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7021阅读
  • 28回复

Excel 2003函数应用完全手册

楼层直达
级别: 光盘中级
发帖
943
飞翔币
345
威望
803
飞扬币
14924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6-05-29
21.INT

  用途:将任意实数向下取整为最接近的整数。

  语法:INT(number)

  参数:Number为需要处理的任意一个实数。

  实例:如果A1=16.24、A2=-28.389,则公式“=INT(A1)”返回16,=INT(A2)返回-29。

  22.LCM

  用途:返回整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所有整数参数number1、number2、…,的最小正整数倍数。用函数LCM可以将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

  语法:LCM(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要计算最小公倍数的1到29个参数。如果参数不是整数,则自动截去小数部分取整。

  说明:该函数需要加载“分析工具库”才能使用。

  实例:如果A1=4、A2=16、A3=8,则公式“=LCM(A1:A3)”返回16。

  23.LN

  用途:返回一个数的自然对数,即以e(2.71828182845904)为底的对数(LN函数是EXP函数的反函数)。

  语法:LN(number)

  参数:Number是待计算其自然对数的正实数。

  实例:如果A1=100、A2=67,则公式“=LN(A1+A2)”返回5.117993812;=LN(EXP(3))返回3;=EXP(LN(4))返回4。

  24.LOG

  用途:按所指定的底数,返回某个数的对数。

  语法:LOG(number,base)

  参数:Number是计算对数的任意实数,Base是对数的底数。如果省略底数,则默认它的值为10。

  实例:如果A1=8,则公式“=LOG(A1,2)”返回3;=LOG(100,10)返回2。

  25.LOG10

  用途:返回以10为底的对数。

  语法:LOG10(number)

  参数:Number是待计算常用对数的一个正实数。

  实例:如果A1=1000,则公式“=LOG10(A1)”返回3;=LOG10(10^5)返回5。

  26.MDETERM

  用途:返回一个数组的矩阵行列式的值。

  语法:MDETERM(array)

  参数:Array是一个行列数相等的数值数组。Array可以是单元格区域,例如A1:C3;或是一个数组常量,如{1,2,3;4,5,6;7,8,9};也可以是区域或数组常量的名称。矩阵行列式的值多用于求解多元联立方程。

  实例:如果A1=1、A2=2、B1=3、B2=4,则公式“=MDETERM(A1:B2)”返回-2。

  27.MINVERSE

  用途:返回数组矩阵的逆距阵。

  语法:MINVERSE(array)

  参数:Array是具有相等行列数的数值数组,它可以是单元格区域,例如A1:C3;也可以是常数数组如{1,2,3;4,5,6;7,8,9};或者是两者的名称。

  实例:公式“=MINVERSE({4,-1;2,0})”返回{0,0.5;-1,2};=MINVERSE({1,2,1;3,4,-1;0,2,0})返回{0.25,0.25,-0.75;0,0,0.5;0.75,-0.25,-0.25}。

  28.MMULT

  用途:返回两数组的矩阵乘积。结果矩阵的行数与array1的行数相同,矩阵的列数与array2的列数相同。

  语法:MMULT(array1,array2)

  参数:Array1和array2是要进行矩阵乘法运算的两个数组。Array1的列数必须与array2的行数相同,而且两个数组中都只能包含数值。Array1和array2可以是单元格区域、数组常数或引用。

  实例:公式“=MMULT({1,2;2,3},{3,4;4,5})”返回11。

  29.MOD

  用途:返回两数相除的余数,其结果的正负号与除数相同。

  语法:MOD(number,divisor)

  参数:Number为被除数,Divisor为除数(divisor不能为零)。

  实例:如果A1=51,则公式“=MOD(A1,4)”返回3;=MOD(-101,-2)返回–1。

  30.MROUND

  用途:返回参数按指定基数舍入后的数值。

  语法:MROUND(number,significance)

  参数:Number是将要舍入的数值,Significance是要对参数Number进行舍入运算的基数。

  注意:如果参数number除以基数Significance的余数大于或等于基数Significance的一半,则函数MROUND向远离零的方向舍入。另外,该函数只有加载了“分析工具库”方可使用。

  实例:如果A1=6.6876,则公式“=MROUND(A1,4)”的计算结果是8。
级别: 光盘中级
发帖
943
飞翔币
345
威望
803
飞扬币
14924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6-05-29
31.MULTINOMIAL

  用途:返回参数和的阶乘与各参数阶乘乘积的比值,例如MULTINOMIAL(2,3,4)执行的运算为9!/2!*3!*4!。

  语法:MULTINOMIAL(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用于进行函数Multinomial运算的1到29个数值参数。

  注意:该函数只有加载“分析工具库”方可使用。

  实例:MULTINOMIAL(2,3,4)返回的结果为1260。

  32.ODD

  用途:将一个正(负数)向上(向下)舍入为最接近的奇数。

  语法:ODD(number)

  参数:Number是待计算的一个数值。

  注意:参数number必须是一个数值参数,不论它的正负号如何,其结果均按远离0的方向舍入。如果number恰好是奇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不变。

  实例:如果A1=31.5,则公式“=ODD(A1)”返回33;=ODD(3)返回3;=ODD(-26.38)返回–27。

  33.PI

  用途:返回圆周率π,精确到小数点后14位。

  语法:PI()

  参数:不需要

  实例:公式“=PI()”返回3.14159265358979。

  34.POWER

  用途:返回给定数字的乘幂。

  语法:POWER(number,power)

  参数:其中Number为底数,Power为指数,均可以为任意实数。

  注意:可以用“^”运算符代替POWER函数执行乘幂运算,例如公式“=5^2”与“=POWER(5,2)”等价。

  实例:如果A1=25.37,则公式“=POWER(A1,7)”返回6764617901;=POWER(4,5/4)返回5.656854。

  35.PRODUCT

  用途:将所有数字形式给出的参数相乘,然后返回乘积值。

  语法:PRODUCT(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为1到30个需要相乘的数字参数。

  实例:如果单元格A1=24、A2=36、A3=80,则公式“=PRODUCT(A1:A3)”返回69120;=PRODUCT(12,26,39)返回12168。

  36.QUOTIENT

  用途:返回商的整数部分,即舍去商的小数部分。

  语法:QUOTIENT(numerator,denominator)

  参数:Numerator为被除数,Denominator为除数。

  注意:该函数只有加载“分析工具库”方可使用。

  实例:如果A1=86、A2=9,则公式“=QUOTIENT(A1,A2)”返回9;=QUOTIENT(-10,3)返回–3。

  37.RADIANS

  用途:将一个表示角度的数值或参数转换为弧度。

  语法:RADIANS(angle)

  参数:Angle为需要转换成弧度的角度。

  实例:如果A1=90,则公式“=RADIANS(A1)”返回1.57,=RADIANS(360)返回6.28(均取两位小数)。

  38.RAND

  用途:返回一个大于等于0小于1的随机数,每次计算工作表(按F9键)将返回一个新的数值。

  语法:RAND()

  参数:不需要

  注意:如果要生成a,b之间的随机实数,可以使用公式“=RAND()*(b-a)+a”。如果在某一单元格内应用公式“=RAND()”,然后在编辑状态下按住F9键,将会产生一个变化的随机数。

  实例:公式“=RAND()*1000”返回一个大于等于0、小于1000的随机数。

  39.RANDBETWEEN

  用途:产生位于两个指定数值之间的一个随机数,每次重新计算工作表(按F9键)都将返回新的数值。

  语法:RANDBETWEEN(bottom,top)

  参数:Bottom是RANDBETWEEN函数可能返回的最小随机数,Top是RANDBETWEEN函数可能返回的最大随机数。

  注意:该函数只有在加载了“分析工具库”以后才能使用。

  实例:公式“=RANDBETWEEN(1000,9999)”将返回一个大于等于1000、小于等于9999的随机数。

  40.ROMAN

  用途:将阿拉伯数字转换为文本形式的罗马数字。

  语法:ROMAN(number,form)

  参数:Number为需要转换的阿拉伯数字。form则是一个数字,它指定要转换的罗马数字样式。可以从经典到简化,随着form值的增加趋于简单。

  实例:公式“=ROMAN(499,0)”返回“CDXCIX”;=ROMAN(499,1)返回“LDVLIV”。
级别: 光盘中级
发帖
943
飞翔币
345
威望
803
飞扬币
14924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6-05-29
41.ROUND

  用途:按指定位数四舍五入某个数字。

  语法:ROUND(number,num_digits)

  参数:Number是需要四舍五入的数字;Num_digits为指定的位数,Number按此位数进行处理。

  注意:如果num_digits大于0,则四舍五入到指定的小数位;如果num_digits等于0,则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如果num_digits小于0,则在小数点左侧按指定位数四舍五入。

  实例:如果A1=65.25,则公式“=ROUND(A1,1)”返回65.3;=ROUND(82.149,2)返回82.15;=ROUND(21.5,-1)返回20。

  42.ROUNDDOWN

  用途:按绝对值减小的方向舍入某一数字。

  语法:ROUNDDOWN(number,num_digits)

  参数:Number是需要向下舍入的任意实数,Num_digits指定计算的小数位数。

  注意:ROUNDDOWN函数和ROUND函数的用途相似,不同之处是ROUNDDOWN函数总是向下舍入数字。

  实例:如果A1=65.251,则公式“=ROUNDDOWN(A1,0)”返回65;=ROUNDDOWN(A1,2)返回65.25;=ROUNDDOWN(3.14159,3)返回3.141;=ROUNDDOWN(-3.14159,1)返回-3.1;=ROUNDDOWN(31415.92654,-2)返回31400。

  43.ROUNDUP

  用途:按绝对值增大的方向舍入一个数字。

  语法:ROUNDUP(number,num_digits)

  参数:Number为需要舍入的任意实数,Num_digits指定舍入的数字位数。

  注意:如果num_digits为0或省略,则将数字向上舍入到最接近的整数。如果num_digits小于0,则将数字向上舍入到小数点左边的相应位数。

  实例:如果A1=65.251,则公式“=ROUNDUP(A1,0)”返回66;=ROUNDUP(A1,1)返回66;=ROUNDUP(A1,2)返回65.26;=ROUNDUP(-3.14159,1)返回-3.2;=ROUNDUP(31415.92654,-2)返回31500。

  44.SERIESSUM

  用途:返回幂级数的和。

  语法:SERIESSUM(x,n,m,coefficients)

  参数:X幂级数的输入值,N为x的首项乘幂,M为级数中每一项的乘幂n的步长增加值,Coefficients为一系列与x各级乘幂相乘的系数。Coefficients的值决定了幂级数的项数。

  注意:SERIESSUM函数只有加载“分析工具库”以后方能使用。

  实例:如果单元格A1=65.25,则公式“=SERIESSUM(A1,3,2,6)”返回1666835.719。

  45.SIGN

  用途:返回数字的符号。正数返回1,零返回0,负数时返回-1。

  语法:SIGN(number)

  参数:Number是需要返回符号的任意实数。

  实例:如果A1=65.25,则公式“=SIGN(A1)”返回1;=SIGN(6-12)返回-1;=SIGN(9-9)返回0。

  46.SIN

  用途:返回某一角度的正弦值。

  语法:SIN(number)

  参数:Number是待求正弦值的一个角度(采用弧度单位),如果它的单位是度,则必须乘以PI()/180转换为弧度。

  实例:如果A1=60,则公式“=SIN(A1*PI()/180)”返回0.866,即60度角的正弦值。

  47.SINH

  用途:返回任意实数的双曲正弦值。

  语法:SINH(number)

