聊关于存茶的那些事。怎么判断茶有没有存坏呢?客厅能存茶吗? 《2》判断一款茶有没有存坏的第一步:开箱看干茶的颜色,这是岁月留下的第一道印记。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仅仅“纸上谈兵”是没办法得到想要的答案的。若开箱后,映入眼帘的是长满霉斑的干茶,那倒省事,直接扔了就行。倘若用肉眼无法看出明显的差别,那么就要进行更细致的检查了。因为茶叶放久了,颜色会变,但不是所有的变色都代表变质,咱们得学会分辨。 比如白茶的新茶身披银白色的毫毛,颜色是鲜活的翠绿色或嫩绿色。正常陈化过程中的白茶,叶片颜色会变深,但仍旧保留着绿色调,可能会变成灰绿。若你发现存的白茶叶片变成了深沉的褐色,甚至透出点黑气,如蒙尘的旧帛,那么90%是买到做旧茶了,或者实实在在存坏了。再比如,乌润油亮是优质红茶的标志。若一款红茶在存放后,光泽尽失,变得干枯晦暗,这也代表水分与微生物已经联手侵蚀过它了。颜色若已黯淡如迟暮,红茶的魂魄便已飘零了大半。 《3》判断一款茶有没有存坏的第二步:检查茶叶的干脆度,捏一捏,听一听就知道。干燥,是茶叶安身立命的基石,水分一旦超标,变质的阴霾便会如影随形。如果存的是散茶的话,可以取几片干茶,轻轻一捏。品质尚存的茶叶应干脆利落,应声碎裂,脆如“薯片”。若一款干茶的手感捏着疲软、韧而不碎,甚至能捻出潮湿的痕迹——这是茶叶受潮的明确信号。 或者抓一小把干茶,凑近耳边,手指稍加搓捻。好茶会发出细碎清脆的"沙沙"声,若声音沉闷、几不可闻,则受潮无疑。如果存的是茶饼,可以用手指的指腹轻轻抚摸茶饼的饼面。储存得当的白茶饼外皮十分干燥酥脆,仿佛炸鸡外面的脆壳一般,轻轻碰一下,就会掉落碎叶。 《4》判断一款茶有没有存坏的第三步:闻茶香,这是来自茶叶灵魂深处的气息。香气,是茶叶灵魂的吟唱,若存放不当,这缕香魂最易消散或扭曲。以老白茶为例,在良好的储存环境下,它会转化出沉稳的陈香、药香、枣香或甜香,纯净、舒适、无刺激感。若存放的茶出现以下气味,请高度警惕:一、刺鼻的霉味或者陈腐味:如踏入久未通风、堆满旧物的潮湿老仓库,扑面而来的窒息感——这是霉菌滋生的确凿证据。 二、酸馊味,这种不自然的酸气,如同食物腐败发酵的酸腐味,说明茶叶的内质已因受潮或高温发生劣变。三、灰尘味"或"闷味",这时茶叶的香气变得微弱或尽失,只余沉闷的灰尘气息,仿佛被遗忘在角落的旧书,这是茶叶吸附杂味、内含芳香物质严重逸散的结果。四、异味杂染,若茶叶不幸与香水、香薰、烟草、油烟、清洁剂等为邻,其气味可能变得怪异刺鼻,如同沾染了俗世喧嚣的疲惫旅人。茶香已散尽,浊气自萦绕。这样的茶,不过是盛装岁月尘埃的躯壳罢了。 《5》关于存茶的地点,可以明确地说,客厅不是存茶的好地方。首先,为了保证房内的采光充足,客厅的窗户常年无遮拦,日光便会长驱直入。光线的能量会无情分解茶叶中宝贵的叶绿素、脂类、芳香物质,导致茶叶的色泽惨淡、香气涣散、滋味淡薄。即使放在避光的纸箱以及柜子里,客厅整体光线强度也远高于专用存茶空间。 其次,客厅的日常活动频繁,比如空调启闭、人员走动、电器散热等等都会导致温度进行剧烈的波动。温度起伏如同反复揉搓茶叶,会加速内含物质的氧化反应,损害茶叶的品质。再次,天气的阴晴、通风与否、以及绿植浇水、甚至烧水煮饭,都会让客厅的湿度难以稳定。尤其南方梅雨季节,空气都能拧出水来,湿度稍高,茶叶便如海绵吸水,为霉菌滋生提供温床。最后,客厅是家庭的活动中心,各种气味纷繁复杂。茶叶疏松多孔的结构,会使其成为天然的"气味吸收器",这些外来异味一旦侵入,几乎不可逆转,会彻底败坏茶之本味。 《6》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早已点明存茶精要:"纸囊贮之,茶不泄气。"千年的智慧,道出存茶无非"避光、密封、防潮、隔异味"八字真言。翻出客厅角落的陈茶,如同开启一封来自旧时光的信笺。看看它的颜色是否鲜活?触感是否爽脆?香气是否纯净?若三者皆黯淡,便让这包茶带着旧日客厅的喧嚣记忆,安然告别。若尚存一丝风骨,请郑重移入清凉干燥的茶仓,还它一方安稳。存茶如养心,需远离浮华,归于沉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