  参数:Number为任意实数。

  实例:公式“=SINH(10)”返回11013.23287,=SINH(-6)返回-201.7131574。

  48.SQRT

  用途:返回某一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语法:SQRT(number)

  参数:Number为需要求平方根的一个正数。

  实例:如果A1=81,则公式“=SQRT(A1)”返回9;=SQRT(4+12)返回6。

  49.SQRTPI

  用途:返回一个正实数与π的乘积的平方根。

  语法:SQRTPI(number)

  参数:Number是用来与π相乘的正实数。

  注意:SQRTPI函数只有加载“分析工具库”以后方能使用。如果参数number<0,则函数SQRTPI返回错误值#NUM!。

  实例:公式“=SQRTPI(1)”返回1.772454,=SQRTPI(2)返回2.506628。

  50.SUBTOTAL

  用途:返回数据清单或数据库中的分类汇总。如果用户使用“数据”菜单中的“分类汇总”命令创建了分类汇总数据清单,即可编辑SUBTOTAL函数对其进行修改。

  语法:SUBTOTAL(function_num,ref1,ref2…)

  参数:Function_num为1到11之间的自然数,用来指定分类汇总计算使用的函数(1是AVERAGE;2是COUNT;3是COUNTA;4是MAX;5是MIN;6是PRODUCT;7是STDEV;8是STDEVP;9是SUM;10是VAR;11是VARP)。Ref1、ref2…则是需要分类汇总的1到29个区域或引用。

实例:如果A1=1、A2=2、A3=3,则公式“=SUBTOTAL(9,A1:A3)”将使用SUM函数对“A1:A3”区域进行分类汇总,其结果为6。
级别: 光盘中级
发帖
943
飞翔币
345
威望
803
飞扬币
14924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6-05-29
 51.SUM

  用途:返回某一单元格区域中所有数字之和。

  语法:SUM(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为1到30个需要求和的数值(包括逻辑值及文本表达式)、区域或引用。

  注意:参数表中的数字、逻辑值及数字的文本表达式可以参与计算,其中逻辑值被转换为1、文本被转换为数字。如果参数为数组或引用,只有其中的数字将被计算,数组或引用中的空白单元格、逻辑值、文本或错误值将被忽略。

  实例:如果A1=1、A2=2、A3=3,则公式“=SUM(A1:A3)”返回6;=SUM("3",2,TRUE)返回6,因为"3"被转换成数字3,而逻辑值TRUE被转换成数字1。

  52.SUMIF

  用途:根据指定条件对若干单元格、区域或引用求和。

  语法: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

  参数:Range为用于条件判断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是由数字、逻辑表达式等组成的判定条件,Sum_range为需要求和的单元格、区域或引用。

  实例:某单位统计工资报表中职称为“中级”的员工工资总额。假设工资总额存放在工作表的F列,员工职称存放在工作表B列。则公式为“=SUMIF(B1:B1000,"中级",F1:F1000)”,其中“B1:B1000”为提供逻辑判断依据的单元格区域,"中级"为判断条件,就是仅仅统计B1:B1000区域中职称为“中级”的单元格,F1:F1000为实际求和的单元格区域。

  53.SUMPRODUCT

  用途:在给定的几组数组中,将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

  语法:SUMPRODUCT(array1,array2,array3,...)

  参数:Array1,array2,array3,...为2至30个数组,其相应元素需要进行相乘并求和。

  实例:公式“=SUMPRODUCT({3,4;8,6;1,9},{2,7;6,7;5,3})”的计算结果是156。

  54.SUMSQ

  用途:返回所有参数的平方和。

  语法:SUMSQ(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为1到30个需要求平方和的参数,它可以是数值、区域、引用或数组。

  实例:如果A1=1、A2=2、A3=3,则公式“=SUMSQ(A1:A3)返回14(即12+22+32=14)。

  55.SUMX2MY2

  用途:返回两数组中对应数值的平方差之和。

  语法:SUMX2MY2(array_x,array_y)

  参数:Array_x为第一个数组或数值区域。Array_y为第二个数组或数值区域。

  实例:如果A1=1、A2=2、A3=3、B1=4、B2=5、B3=6,则公式“=SUMX2MY2(A1:A3,B1:B3)”返回-63。

  56.SUMX2PY2

  用途:返回两数组中对应数值的平方和的总和,此类运算在统计中经常遇到。

  语法:SUMX2PY2(array_x,array_y)

  参数:Array_x为第一个数组或数值区域,Array_y为第二个数组或数值区域。

  实例:如果A1=1、A2=2、A3=3、B1=4、B2=5、B3=6,则公式“=SUMX2PY2(A1:A3,B1:B3)”返回91。

  57.SUMXMY2

  用途:返回两数组中对应数值之差的平方和。

  语法:SUMXMY2(array_x,array_y)

  参数:Array_x为第一个数组或数值区域。Array_y为第二个数组或数值区域。

  实例:如果A1=1、A2=2、A3=3、B1=4、B2=5、B3=6,则公式“=SUMXMY2(A1:A3,B1:B3)”返回27。

  58.TAN

  用途:返回某一角度的正切值。

  语法:TAN(number)

  参数:Number为需要求正切的角度,以弧度表示。如果参数的单位是度,可以乘以P1()/180转换为弧度。

  实例:如果A1=60,则公式“=TAN(A1*PI()/180)”返回1.732050808;TAN(1)返回1.557407725。

  59.TANH

  用途:返回任意实数的双曲正切值。

  语法:TANH(number)

  参数:Number为任意实数。

  实例:如果A1=60,则公式“=TANH(A1)”返回1,=TANH(0.5)返回0.462117。

  60.TRUNC

  用途:将数字的小数部分截去,返回整数。

  语法:TRUNC(number,num_digits)

  参数:Number是需要截去小数部分的数字,Num_digits则指定保留小数的精度(几位小数)。

  注意:TRUNC函数可以按需要截取数字的小数部分,而INT函数则将数字向下舍入到最接近的整数。INT和TRUNC函数在处理负数时有所不同:TRUNC(-4.3)返回-4,而INT(-4.3)返回-5。

  实例:如果A1=78.652,则公式“=TRUNC(A1,1)”返回78.6,=TRUNC(A1,2)返回78.65,=TRUNC(-8.963,2)返回–8.96。

  (十)统计函数
  1.AVEDEV

  用途:返回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绝对偏差的平均值,该函数可以评测数据(例如学生的某科考试成绩)的离散度。

  语法:AVEDEV(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用来计算绝对偏差平均值的一组参数,其个数可以在1~30个之间。

  实例:如果A1=79、A2=62、A3=45、A4=90、A5=25,则公式“=AVEDEV(A1:A5)”返回20.16。

  2.AVERAGE

  用途:计算所有参数的算术平均值。

  语法:AVERAGE(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要计算平均值的1~30个参数。

  实例:如果A1:A5区域命名为分数,其中的数值分别为100、70、92、47和82,则公式“=AVERAGE(分数)”返回78.2。

  3.AVERAGEA

  用途:计算参数清单中数值的平均值。它与AVERAGE函数的区别在于不仅数字,而且文本和逻辑值(如TRUE和FALSE)也参与计算。

  语法:AVERAGEA(value1,value2,...)

  参数:value1、value2、...为需要计算平均值的1至30个单元格、单元格区域或数值。

  实例:如果A1=76、A2=85、A3=TRUE,则公式“=AVERAGEA(A1:A3)”返回54(即76+85+1/3=54)。

  4.BETADIST

  用途:返回Beta分布累积函数的函数值。Beta分布累积函数通常用于研究样本集合中某些事物的发生和变化情况。例如,人们一天中看电视的时间比率。

  语法:BETADIST(x,alpha,beta,A,B)

  参数:X用来进行函数计算的值,须居于可选性上下界(A和B)之间。Alpha分布的参数。Beta分布的参数。A是数值x所属区间的可选下界,B是数值x所属区间的可选上界。

  实例:公式“=BETADIST(2,8,10,1,3)”返回0.685470581。

  5.BETAINV

  用途:返回beta分布累积函数的逆函数值。即,如果probability=BETADIST(x,...),则BETAINV(probability,...)=x。beta分布累积函数可用于项目设计,在给出期望的完成时间和变化参数后,模拟可能的完成时间。

  语法:BETAINV(probability,alpha,beta,A,B)

  参数:Probability为Beta分布的概率值,Alpha分布的参数,Beta分布的参数,A数值x所属区间的可选下界,B数值x所属区间的可选上界。

  实例:公式“=BETAINV(0.685470581,8,10,1,3)”返回2。

  6.BINOMDIST

  用途:返回一元二项式分布的概率值。BINOMDIST函数适用于固定次数的独立实验,实验的结果只包含成功或失败二种情况,且成功的概率在实验期间固定不变。例如,它可以计算掷10次硬币时正面朝上6次的概率。

  语法:BINOMDIST(number_s,trials,probability_s,cumulative)

  参数:Number_s为实验成功的次数,Trials为独立实验的次数,Probability_s为一次实验中成功的概率,Cumulative是一个逻辑值,用于确定函数的形式。如果cumulative为TRUE,则BINOMDIST函数返回累积分布函数,即至多number_s次成功的概率;如果为FALSE,返回概率密度函数,即number_s次成功的概率。

  实例:抛硬币的结果不是正面就是反面,第一次抛硬币为正面的概率是0.5。则掷硬币10次中6次的计算公式为“=BINOMDIST(6,10,0.5,FALSE)”,计算的结果等于0.205078

  7.CHIDIST

  用途:返回c2分布的单尾概率。c2分布与c2检验相关。使用c2检验可以比较观察值和期望值。例如,某项遗传学实验假设下一代植物将呈现出某一组颜色。使用此函数比较观测结果和期望值,可以确定初始假设是否有效。

  语法:CHIDIST(x,degrees_freedom)

  参数:X是用来计算c2分布单尾概率的数值,Degrees_freedom是自由度。

  实例:公式“=CHIDIST(1,2)”的计算结果等于0.606530663。

  8.CHIINV

  用途:返回c2分布单尾概率的逆函数。如果probability=CHIDIST(x,?),则CHIINV(probability,?)=x。使用此函数比较观测结果和期望值,可以确定初始假设是否有效。

  语法:CHIINV(probability,degrees_freedom)

  参数:Probability为c2分布的单尾概率,Degrees_freedom为自由度。

  实例:公式“=CHIINV(0.5,2)”返回1.386293564。

  9.CHITEST

  用途:返回相关性检验值,即返回c2分布的统计值和相应的自由度,可使用c2检验确定假设值是否被实验所证实。

  语法:CHITEST(actual_range,expected_range)

  参数:Actual_range是包含观察值的数据区域,Expected_range是包含行列汇总的乘积与总计值之比的数据区域。

  实例:如果A1=1、A2=2、A3=3、B1=4、B2=5、B3=6,则公式“=CHITEST(A1:A3,B1:B3)”返回0.062349477。

  10.CONFIDENCE

  用途:返回总体平均值的置信区间,它是样本平均值任意一侧的区域。例如,某班学生参加考试,依照给定的置信度,可以确定该次考试的最低和最高分数。

  语法:CONFIDENCE(alpha,standard_dev,size)。

  参数:Alpha是用于计算置信度(它等于100*(1-alpha)%,如果alpha为0.05,则置信度为95%)的显著水平参数,Standard_dev是数据区域的总体标准偏差,Size为样本容量。

  实例:假设样本取自46名学生的考试成绩,他们的平均分为60,总体标准偏差为5分,则平均分在下列区域内的置信度为95%。公式“=CONFIDENCE(0.05,5,46)”返回1.44,即考试成绩为60±1.44分。

  11.CORREL

  用途:返回单元格区域array1和array2之间的相关系数。它可以确定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检测学生的物理与数学学习成绩之间是否关联。

  语法:CORREL(array1,array2)

  参数:Array1第一组数值单元格区域。Array2第二组数值单元格区域。

  实例:如果A1=90、A2=86、A3=65、A4=54、A5=36、B1=89、B2=83、B3=60、B4=50、B5=32,则公式“=CORREL(A1:A5,B1:B5)”返回0.998876229,可以看出A、B两列数据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12.COUNT

  用途:返回数字参数的个数。它可以统计数组或单元格区域中含有数字的单元格个数。

  语法:COUNT(value1,value2,...)。

  参数:value1,value2,...是包含或引用各种类型数据的参数(1~30个),其中只有数字类型的数据才能被统计。

  实例:如果A1=90、A2=人数、A3=〞〞、A4=54、A5=36,则公式“=COUNT(A1:A5)”返回3。

  13.COUNTA

  用途:返回参数组中非空值的数目。利用函数COUNTA可以计算数组或单元格区域中数据项的个数。

  语法:COUNTA(value1,value2,...)

  说明:value1,value2,...所要计数的值,参数个数为1~30个。在这种情况下的参数可以是任何类型,它们包括空格但不包括空白单元格。如果参数是数组或单元格引用,则数组或引用中的空白单元格将被忽略。如果不需要统计逻辑值、文字或错误值,则应该使用COUNT函数。

  实例:如果A1=6.28、A2=3.74,其余单元格为空,则公式“=COUNTA(A1:A7)”的计算结果等于2。

  14.COUNTBLANK

  用途:计算某个单元格区域中空白单元格的数目。

  语法:COUNTBLANK(range)

  参数:Range为需要计算其中空白单元格数目的区域。

  实例:如果A1=88、A2=55、A3=""、A4=72、A5="",则公式“=COUNTBLANK(A1:A5)”返回2。

  15.COUNTIF

  用途:计算区域中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的个数。

  语法:COUNTIF(range,criteria)

  参数:Range为需要计算其中满足条件的单元格数目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为确定哪些单元格将被计算在内的条件,其形式可以为数字、表达式或文本。

  16.COVAR

  用途:返回协方差,即每对数据点的偏差乘积的平均数。利用协方差可以研究两个数据集合之间的关系。

  语法:COVAR(array1,array2)

  参数:Array1是第一个所含数据为整数的单元格区域,Array2是第二个所含数据为整数的单元格区域。

  实例:如果A1=3、A2=2、A3=1、B1=3600、B2=1500、B3=800,则公式“=COVAR(A1:A3,B1:B3)”返回933.3333333。

  17.CRITBINOM

  用途:返回使累积二项式分布大于等于临界值的最小值,其结果可以用于质量检验。例如决定最多允许出现多少个有缺陷的部件,才可以保证当整个产品在离开装配线时检验合格。

  语法:CRITBINOM(trials,probability_s,alpha)

  参数:Trials是伯努利实验的次数,Probability_s是一次试验中成功的概率,Alpha是临界值。

  实例:公式“=CRITBINOM(10,0.9,0.75)”返回10。

  18.DEVSQ

  用途:返回数据点与各自样本平均值的偏差的平方和。

  语法:DEVSQ(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用于计算偏差平方和的1到30个参数。它们可以是用逗号分隔的数值,也可以是数组引用。

  实例:如果A1=90、A2=86、A3=65、A4=54、A5=36,则公式“=DEVSQ(A1:A5)”返回2020.8。

  19.EXPONDIST

  用途:返回指数分布。该函数可以建立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模型,如估计银行的自动取款机支付一次现金所花费的时间,从而确定此过程最长持续一分钟的发生概率。

  语法:EXPONDIST(x,lambda,cumulative)。

  参数:X函数的数值,Lambda参数值,Cumulative为确定指数函数形式的逻辑值。如果cumulative为TRUE,EXPONDIST返回累积分布函数;如果cumulative为FALSE,则返回概率密度函数。

  实例:公式“=EXPONDIST(0.2,10,TRUE)”返回0.864665,=EXPONDIST(0.2,10,FALSE)返回1.353353。

  20.FDIST

  用途:返回F概率分布,它可以确定两个数据系列是否存在变化程度上的不同。例如,通过分析某一班级男、女生的考试分数,确定女生分数的变化程度是否与男生不同。

  语法:FDIST(x,degrees_freedom1,degrees_freedom2)

  参数:X是用来计算概率分布的区间点,Degrees_freedom1是分子自由度,Degrees_freedom2是分母自由度。

  实例:公式“=FDIST(1,90,89)”返回0.500157305。
级别: 光盘中级
发帖
943
飞翔币
345
威望
803
飞扬币
14924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6-05-29
21.FINV

  用途:返回F概率分布的逆函数值,即F分布的临界值。如果p=FDIST(x,…),则FINV(p,…)=x。

  语法:FINV(probability,degrees_freedom1,degrees_freedom2)

  参数:Probability是累积F分布的概率值,Degrees_freedom1是分子自由度,Degrees_freedom2是分母自由度。

  实例:公式“=FINV(0.1,86,74)”返回1.337888023。

  22.FISHER

  用途:返回点x的Fisher变换。该变换生成一个近似正态分布而非偏斜的函数,使用此函数可以完成相关系数的假设性检验。

  语法:FISHER(x)

  参数:X为一个数字,在该点进行变换。

  实例:公式“=FISHER(0.55)”返回0.618381314。

  23.FISHERINV

  用途:返回Fisher变换的逆函数值,如果y=FISHER(x),则FISHERINV(y)=x。上述变换可以分析数据区域或数组之间的相关性。

  语法:FISHERINV(y)

  参数:Y为一个数值,在该点进行反变换。

  实例:公式“=FISHERINV(0.765)”返回0.644012628。

  24.FORECAST

  用途:根据一条线性回归拟合线返回一个预测值。使用此函数可以对未来销售额、库存需求或消费趋势进行预测。

  语法:FORECAST(x,known_y's,known_x's)。

  参数:X为需要进行预测的数据点的X坐标(自变量值)。Known_y's是从满足线性拟合直线y=kx+b的点集合中选出的一组已知的y值,Known_x's是从满足线性拟合直线y=kx+b的点集合中选出的一组已知的x值。

  实例:公式“=FORECAST(16,{7,8,9,11,15},{21,26,32,36,42})”返回4.378318584。

  25.FREQUENCY

  用途:以一列垂直数组返回某个区域中数据的频率分布。它可以计算出在给定的值域和接收区间内,每个区间包含的数据个数。

  语法:FREQUENCY(data_array,bins_array)

  参数:Data_array是用来计算频率一个数组,或对数组单元区域的引用。Bins_array是数据接收区间,为一数组或对数组区域的引用,设定对data_array进行频率计算的分段点。

  26.FTEST

  用途:返回F检验的结果。它返回的是当数组1和数组2的方差无明显差异时的单尾概率,可以判断两个样本的方差是否不同。例如,给出两个班级同一学科考试成绩,从而检验是否存在差别。

  语法:FTEST(array1,array2)

  参数:Array1是第一个数组或数据区域,Array2是第二个数组或数据区域。

  实例:如果A1=71、A2=83、A3=76、A4=49、A5=92、A6=88、A7=96,B1=59、B2=70、B3=80、B4=90、B5=89、B6=84、B7=92,则公式“=FTEST(A1:A7,B1:B7)”返回0.519298931。

  27.GAMMADIST

  用途:返回伽玛分布。可用它研究具有偏态分布的变量,通常用于排队分析。

  语法:GAMMADIST(x,alpha,beta,cumulative)。

  参数:X为用来计算伽玛分布的数值,Alpha是γ分布参数,Betaγ分布的一个参数。如果beta=1,GAMMADIST函数返回标准伽玛分布。Cumulative为一逻辑值,决定函数的形式。如果cumulative为TRUE,GAMMADIST函数返回累积分布函数;如果为FALSE,则返回概率密度函数。

  实例:公式“=GAMMADIST(10,9,2,FALSE)”的计算结果等于0.032639,=GAMMADIST(10,9,2,TRUE)返回0.068094。

  28.GAMMAINV

  用途:返回具有给定概率的伽玛分布的区间点,用来研究出现分布偏斜的变量。如果P=GAMMADIST(x,...),则GAMMAINV(p,...)=x。

  语法:GAMMAINV(probability,alpha,beta)

  参数:Probability为伽玛分布的概率值,Alphaγ分布参数,Betaγ分布参数。如果beta=1,函数GAMMAINV返回标准伽玛分布。

  实例:公式“=GAMMAINV(0.05,8,2)”返回7.96164386。

  29.GAMMALN

  用途:返回伽玛函数的自然对数Γ(x)。

  语法:GAMMALN(x)

  参数:X为需要计算GAMMALN函数的数值。

  实例:公式“=GAMMALN(6)”返回4.787491743。

  30.GEOMEAN

  用途:返回正数数组或数据区域的几何平均值。可用于计算可变复利的平均增长率。

  语法:GEOMEAN(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为需要计算其平均值的1到30个参数,除了使用逗号分隔数值的形式外,还可使用数组或对数组的引用。

  实例:公式“=GEOMEAN(1.2,1.5,1.8,2.3,2.6,2.8,3)”的计算结果是2.069818248。
级别: 光盘中级
发帖
943
飞翔币
345
威望
803
飞扬币
14924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6-05-29
21.INT

  用途:将任意实数向下取整为最接近的整数。

  语法:INT(number)

  参数:Number为需要处理的任意一个实数。

  实例:如果A1=16.24、A2=-28.389,则公式“=INT(A1)”返回16,=INT(A2)返回-29。

  22.LCM

  用途:返回整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所有整数参数number1、number2、…,的最小正整数倍数。用函数LCM可以将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

  语法:LCM(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要计算最小公倍数的1到29个参数。如果参数不是整数,则自动截去小数部分取整。

  说明:该函数需要加载“分析工具库”才能使用。

  实例:如果A1=4、A2=16、A3=8,则公式“=LCM(A1:A3)”返回16。

  23.LN

  用途:返回一个数的自然对数,即以e(2.71828182845904)为底的对数(LN函数是EXP函数的反函数)。

  语法:LN(number)

  参数:Number是待计算其自然对数的正实数。

  实例:如果A1=100、A2=67,则公式“=LN(A1+A2)”返回5.117993812;=LN(EXP(3))返回3;=EXP(LN(4))返回4。

  24.LOG

  用途:按所指定的底数,返回某个数的对数。

  语法:LOG(number,base)

  参数:Number是计算对数的任意实数,Base是对数的底数。如果省略底数,则默认它的值为10。

  实例:如果A1=8,则公式“=LOG(A1,2)”返回3;=LOG(100,10)返回2。

  25.LOG10

  用途:返回以10为底的对数。

  语法:LOG10(number)

  参数:Number是待计算常用对数的一个正实数。

  实例:如果A1=1000,则公式“=LOG10(A1)”返回3;=LOG10(10^5)返回5。

  26.MDETERM

  用途:返回一个数组的矩阵行列式的值。

  语法:MDETERM(array)

  参数:Array是一个行列数相等的数值数组。Array可以是单元格区域,例如A1:C3;或是一个数组常量,如{1,2,3;4,5,6;7,8,9};也可以是区域或数组常量的名称。矩阵行列式的值多用于求解多元联立方程。

  实例:如果A1=1、A2=2、B1=3、B2=4,则公式“=MDETERM(A1:B2)”返回-2。

  27.MINVERSE

  用途:返回数组矩阵的逆距阵。

  语法:MINVERSE(array)

  参数:Array是具有相等行列数的数值数组,它可以是单元格区域,例如A1:C3;也可以是常数数组如{1,2,3;4,5,6;7,8,9};或者是两者的名称。

  实例:公式“=MINVERSE({4,-1;2,0})”返回{0,0.5;-1,2};=MINVERSE({1,2,1;3,4,-1;0,2,0})返回{0.25,0.25,-0.75;0,0,0.5;0.75,-0.25,-0.25}。

  28.MMULT

  用途:返回两数组的矩阵乘积。结果矩阵的行数与array1的行数相同,矩阵的列数与array2的列数相同。

  语法:MMULT(array1,array2)

  参数:Array1和array2是要进行矩阵乘法运算的两个数组。Array1的列数必须与array2的行数相同,而且两个数组中都只能包含数值。Array1和array2可以是单元格区域、数组常数或引用。

  实例:公式“=MMULT({1,2;2,3},{3,4;4,5})”返回11。

  29.MOD

  用途:返回两数相除的余数,其结果的正负号与除数相同。

  语法:MOD(number,divisor)

  参数:Number为被除数,Divisor为除数(divisor不能为零)。

  实例:如果A1=51,则公式“=MOD(A1,4)”返回3;=MOD(-101,-2)返回–1。
级别: 光盘中级
发帖
943
飞翔币
345
威望
803
飞扬币
14924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6-05-29
30.MROUND

  用途:返回参数按指定基数舍入后的数值。

  语法:MROUND(number,significance)

  参数:Number是将要舍入的数值,Significance是要对参数Number进行舍入运算的基数。

  注意:如果参数number除以基数Significance的余数大于或等于基数Significance的一半,则函数MROUND向远离零的方向舍入。另外,该函数只有加载了“分析工具库”方可使用。

  实例:如果A1=6.6876,则公式“=MROUND(A1,4)”的计算结果是8。

  31.MULTINOMIAL

  用途:返回参数和的阶乘与各参数阶乘乘积的比值,例如MULTINOMIAL(2,3,4)执行的运算为9!/2!*3!*4!。

  语法:MULTINOMIAL(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用于进行函数Multinomial运算的1到29个数值参数。

  注意:该函数只有加载“分析工具库”方可使用。

  实例:MULTINOMIAL(2,3,4)返回的结果为1260。

  32.ODD

  用途:将一个正(负数)向上(向下)舍入为最接近的奇数。

  语法:ODD(number)

  参数:Number是待计算的一个数值。

  注意:参数number必须是一个数值参数,不论它的正负号如何,其结果均按远离0的方向舍入。如果number恰好是奇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不变。

  实例:如果A1=31.5,则公式“=ODD(A1)”返回33;=ODD(3)返回3;=ODD(-26.38)返回–27。

  33.PI

  用途:返回圆周率π,精确到小数点后14位。

  语法:PI()

  参数:不需要

  实例:公式“=PI()”返回3.14159265358979。

  34.POWER

  用途:返回给定数字的乘幂。

  语法:POWER(number,power)

  参数:其中Number为底数,Power为指数,均可以为任意实数。

  注意:可以用“^”运算符代替POWER函数执行乘幂运算,例如公式“=5^2”与“=POWER(5,2)”等价。

  实例:如果A1=25.37,则公式“=POWER(A1,7)”返回6764617901;=POWER(4,5/4)返回5.656854。

  35.PRODUCT

  用途:将所有数字形式给出的参数相乘,然后返回乘积值。

  语法:PRODUCT(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为1到30个需要相乘的数字参数。

  实例:如果单元格A1=24、A2=36、A3=80,则公式“=PRODUCT(A1:A3)”返回69120;=PRODUCT(12,26,39)返回12168。

  36.QUOTIENT

  用途:返回商的整数部分,即舍去商的小数部分。

  语法:QUOTIENT(numerator,denominator)

  参数:Numerator为被除数,Denominator为除数。

  注意:该函数只有加载“分析工具库”方可使用。

  实例:如果A1=86、A2=9,则公式“=QUOTIENT(A1,A2)”返回9;=QUOTIENT(-10,3)返回–3。

  37.RADIANS

  用途:将一个表示角度的数值或参数转换为弧度。

  语法:RADIANS(angle)

  参数:Angle为需要转换成弧度的角度。

  实例:如果A1=90,则公式“=RADIANS(A1)”返回1.57,=RADIANS(360)返回6.28(均取两位小数)。

  38.RAND

  用途:返回一个大于等于0小于1的随机数,每次计算工作表(按F9键)将返回一个新的数值。

  语法:RAND()

  参数:不需要

  注意:如果要生成a,b之间的随机实数,可以使用公式“=RAND()*(b-a)+a”。如果在某一单元格内应用公式“=RAND()”,然后在编辑状态下按住F9键,将会产生一个变化的随机数。

  实例:公式“=RAND()*1000”返回一个大于等于0、小于1000的随机数。

  39.RANDBETWEEN

  用途:产生位于两个指定数值之间的一个随机数,每次重新计算工作表(按F9键)都将返回新的数值。

  语法:RANDBETWEEN(bottom,top)

  参数:Bottom是RANDBETWEEN函数可能返回的最小随机数,Top是RANDBETWEEN函数可能返回的最大随机数。

  注意:该函数只有在加载了“分析工具库”以后才能使用。

  实例:公式“=RANDBETWEEN(1000,9999)”将返回一个大于等于1000、小于等于9999的随机数。

  40.ROMAN

  用途:将阿拉伯数字转换为文本形式的罗马数字。

  语法:ROMAN(number,form)

  参数:Number为需要转换的阿拉伯数字。form则是一个数字,它指定要转换的罗马数字样式。可以从经典到简化,随着form值的增加趋于简单。

  实例:公式“=ROMAN(499,0)”返回“CDXCIX”;=ROMAN(499,1)返回“LDVLIV”。
级别: 光盘中级
发帖
943
飞翔币
345
威望
803
飞扬币
14924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6-05-29
41.ROUND

  用途:按指定位数四舍五入某个数字。

  语法:ROUND(number,num_digits)

  参数:Number是需要四舍五入的数字;Num_digits为指定的位数,Number按此位数进行处理。

  注意:如果num_digits大于0,则四舍五入到指定的小数位;如果num_digits等于0,则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如果num_digits小于0,则在小数点左侧按指定位数四舍五入。

  实例:如果A1=65.25,则公式“=ROUND(A1,1)”返回65.3;=ROUND(82.149,2)返回82.15;=ROUND(21.5,-1)返回20。

  42.ROUNDDOWN

  用途:按绝对值减小的方向舍入某一数字。

  语法:ROUNDDOWN(number,num_digits)

  参数:Number是需要向下舍入的任意实数,Num_digits指定计算的小数位数。

  注意:ROUNDDOWN函数和ROUND函数的用途相似,不同之处是ROUNDDOWN函数总是向下舍入数字。

  实例:如果A1=65.251,则公式“=ROUNDDOWN(A1,0)”返回65;=ROUNDDOWN(A1,2)返回65.25;=ROUNDDOWN(3.14159,3)返回3.141;=ROUNDDOWN(-3.14159,1)返回-3.1;=ROUNDDOWN(31415.92654,-2)返回31400。

  43.ROUNDUP

  用途:按绝对值增大的方向舍入一个数字。

  语法:ROUNDUP(number,num_digits)

  参数:Number为需要舍入的任意实数,Num_digits指定舍入的数字位数。

  注意:如果num_digits为0或省略,则将数字向上舍入到最接近的整数。如果num_digits小于0,则将数字向上舍入到小数点左边的相应位数。

  实例:如果A1=65.251,则公式“=ROUNDUP(A1,0)”返回66;=ROUNDUP(A1,1)返回66;=ROUNDUP(A1,2)返回65.26;=ROUNDUP(-3.14159,1)返回-3.2;=ROUNDUP(31415.92654,-2)返回31500。

  44.SERIESSUM

  用途:返回幂级数的和。

  语法:SERIESSUM(x,n,m,coefficients)

  参数:X幂级数的输入值,N为x的首项乘幂,M为级数中每一项的乘幂n的步长增加值,Coefficients为一系列与x各级乘幂相乘的系数。Coefficients的值决定了幂级数的项数。

  注意:SERIESSUM函数只有加载“分析工具库”以后方能使用。

  实例:如果单元格A1=65.25,则公式“=SERIESSUM(A1,3,2,6)”返回1666835.719。

  45.SIGN

  用途:返回数字的符号。正数返回1,零返回0,负数时返回-1。

  语法:SIGN(number)

  参数:Number是需要返回符号的任意实数。

  实例:如果A1=65.25,则公式“=SIGN(A1)”返回1;=SIGN(6-12)返回-1;=SIGN(9-9)返回0。

  46.SIN

  用途:返回某一角度的正弦值。

  语法:SIN(number)

  参数:Number是待求正弦值的一个角度(采用弧度单位),如果它的单位是度,则必须乘以PI()/180转换为弧度。

  实例:如果A1=60,则公式“=SIN(A1*PI()/180)”返回0.866,即60度角的正弦值。

  47.SINH

  用途:返回任意实数的双曲正弦值。

  语法:SINH(number)

  参数:Number为任意实数。

  实例:公式“=SINH(10)”返回11013.23287,=SINH(-6)返回-201.7131574。

  48.SQRT

  用途:返回某一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语法:SQRT(number)

  参数:Number为需要求平方根的一个正数。

  实例:如果A1=81,则公式“=SQRT(A1)”返回9;=SQRT(4+12)返回6。

  49.SQRTPI

  用途:返回一个正实数与π的乘积的平方根。

  语法:SQRTPI(number)

  参数:Number是用来与π相乘的正实数。

  注意:SQRTPI函数只有加载“分析工具库”以后方能使用。如果参数number<0,则函数SQRTPI返回错误值#NUM!。

  实例:公式“=SQRTPI(1)”返回1.772454,=SQRTPI(2)返回2.506628。

  50.SUBTOTAL

  用途:返回数据清单或数据库中的分类汇总。如果用户使用“数据”菜单中的“分类汇总”命令创建了分类汇总数据清单,即可编辑SUBTOTAL函数对其进行修改。

  语法:SUBTOTAL(function_num,ref1,ref2…)

  参数:Function_num为1到11之间的自然数,用来指定分类汇总计算使用的函数(1是AVERAGE;2是COUNT;3是COUNTA;4是MAX;5是MIN;6是PRODUCT;7是STDEV;8是STDEVP;9是SUM;10是VAR;11是VARP)。Ref1、ref2…则是需要分类汇总的1到29个区域或引用。

实例:如果A1=1、A2=2、A3=3,则公式“=SUBTOTAL(9,A1:A3)”将使用SUM函数对“A1:A3”区域进行分类汇总,其结果为6。
级别: 光盘中级
发帖
943
飞翔币
345
威望
803
飞扬币
14924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6-05-29
51.SUM

  用途:返回某一单元格区域中所有数字之和。

  语法:SUM(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为1到30个需要求和的数值(包括逻辑值及文本表达式)、区域或引用。

  注意:参数表中的数字、逻辑值及数字的文本表达式可以参与计算,其中逻辑值被转换为1、文本被转换为数字。如果参数为数组或引用,只有其中的数字将被计算,数组或引用中的空白单元格、逻辑值、文本或错误值将被忽略。

  实例:如果A1=1、A2=2、A3=3,则公式“=SUM(A1:A3)”返回6;=SUM("3",2,TRUE)返回6,因为"3"被转换成数字3,而逻辑值TRUE被转换成数字1。

  52.SUMIF

  用途:根据指定条件对若干单元格、区域或引用求和。

  语法: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

  参数:Range为用于条件判断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是由数字、逻辑表达式等组成的判定条件,Sum_range为需要求和的单元格、区域或引用。

  实例:某单位统计工资报表中职称为“中级”的员工工资总额。假设工资总额存放在工作表的F列,员工职称存放在工作表B列。则公式为“=SUMIF(B1:B1000,"中级",F1:F1000)”,其中“B1:B1000”为提供逻辑判断依据的单元格区域,"中级"为判断条件,就是仅仅统计B1:B1000区域中职称为“中级”的单元格,F1:F1000为实际求和的单元格区域。

  53.SUMPRODUCT

  用途:在给定的几组数组中,将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

  语法:SUMPRODUCT(array1,array2,array3,...)

  参数:Array1,array2,array3,...为2至30个数组,其相应元素需要进行相乘并求和。

  实例:公式“=SUMPRODUCT({3,4;8,6;1,9},{2,7;6,7;5,3})”的计算结果是156。

  54.SUMSQ

  用途:返回所有参数的平方和。

  语法:SUMSQ(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为1到30个需要求平方和的参数,它可以是数值、区域、引用或数组。

  实例:如果A1=1、A2=2、A3=3,则公式“=SUMSQ(A1:A3)返回14(即12+22+32=14)。

  55.SUMX2MY2

  用途:返回两数组中对应数值的平方差之和。

  语法:SUMX2MY2(array_x,array_y)

  参数:Array_x为第一个数组或数值区域。Array_y为第二个数组或数值区域。

  实例:如果A1=1、A2=2、A3=3、B1=4、B2=5、B3=6,则公式“=SUMX2MY2(A1:A3,B1:B3)”返回-63。

  56.SUMX2PY2

  用途:返回两数组中对应数值的平方和的总和,此类运算在统计中经常遇到。

  语法:SUMX2PY2(array_x,array_y)

  参数:Array_x为第一个数组或数值区域,Array_y为第二个数组或数值区域。

  实例:如果A1=1、A2=2、A3=3、B1=4、B2=5、B3=6,则公式“=SUMX2PY2(A1:A3,B1:B3)”返回91。

  57.SUMXMY2

  用途:返回两数组中对应数值之差的平方和。

  语法:SUMXMY2(array_x,array_y)

  参数:Array_x为第一个数组或数值区域。Array_y为第二个数组或数值区域。

  实例:如果A1=1、A2=2、A3=3、B1=4、B2=5、B3=6,则公式“=SUMXMY2(A1:A3,B1:B3)”返回27。

  58.TAN

  用途:返回某一角度的正切值。

  语法:TAN(number)

  参数:Number为需要求正切的角度,以弧度表示。如果参数的单位是度,可以乘以P1()/180转换为弧度。

  实例:如果A1=60,则公式“=TAN(A1*PI()/180)”返回1.732050808;TAN(1)返回1.557407725。

  59.TANH

  用途:返回任意实数的双曲正切值。

  语法:TANH(number)

  参数:Number为任意实数。

  实例:如果A1=60,则公式“=TANH(A1)”返回1,=TANH(0.5)返回0.462117。

  60.TRUNC

  用途:将数字的小数部分截去,返回整数。

  语法:TRUNC(number,num_digits)

  参数:Number是需要截去小数部分的数字,Num_digits则指定保留小数的精度(几位小数)。

  注意:TRUNC函数可以按需要截取数字的小数部分,而INT函数则将数字向下舍入到最接近的整数。INT和TRUNC函数在处理负数时有所不同:TRUNC(-4.3)返回-4,而INT(-4.3)返回-5。

  实例:如果A1=78.652,则公式“=TRUNC(A1,1)”返回78.6,=TRUNC(A1,2)返回78.65,=TRUNC(-8.963,2)返回–8.96。

  (十)统计函数
  1.AVEDEV

  用途:返回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绝对偏差的平均值,该函数可以评测数据(例如学生的某科考试成绩)的离散度。

  语法:AVEDEV(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用来计算绝对偏差平均值的一组参数,其个数可以在1~30个之间。

  实例:如果A1=79、A2=62、A3=45、A4=90、A5=25,则公式“=AVEDEV(A1:A5)”返回20.16。

  2.AVERAGE

  用途:计算所有参数的算术平均值。

  语法:AVERAGE(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要计算平均值的1~30个参数。

  实例:如果A1:A5区域命名为分数,其中的数值分别为100、70、92、47和82,则公式“=AVERAGE(分数)”返回78.2。

  3.AVERAGEA

  用途:计算参数清单中数值的平均值。它与AVERAGE函数的区别在于不仅数字,而且文本和逻辑值(如TRUE和FALSE)也参与计算。

  语法:AVERAGEA(value1,value2,...)

  参数:value1、value2、...为需要计算平均值的1至30个单元格、单元格区域或数值。

  实例:如果A1=76、A2=85、A3=TRUE,则公式“=AVERAGEA(A1:A3)”返回54(即76+85+1/3=54)。

  4.BETADIST

  用途:返回Beta分布累积函数的函数值。Beta分布累积函数通常用于研究样本集合中某些事物的发生和变化情况。例如,人们一天中看电视的时间比率。

  语法:BETADIST(x,alpha,beta,A,B)

  参数:X用来进行函数计算的值,须居于可选性上下界(A和B)之间。Alpha分布的参数。Beta分布的参数。A是数值x所属区间的可选下界,B是数值x所属区间的可选上界。

  实例:公式“=BETADIST(2,8,10,1,3)”返回0.685470581。

  5.BETAINV

  用途:返回beta分布累积函数的逆函数值。即,如果probability=BETADIST(x,...),则BETAINV(probability,...)=x。beta分布累积函数可用于项目设计,在给出期望的完成时间和变化参数后,模拟可能的完成时间。

  语法:BETAINV(probability,alpha,beta,A,B)

  参数:Probability为Beta分布的概率值,Alpha分布的参数,Beta分布的参数,A数值x所属区间的可选下界,B数值x所属区间的可选上界。

  实例:公式“=BETAINV(0.685470581,8,10,1,3)”返回2。

  6.BINOMDIST

  用途:返回一元二项式分布的概率值。BINOMDIST函数适用于固定次数的独立实验,实验的结果只包含成功或失败二种情况,且成功的概率在实验期间固定不变。例如,它可以计算掷10次硬币时正面朝上6次的概率。

  语法:BINOMDIST(number_s,trials,probability_s,cumulative)

  参数:Number_s为实验成功的次数,Trials为独立实验的次数,Probability_s为一次实验中成功的概率,Cumulative是一个逻辑值,用于确定函数的形式。如果cumulative为TRUE,则BINOMDIST函数返回累积分布函数,即至多number_s次成功的概率;如果为FALSE,返回概率密度函数,即number_s次成功的概率。

  实例:抛硬币的结果不是正面就是反面,第一次抛硬币为正面的概率是0.5。则掷硬币10次中6次的计算公式为“=BINOMDIST(6,10,0.5,FALSE)”,计算的结果等于0.205078

  7.CHIDIST

  用途:返回c2分布的单尾概率。c2分布与c2检验相关。使用c2检验可以比较观察值和期望值。例如,某项遗传学实验假设下一代植物将呈现出某一组颜色。使用此函数比较观测结果和期望值,可以确定初始假设是否有效。

  语法:CHIDIST(x,degrees_freedom)

  参数:X是用来计算c2分布单尾概率的数值,Degrees_freedom是自由度。

  实例:公式“=CHIDIST(1,2)”的计算结果等于0.606530663。

  8.CHIINV

  用途:返回c2分布单尾概率的逆函数。如果probability=CHIDIST(x,?),则CHIINV(probability,?)=x。使用此函数比较观测结果和期望值,可以确定初始假设是否有效。

  语法:CHIINV(probability,degrees_freedom)

  参数:Probability为c2分布的单尾概率,Degrees_freedom为自由度。

  实例:公式“=CHIINV(0.5,2)”返回1.386293564。

  9.CHITEST

  用途:返回相关性检验值,即返回c2分布的统计值和相应的自由度,可使用c2检验确定假设值是否被实验所证实。

  语法:CHITEST(actual_range,expected_range)

  参数:Actual_range是包含观察值的数据区域,Expected_range是包含行列汇总的乘积与总计值之比的数据区域。

  实例:如果A1=1、A2=2、A3=3、B1=4、B2=5、B3=6,则公式“=CHITEST(A1:A3,B1:B3)”返回0.062349477。

  10.CONFIDENCE

  用途:返回总体平均值的置信区间,它是样本平均值任意一侧的区域。例如,某班学生参加考试,依照给定的置信度,可以确定该次考试的最低和最高分数。

  语法:CONFIDENCE(alpha,standard_dev,size)。

  参数:Alpha是用于计算置信度(它等于100*(1-alpha)%,如果alpha为0.05,则置信度为95%)的显著水平参数,Standard_dev是数据区域的总体标准偏差,Size为样本容量。

  实例:假设样本取自46名学生的考试成绩,他们的平均分为60,总体标准偏差为5分,则平均分在下列区域内的置信度为95%。公式“=CONFIDENCE(0.05,5,46)”返回1.44,即考试成绩为60±1.44分。

  11.CORREL

  用途:返回单元格区域array1和array2之间的相关系数。它可以确定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检测学生的物理与数学学习成绩之间是否关联。

  语法:CORREL(array1,array2)

  参数:Array1第一组数值单元格区域。Array2第二组数值单元格区域。

  实例:如果A1=90、A2=86、A3=65、A4=54、A5=36、B1=89、B2=83、B3=60、B4=50、B5=32,则公式“=CORREL(A1:A5,B1:B5)”返回0.998876229,可以看出A、B两列数据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12.COUNT

  用途:返回数字参数的个数。它可以统计数组或单元格区域中含有数字的单元格个数。

  语法:COUNT(value1,value2,...)。

  参数:value1,value2,...是包含或引用各种类型数据的参数(1~30个),其中只有数字类型的数据才能被统计。

  实例:如果A1=90、A2=人数、A3=〞〞、A4=54、A5=36,则公式“=COUNT(A1:A5)”返回3。

  13.COUNTA

  用途:返回参数组中非空值的数目。利用函数COUNTA可以计算数组或单元格区域中数据项的个数。

  语法:COUNTA(value1,value2,...)

  说明:value1,value2,...所要计数的值,参数个数为1~30个。在这种情况下的参数可以是任何类型,它们包括空格但不包括空白单元格。如果参数是数组或单元格引用,则数组或引用中的空白单元格将被忽略。如果不需要统计逻辑值、文字或错误值,则应该使用COUNT函数。

  实例:如果A1=6.28、A2=3.74,其余单元格为空,则公式“=COUNTA(A1:A7)”的计算结果等于2。

  14.COUNTBLANK

  用途:计算某个单元格区域中空白单元格的数目。

  语法:COUNTBLANK(range)

  参数:Range为需要计算其中空白单元格数目的区域。

  实例:如果A1=88、A2=55、A3=""、A4=72、A5="",则公式“=COUNTBLANK(A1:A5)”返回2。

  15.COUNTIF

  用途:计算区域中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的个数。

  语法:COUNTIF(range,criteria)

  参数:Range为需要计算其中满足条件的单元格数目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为确定哪些单元格将被计算在内的条件,其形式可以为数字、表达式或文本。

  16.COVAR

  用途:返回协方差,即每对数据点的偏差乘积的平均数。利用协方差可以研究两个数据集合之间的关系。

  语法:COVAR(array1,array2)

  参数:Array1是第一个所含数据为整数的单元格区域,Array2是第二个所含数据为整数的单元格区域。

  实例:如果A1=3、A2=2、A3=1、B1=3600、B2=1500、B3=800,则公式“=COVAR(A1:A3,B1:B3)”返回933.3333333。

  17.CRITBINOM

  用途:返回使累积二项式分布大于等于临界值的最小值,其结果可以用于质量检验。例如决定最多允许出现多少个有缺陷的部件,才可以保证当整个产品在离开装配线时检验合格。

  语法:CRITBINOM(trials,probability_s,alpha)

  参数:Trials是伯努利实验的次数,Probability_s是一次试验中成功的概率,Alpha是临界值。

  实例:公式“=CRITBINOM(10,0.9,0.75)”返回10。

  18.DEVSQ

  用途:返回数据点与各自样本平均值的偏差的平方和。

  语法:DEVSQ(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用于计算偏差平方和的1到30个参数。它们可以是用逗号分隔的数值,也可以是数组引用。

  实例:如果A1=90、A2=86、A3=65、A4=54、A5=36,则公式“=DEVSQ(A1:A5)”返回2020.8。

  19.EXPONDIST

  用途:返回指数分布。该函数可以建立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模型,如估计银行的自动取款机支付一次现金所花费的时间,从而确定此过程最长持续一分钟的发生概率。

  语法:EXPONDIST(x,lambda,cumulative)。

  参数:X函数的数值,Lambda参数值,Cumulative为确定指数函数形式的逻辑值。如果cumulative为TRUE,EXPONDIST返回累积分布函数;如果cumulative为FALSE,则返回概率密度函数。

  实例:公式“=EXPONDIST(0.2,10,TRUE)”返回0.864665,=EXPONDIST(0.2,10,FALSE)返回1.353353。

  20.FDIST

  用途:返回F概率分布,它可以确定两个数据系列是否存在变化程度上的不同。例如,通过分析某一班级男、女生的考试分数,确定女生分数的变化程度是否与男生不同。

  语法:FDIST(x,degrees_freedom1,degrees_freedom2)

  参数:X是用来计算概率分布的区间点,Degrees_freedom1是分子自由度,Degrees_freedom2是分母自由度。

  实例:公式“=FDIST(1,90,89)”返回0.500157305。
级别: 光盘中级
发帖
943
飞翔币
345
威望
803
飞扬币
14924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6-05-29
 21.FINV

  用途:返回F概率分布的逆函数值,即F分布的临界值。如果p=FDIST(x,…),则FINV(p,…)=x。

  语法:FINV(probability,degrees_freedom1,degrees_freedom2)

  参数:Probability是累积F分布的概率值,Degrees_freedom1是分子自由度,Degrees_freedom2是分母自由度。

  实例:公式“=FINV(0.1,86,74)”返回1.337888023。

  22.FISHER

  用途:返回点x的Fisher变换。该变换生成一个近似正态分布而非偏斜的函数,使用此函数可以完成相关系数的假设性检验。

  语法:FISHER(x)

  参数:X为一个数字,在该点进行变换。

  实例:公式“=FISHER(0.55)”返回0.618381314。

  23.FISHERINV

  用途:返回Fisher变换的逆函数值,如果y=FISHER(x),则FISHERINV(y)=x。上述变换可以分析数据区域或数组之间的相关性。

  语法:FISHERINV(y)

  参数:Y为一个数值,在该点进行反变换。

  实例:公式“=FISHERINV(0.765)”返回0.644012628。

  24.FORECAST

  用途:根据一条线性回归拟合线返回一个预测值。使用此函数可以对未来销售额、库存需求或消费趋势进行预测。

  语法:FORECAST(x,known_y's,known_x's)。

  参数:X为需要进行预测的数据点的X坐标(自变量值)。Known_y's是从满足线性拟合直线y=kx+b的点集合中选出的一组已知的y值,Known_x's是从满足线性拟合直线y=kx+b的点集合中选出的一组已知的x值。

  实例:公式“=FORECAST(16,{7,8,9,11,15},{21,26,32,36,42})”返回4.378318584。

  25.FREQUENCY

  用途:以一列垂直数组返回某个区域中数据的频率分布。它可以计算出在给定的值域和接收区间内,每个区间包含的数据个数。

  语法:FREQUENCY(data_array,bins_array)

  参数:Data_array是用来计算频率一个数组,或对数组单元区域的引用。Bins_array是数据接收区间,为一数组或对数组区域的引用,设定对data_array进行频率计算的分段点。

  26.FTEST

  用途:返回F检验的结果。它返回的是当数组1和数组2的方差无明显差异时的单尾概率,可以判断两个样本的方差是否不同。例如,给出两个班级同一学科考试成绩,从而检验是否存在差别。

  语法:FTEST(array1,array2)

  参数:Array1是第一个数组或数据区域,Array2是第二个数组或数据区域。

  实例:如果A1=71、A2=83、A3=76、A4=49、A5=92、A6=88、A7=96,B1=59、B2=70、B3=80、B4=90、B5=89、B6=84、B7=92,则公式“=FTEST(A1:A7,B1:B7)”返回0.519298931。

  27.GAMMADIST

  用途:返回伽玛分布。可用它研究具有偏态分布的变量,通常用于排队分析。

  语法:GAMMADIST(x,alpha,beta,cumulative)。

  参数:X为用来计算伽玛分布的数值,Alpha是γ分布参数,Betaγ分布的一个参数。如果beta=1,GAMMADIST函数返回标准伽玛分布。Cumulative为一逻辑值,决定函数的形式。如果cumulative为TRUE,GAMMADIST函数返回累积分布函数;如果为FALSE,则返回概率密度函数。

  实例:公式“=GAMMADIST(10,9,2,FALSE)”的计算结果等于0.032639,=GAMMADIST(10,9,2,TRUE)返回0.068094。

  28.GAMMAINV

  用途:返回具有给定概率的伽玛分布的区间点,用来研究出现分布偏斜的变量。如果P=GAMMADIST(x,...),则GAMMAINV(p,...)=x。

  语法:GAMMAINV(probability,alpha,beta)

  参数:Probability为伽玛分布的概率值,Alphaγ分布参数,Betaγ分布参数。如果beta=1,函数GAMMAINV返回标准伽玛分布。

  实例:公式“=GAMMAINV(0.05,8,2)”返回7.96164386。

  29.GAMMALN

  用途:返回伽玛函数的自然对数Γ(x)。

  语法:GAMMALN(x)

  参数:X为需要计算GAMMALN函数的数值。

  实例:公式“=GAMMALN(6)”返回4.787491743。

  30.GEOMEAN

  用途:返回正数数组或数据区域的几何平均值。可用于计算可变复利的平均增长率。

  语法:GEOMEAN(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为需要计算其平均值的1到30个参数,除了使用逗号分隔数值的形式外,还可使用数组或对数组的引用。

  实例:公式“=GEOMEAN(1.2,1.5,1.8,2.3,2.6,2.8,3)”的计算结果是2.069818248。

  31.GROWTH

  用途:给定的数据预测指数增长值。根据已知的x值和y值,函数GROWTH返回一组新的x值对应的y值。通常使用GROWTH函数拟合满足给定x值和y值的指数曲线。

  语法:GROWTH(known_y's,known_x's,new_x's,const)

  参数:Known_y's是满足指数回归拟合曲线y=b*m^x的一组已知的y值;Known_x's是满足指数回归拟合曲线y=b*m^x的一组已知的x值的集合(可选参数);New_x's是一组新的x值,可通过GROWTH函数返回各自对应的y值;Const为一逻辑值,指明是否将系数b强制设为1,如果const为TRUE或省略,b将参与正常计算。如果const为FALSE,b将被设为1,m值将被调整使得y=m^x。

  32.HARMEAN

  用途:返回数据集合的调和平均值。调和平均值与倒数的算术平均值互为倒数。调和平均值总小于几何平均值,而几何平均值总小于算术平均值。

  语法:HARMEAN(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需要计算其平均值的1到30个参数。可以使用逗号分隔参数的形式,还可以使用数组或数组的引用。

  实例:公式“=HARMEAN(66,88,92)”返回80.24669604。

  33.HYPGEOMDIST

  用途:返回超几何分布。给定样本容量、样本总体容量和样本总体中成功的次数,HYPGEOMDIST函数返回样本取得给定成功次数的概率。

  语法:HYPGEOMDIST(sample_s,number_sample,population_s,number_population)

  参数:Sample_s为样本中成功的次数,Number_sample为样本容量。Population_s为样本总体中成功的次数,Number_population为样本总体的容量。

  实例:如果某个班级有42名学生。其中22名是男生,20名是女生。如果随机选出6人,则其中恰好有三名女生的概率公式是:“=HYPGEOMDIST(3,6,20,42)”,返回的结果为0.334668627。

  34.INTERCEPT

  用途:利用已知的x值与y值计算直线与y轴的截距。当已知自变量为零时,利用截距可以求得因变量的值。

  语法:INTERCEPT(known_y's,known_x's)

  参数:Known_y's是一组因变量数据或数据组,Known_x's是一组自变量数据或数据组。

  实例:如果A1=71、A2=83、A3=76、A4=49、A5=92、A6=88、A7=96,B1=59、B2=70、B3=80、B4=90、B5=89、B6=84、B7=92,则公式“=INTERCEPT(A1:A7,B1:B7)”返回87.61058785。

  35.KURT

  用途:返回数据集的峰值。它反映与正态分布相比时某一分布的尖锐程度或平坦程度,正峰值表示相对尖锐的分布,负峰值表示相对平坦的分布。

  语法:KURT(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为需要计算其峰值的1到30个参数。它们可以使用逗号分隔参数的形式,也可以使用单一数组,即对数组单元格的引用。

  实例:如果某次学生考试的成绩为A1=71、A2=83、A3=76、A4=49、A5=92、A6=88、A7=96,则公式“=KURT(A1:A7)”返回-1.199009798,说明这次的成绩相对正态分布是一比较平坦的分布。

  36.LARGE

  用途:返回某一数据集中的某个最大值。可以使用LARGE函数查询考试分数集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得分。

  语法:LARGE(array,k)

  参数:Array为需要从中查询第k个最大值的数组或数据区域,K为返回值在数组或数据单元格区域里的位置(即名次)。

  实例:如果B1=59、B2=70、B3=80、B4=90、B5=89、B6=84、B7=92,,则公式“=LARGE(B1,B7,2)”返回90。

  37.LINEST

  用途: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已知数据进行最佳直线拟合,并返回描述此直线的数组。

  语法:LINEST(known_y's,known_x's,const,stats)

  参数:Known_y's是表达式y=mx+b中已知的y值集合,Known_x's是关系表达式y=mx+b中已知的可选x值集合,Const为一逻辑值,指明是否强制使常数b为0,如果const为TRUE或省略,b将参与正常计算。如果const为FALSE,b将被设为0,并同时调整m值使得y=mx。Stats为一逻辑值,指明是否返回附加回归统计值。如果stats为TRUE,函数LINEST返回附加回归统计值。如果stats为FALSE或省略,函数LINEST只返回系数m和常数项b。

  实例:如果A1=71、A2=83、A3=76、A4=49、A5=92、A6=88、A7=96,B1=59、B2=70、B3=80、B4=90、B5=89、B6=84、B7=92,则数组公式“{=LINEST(A1:A7,B1:B7)}”返回-0.174244885、-0.174244885、-0.174244885、-0.174244885、-0.174244885、-0.174244885、-0.174244885。

  38.LOGEST

  用途:在回归分析中,计算最符合观测数据组的指数回归拟合曲线,并返回描述该曲线的数组。

  语法:LOGEST(known_y's,known_x's,const,stats)

  参数:Known_y's是一组符合y=b*m^x函数关系的y值的集合,Known_x's是一组符合y=b*m^x运算关系的可选x值集合,Const是指定是否要设定常数b为1的逻辑值,如果const设定为TRUE或省略,则常数项b将通过计算求得。

  实例:如果某公司的新产品销售额呈指数增长,依次为A1=33100、A2=47300、A3=69000、A4=102000、A5=150000和A6=220000,同时B1=11、B2=12、B3=13、B4=14、B5=15、B6=16。则使用数组公式“{=LOGEST(A1:A6,B1:B6,TRUE,TRUE)}”,在C1:D5单元格内得到的计算结果是:1.463275628、495.3047702、0.002633403、0.035834282、0.99980862、0.011016315、20896.8011、4、2.53601883和0.000485437。

  39.LOGINV

  用途:返回x的对数正态分布累积函数的逆函数,此处的ln(x)是含有mean(平均数)与standard-dev(标准差)参数的正态分布。如果p=LOGNORMDIST(x,...),那么LOGINV(p,...)=x。

  语法:LOGINV(probability,mean,standard_dev)

  参数:Probability是与对数正态分布相关的概率,Mean为ln(x)的平均数,Standard_dev为ln(x)的标准偏差。

  实例:公式“=LOGINV(0.036,2.5,1.5)”返回0.819815949。

  40.LOGNORMDIST

  用途:返回x的对数正态分布的累积函数,其中ln(x)是服从参数为mean和standard_dev的正态分布。使用此函数可以分析经过对数变换的数据。

  语法:LOGNORMDIST(x,mean,standard_dev)

  参数:X是用来计算函数的数值,Mean是ln(x)的平均值,Standard_dev是ln(x)的标准偏差。

  实例:公式“=LOGNORMDIST(2,5.5,1.6)”返回0.001331107。
级别: 光盘中级
发帖
943
飞翔币
345
威望
803
飞扬币
14924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06-05-29
41.MAX

  用途:返回数据集中的最大数值。

  语法:MAX(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需要找出最大数值的1至30个数值。

  实例:如果A1=71、A2=83、A3=76、A4=49、A5=92、A6=88、A7=96,则公式“=MAX(A1:A7)”返回96。

  42.MAXA

  用途:返回数据集中的最大数值。它与MAX的区别在于文本值和逻辑值(如TRUE和FALSE)作为数字参与计算。

  语法:MAXA(value1,value2,...)

  参数:value1,value2,...为需要从中查找最大数值的1到30个参数。

  实例:如果A1:A5包含0、0.2、0.5、0.4和TRUE,则:MAXA(A1:A5)返回1。

  43.MEDIAN

  用途:返回给定数值集合的中位数(它是在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的数。换句话说,在这组数据中,有一半的数据比它大,有一半的数据比它小)。

  语法:MEDIAN(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需要找出中位数的1到30个数字参数。

  实例:MEDIAN(11,12,13,14,15)返回13;MEDIAN(1,2,3,4,5,6)返回3.5,即3与4的平均值。

  44.MIN

  用途:返回给定参数表中的最小值。

  语法:MIN(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要从中找出最小值的1到30个数字参数。

  实例:如果A1=71、A2=83、A3=76、A4=49、A5=92、A6=88、A7=96,则公式“=MIN(A1:A7)”返回49;而=MIN(A1:A5,0,-8)返回-8。

  45.MINA

  用途:返回参数清单中的最小数值。它与MIN函数的区别在于文本值和逻辑值(如TRUE和FALSE)也作为数字参与计算。

  语法:MINA(value1,value2,...)

  参数:value1,value2,...为需要从中查找最小数值的1到30个参数。

  实例:如果A1=71、A2=83、A3=76、A4=49、A5=92、A6=88、A7=FALSE,则公式“=MINA(A1:A7)”返回0。

  46.MODE

  用途:返回在某一数组或数据区域中的众数。

  语法:MODE(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用于众数计算的1到30个参数。

  实例:如果A1=71、A2=83、A3=71、A4=49、A5=92、A6=88,则公式“=MODE(A1:A6)”返回71。

  47.NEGBINOMDIST

  用途:返回负二项式分布。当成功概率为常数probability_s时,函数NEGBINOMDIST返回在到达number_s次成功之前,出现number_f次失败的概率。此函数与二项式分布相似,只是它的成功次数固定,试验总数为变量。与二项分布类似的是,试验次数被假设为自变量。

  语法:NEGBINOMDIST(number_f,number_s,probability_s)

  Number_f是失败次数,Number_s为成功的临界次数,Probability_s是成功的概率。

  实例:如果要找10个反应敏捷的人,且已知具有这种特征的候选人的概率为0.3。那么,找到10个合格候选人之前,需要对不合格候选人进行面试的概率公式为“=NEGBINOMDIST(40,10,0.3)”,计算结果是0.007723798。

  48.NORMDIST

  用途:返回给定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的正态分布的累积函数。

  语法:NORMDIST(x,mean,standard_dev,cumulative)

  参数:X为用于计算正态分布函数的区间点,Mean是分布的算术平均值,Standard_dev是分布的标准方差;Cumulative为一逻辑值,指明函数的形式。如果cumulative为TRUE,则NORMDIST函数返回累积分布函数;如果为FALSE,则返回概率密度函数。

  实例:公式“=NORMDIST(46,35,2.5,TRUE)”返回0.999994583。

  49.NORMSINV

  用途:返回标准正态分布累积函数的逆函数。该分布的平均值为0,标准偏差为1。

  语法:NORMSINV(probability)

  参数:Probability是正态分布的概率值。

  实例:公式“=NORMSINV(0.8)”返回0.841621386。

  50.NORMSDIST

  用途:返回标准正态分布的累积函数,该分布的平均值为0,标准偏差为1。

  语法:NORMSDIST(z)

  参数:Z为需要计算其分布的数值。

  实例:公式“=NORMSDIST(1.5)”的计算结果为0.933192771。

  51.NORMSINV

  用途:返回标准正态分布累积函数的逆函数。该分布的平均值为0,标准偏差为1。

  语法:NORMSINV(probability)

  参数:Probability是正态分布的概率值。

  实例:公式“=NORMSINV(0.933192771)”返回1.499997779(即1.5)。

  52.PEARSON

  用途:返回Pearson(皮尔生)乘积矩相关系数r,它是一个范围在-1.0到1.0之间(包括-1.0和1.0在内)的无量纲指数,反映了两个数据集合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语法:PEARSON(array1,array2)

  参数:Array1为自变量集合,Array2为因变量集合。

  实例:如果A1=71、A2=83、A3=71、A4=49、A5=92、A6=88,B1=69、B2=80、B3=76、B4=40、B5=90、B6=81,则公式“=PEARSON(A1:A6,B1:B6)”返回0.96229628。

  53.PERCENTILE

  用途:返回数值区域的K百分比数值点。例如确定考试排名在80个百分点以上的分数。

  语法:PERCENTILE(array,k)

  参数:Array为定义相对位置的数值数组或数值区域,k为数组中需要得到其排位的值。

  实例:如果某次考试成绩为A1=71、A2=83、A3=71、A4=49、A5=92、A6=88,则公式“=PERCENTILE(A1:A6,0.8)”返回88,即考试排名要想在80个百分点以上,则分数至少应当为88分。

  54.PERCENTRANK

  用途:返回某个数值在一个数据集合中的百分比排位,可用于查看数据在数据集中所处的位置。例如计算某个分数在所有考试成绩中所处的位置。

  语法:PERCENTRANK(array,x,significance)

  参数:Array为彼此间相对位置确定的数据集合,X为其中需要得到排位的值,Significance为可选项,表示返回的百分数值的有效位数。如果省略,函数PERCENTRANK保留3位小数。

  实例:如果某次考试成绩为A1=71、A2=83、A3=71、A4=49、A5=92、A6=88,则公式“=PERCENTRANK(A1:A6,71)”的计算结果为0.2,即71分在6个分数中排20%。

  55.PERMUT

  用途:返回从给定数目的元素集合中选取的若干元素的排列数。

  语法:PERMUT(number,number_chosen)

  参数:Number为元素总数,Number_chosen是每个排列中的元素数目。

  实例:如果某种彩票的号码有9个数,每个数的范围是从0到9(包括0和9)。则所有可能的排列数量用公式“=PERMUT(10,9)”计算,其结果为3628800。

  56.POISSON

  用途:返回泊松分布。泊松分布通常用于预测一段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次数,比如一分钟内通过收费站的轿车的数量。

  语法:POISSON(x,mean,cumulative)

  参数:X是某一事件出现的次数,Mean是期望值,Cumulative为确定返回的概率分布形式的逻辑值。

  实例:公式“=POISSON(5,10,TRUE)”返回0.067085963,=POISSON(3,12,FALSE)返回0.001769533。

  57.PROB

  用途:返回一概率事件组中落在指定区域内的事件所对应的概率之和。

  语法:PROB(x_range,prob_range,lower_limit,upper_limit)

  参数:X_range是具有各自相应概率值的x数值区域,Prob_range是与x_range中的数值相对应的一组概率值,Lower_limit是用于概率求和计算的数值下界,Upper_limit是用于概率求和计算的数值可选上界。

  实例:公式“=PROB({0,1,2,3},{0.2,0.3,0.1,0.4},2)”返回0.1,=PROB({0,1,2,3},{0.2,0.3,0.1,0.4},1,3)返回0.8。

用途:返回一组数据的四分位点。四分位数通常用于在考试成绩之类的数据集中对总体进行分组,如求出一组分数中前25%的分数。

  语法:QUARTILE(array,quart)

  参数:Array为需要求得四分位数值的数组或数字引用区域,Quart决定返回哪一个四分位值。如果qurart取0、1、2、3或4,则函数QUARTILE返回最小值、第一个四分位数(第25个百分排位)、中分位数(第50个百分排位)、第三个四分位数(第75个百分排位)和最大数值。

  实例:如果A1=78、A2=45、A3=90、A4=12、A5=85,则公式“=QUARTILE(A1:A5,3)”返回85。

  59.RANK

  用途:返回一个数值在一组数值中的排位(如果数据清单已经排过序了,则数值的排位就是它当前的位置)。

  语法:RANK(number,ref,order)

  参数:Number是需要计算其排位的一个数字;Ref是包含一组数字的数组或引用(其中的非数值型参数将被忽略);Order为一数字,指明排位的方式。如果order为0或省略,则按降序排列的数据清单进行排位。如果order不为零,ref当作按升序排列的数据清单进行排位。

  注意:函数RANK对重复数值的排位相同。但重复数的存在将影响后续数值的排位。如在一列整数中,若整数60出现两次,其排位为5,则61的排位为7(没有排位为6的数值)。

  实例:如果A1=78、A2=45、A3=90、A4=12、A5=85,则公式“=RANK(A1,$A$1:$A$5)”返回5、8、2、10、4。

  60.RSQ

  用途:返回给定数据点的Pearson乘积矩相关系数的平方。

  语法:RSQ(known_y's,known_x's)

  参数:Known_y's为一个数组或数据区域,Known_x's也是一个数组或数据区域。

  实例:公式“=RSQ({22,23,29,19,38,27,25},{16,15,19,17,15,14,34})”返回0.013009334。
级别: 光盘中级
发帖
943
飞翔币
345
威望
803
飞扬币
14924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06-05-29
61.SKEW

  用途:返回一个分布的不对称度。它反映以平均值为中心的分布的不对称程度,正不对称度表示不对称边的分布更趋向正值。负不对称度表示不对称边的分布更趋向负值。

  语法:SKEW(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需要计算不对称度的1到30个参数。包括逗号分隔的数值、单一数组和名称等。

  实例:公式“=SKEW({22,23,29,19,38,27,25},{16,15,19,17,15,14,34})”返回0.854631382。

  62.SLOPE

  用途:返回经过给定数据点的线性回归拟合线方程的斜率(它是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的比值,也就是回归直线的变化率)。

  语法:SLOPE(known_y's,known_x's)

  参数:Known_y's为数字型因变量数组或单元格区域,Known_x's为自变量数据点集合。

  实例:公式“=SLOPE({22,23,29,19,38,27,25},{16,15,19,17,15,14,34})”返回-0.100680934。

  63.SMALL

  用途:返回数据集中第k个最小值,从而得到数据集中特定位置上的数值。

  语法:SMALL(array,k)

  参数:Array是需要找到第k个最小值的数组或数字型数据区域,K为返回的数据在数组或数据区域里的位置(从小到大)。

  实例:如果如果A1=78、A2=45、A3=90、A4=12、A5=85,则公式“=SMALL(A1:A5,3)”返回78。

  64.STANDARDIZE

  用途:返回以mean为平均值,以standard-dev为标准偏差的分布的正态化数值。

  语法:STANDARDIZE(x,mean,standard_dev)

  参数:X为需要进行正态化的数值,Mean分布的算术平均值,Standard_dev为分布的标准偏差。

  实例:公式“=STANDARDIZE(62,60,10)”返回0.2。

  65.STDEV

  用途:估算样本的标准偏差。它反映了数据相对于平均值(mean)的离散程度。

  语法:STDEV(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为对应于总体样本的1到30个参数。可以使用逗号分隔的参数形式,也可使用数组,即对数组单元格的引用。

  注意:STDEV函数假设其参数是总体中的样本。如果数据是全部样本总体,则应该使用STDEVP函数计算标准偏差。同时,函数忽略参数中的逻辑值(TRUE或FALSE)和文本。如果不能忽略逻辑值和文本,应使用STDEVA函数。

  实例:假设某次考试的成绩样本为A1=78、A2=45、A3=90、A4=12、A5=85,则估算所有成绩标准偏差的公式为“=STDEV(A1:A5)”,其结果等于33.00757489。

  66.STDEVA

  用途:计算基于给定样本的标准偏差。它与STDEV函数的区别是文本值和逻辑值(TRUE或FALSE)也将参与计算。

  语法:STDEVA(value1,value2,...)

  参数:value1,value2,...是作为总体样本的1到30个参数。可以使用逗号分隔参数的形式,也可以使用单一数组,即对数组单元格的引用。

  实例:假设某次考试的部分成绩为A1=78、A2=45、A3=90、A4=12、A5=85,则估算所有成绩标准偏差的公式为“=STDEVA(A1:A5)”,其结果等于33.00757489。

  67.STDEVP

  用途:返回整个样本总体的标准偏差。它反映了样本总体相对于平均值(mean)的离散程度。

  语法:STDEVP(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为对应于样本总体的1到30个参数。可以使用逗号分隔参数的形式,也可以使用单一数组,即对数组单元格的引用。

  注意:STDEVP函数在计算过程中忽略逻辑值(TRUE或FALSE)和文本。如果逻辑值和文本不能忽略,应当使用STDEVPA函数。

  同时STDEVP函数假设其参数为整个样本总体。如果数据代表样本总体中的样本,应使用函数STDEV来计算标准偏差。当样本数较多时,STDEV和STDEVP函数的计算结果相差很小。

  实例:如果某次考试只有5名学生参加,成绩为A1=78、A2=45、A3=90、A4=12、A5=85,则计算的所有成绩的标准偏差公式为“=STDEVP(A1:A5)”,返回的结果等于29.52287249。

  68.STDEVPA

  用途:计算样本总体的标准偏差。它与STDEVP函数的区别是文本值和逻辑值(TRUE或FALSE)参与计算。

  语法:STDEVPA(value1,value2,...)

  参数:value1,value2,...作为样本总体的1到30个参数。可以使用逗号分隔参数的形式,也可以使用单一数组(即对数组单元格的引用)。

  注意:STDEVPA函数假设参数为样本总体。如果数据代表的是总体的部分样本,则必须使用STDEVA函数来估算标准偏差。

  实例:如果某次考试只有5名学生参加,成绩为A1=78、A2=45、A3=90、A4=12、A5=85,则计算的所有成绩的标准偏差公式为“=STDEVP(A1:A5)”,返回的结果等于29.52287249。

  69.STEYX

  用途:返回通过线性回归法计算y预测值时所产生的标准误差。标准误差用来度量根据单个x变量计算出的y预测值的误差量。

  语法:STEYX(known_y's,known_x's)

  参数:Known_y's为因变量数据点数组或区域,Known_x's为自变量数据点数组或区域。

  实例:公式“=STEYX({22,13,29,19,18,17,15},{16,25,11,17,25,14,17})”返回4.251584755。

  70.TDIST

  用途:返回学生氏t-分布的百分点(概率),t分布中的数值(x)是t的计算值(将计算其百分点)。t分布用于小样本数据集合的假设检验,使用此函数可以代替t分布的临界值表。

  语法:TDIST(x,degrees_freedom,tails)

  参数:X为需要计算分布的数字,Degrees_freedom为表示自由度的整数,Tails指明返回的分布函数是单尾分布还是双尾分布。如果tails=1,函数TDIST返回单尾分布。如果tails=2,函数TDIST返回双尾分布。

  实例:公式“=TDIST(60,2,1)”返回0.000138831。

  71.TINV

  用途:返回作为概率和自由度函数的学生氏t分布的t值。

  语法:TINV(probability,degrees_freedom)

  参数:Probability为对应于双尾学生氏-t分布的概率,Degrees_freedom为分布的自由度。

  实例:公式“=TINV(0.5,60)”返回0.678600713。

  72.TREND

  用途:返回一条线性回归拟合线的一组纵坐标值(y值)。即找到适合给定的数组known_y's和known_x's的直线(用最小二乘法),并返回指定数组new_x's值在直线上对应的y值。

  语法:TREND(known_y's,known_x's,new_x's,const)

  参数:Known_y's为已知关系y=mx+b中的y值集合,Known_x's为已知关系y=mx+b中可选的x值的集合,New_x's为需要函数TREND返回对应y值的新x值,Const为逻辑值指明是否强制常数项b为0。

  73.TRIMMEAN

  用途:返回数据集的内部平均值。TRIMMEAN函数先从数据集的头部和尾部除去一定百分比的数据点,然后再求平均值。当希望在分析中剔除一部分数据的计算时,可以使用此函数。

  语法:TRIMMEAN(array,percent)

  参数:Array为需要进行筛选并求平均值的数组或数据区域,Percent为计算时所要除去的数据点的比例。如果percent=0.2,则在20个数据中除去4个,即头部除去2个尾部除去2个。如果percent=0.1,30个数据点的10%等于3个数据点。函数TRIMMEAN将对称地在数据集的头部和尾部各除去一个数据。

  实例:如果A1=78、A2=45、A3=90、A4=12、A5=85,则公式“=TRIMMEAN(A1:A5,0.1)”返回62。

  74.TTEST

  用途:返回与学生氏-t检验相关的概率。它可以判断两个样本是否来自两个具有相同均值的总体。

  语法:TTEST(array1,array2,tails,type)

  参数:Array1是第一个数据集,Array2是第二个数据集,Tails指明分布曲线的尾数。如果tails=1,TTEST函数使用单尾分布。如果tails=2,TTEST函数使用双尾分布。Type为t检验的类型。如果type等于(1、2、3)检验方法(成对、等方差双样本检验、异方差双样本检验)

  实例:公式“=TTEST({3,4,5,8,9,1,2,4,5},{6,19,3,2,14,4,5,17,1},2,1)”返回0.196016。

  75.VAR

  用途:估算样本方差。

  语法:VAR(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对应于与总体样本的1到30个参数。

  实例:假设抽取某次考试中的5个分数,并将其作为随机样本,用VAR函数估算成绩方差,样本值为A1=78、A2=45、A3=90、A4=12、A5=85,则公式“=VAR(A1:A5)”返回1089.5。

  76.VARA

  用途:用来估算给定样本的方差。它与VAR函数的区别在于文本和逻辑值(TRUE和FALSE)也将参与计算。

  语法:VARA(value1,value2,...)

  参数:value1,value2,...作为总体的一个样本的1到30个参数。

  实例:假设抽取某次考试中的5个分数,并将其作为随机样本,用VAR函数估算成绩方差,样本值为A1=78、A2=45、A3=90、A4=12、A5=85,则公式“=VARA(A1:A5,TRUE)”返回1491.766667。

  77.VARP

  用途:计算样本总体的方差。

  语法:VARP(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为对应于样本总体的1到30个参数。其中的逻辑值(TRUE和FALSE)和文本将被忽略。

  实例:如果某次补考只有5名学生参加,成绩为A1=88、A2=55、A3=90、A4=72、A5=85,用VARP函数估算成绩方差,则公式“=VARP(A1:A5)”返回214.5。

  78.VARPA

  用途:计算样本总体的方差。它与VARP函数的区别在于文本和逻辑值(TRUE和FALSE)也将参与计算。

  语法:VARPA(value1,value2,...)

  参数:value1,value2,...作为样本总体的1到30个参数。

  实例:如果某次补考只有5名学生参加,成绩为A1=88、A2=55、A3=90、A4=72、A5=85,用VARPA函数估算成绩方差,则公式“=VARPA(A1:A5)”返回214.5。

  79.WEIBULL

  用途:返回韦伯分布。使用此函数可以进行可靠性分析,如设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语法:WEIBULL(x,alpha,beta,cumulative)

  参数:X为用来计算函数值的数值,Alpha分布参数,Beta分布参数,Cumulative指明函数的形式。

  实例:公式“=WEIBULL(98,21,100,TRUE)”返回0.480171231,=WEIBULL(58,11,67,FALSE)返回0.031622583。

  80.ZTEST

  用途:返回z检验的双尾P值。Z检验根据数据集或数组生成x的标准得分,并返回正态分布的双尾概率。可以使用此函数返回从某总体中抽取特定观测值的似然估计。

  语法:ZTEST(array,x,sigma)

  参数:Array为用来检验x的数组或数据区域。X为被检验的值。Sigma为总体(已知)标准偏差,如果省略,则使用样本标准偏差。

  实例:公式“=ZTEST({3,6,7,8,6,5,4,2,1,9},4)”返回0.090574。

  (十一)文本和数据函数
  1.ASC

  用途:将字符串中的全角(双字节)英文字母更改为半角(单字节)字符。

  语法:ASC(text)

  参数:Text为文本或包含文本的单元格引用。如果文本中不包含任何全角英文字母,则文本不会被更改。

  实例:如果A1=excel,则公式“=ASC(A1)”返回excel。

  2.CHAR

  用途:返回对应于数字代码的字符,该函数可将其他类型的电脑文件中的代码转换为字符(操作环境为MacintoshMacintosh字符集和WindowsANSI字符集)。

  语法:CHAR(number)。

  参数:Number是用于转换的字符代码,介于1~255之间(使用当前计算机字符集中的字符)。

  实例:公式“=CHAR(56)”返回8,=CHAR(36)返回$。

  3.CLEAN

  用途:删除文本中不能打印的字符。对从其他应用程序中输入的字符串使用CLEAN函数,将删除其中含有的当前操作系统无法打印的字符。

  语法:CLEAN(text)。

  参数:Text为要从中删除不能打印字符的任何字符串。

  实例:由于CHAR(7)返回一个不能打印的字符,因此公式“=CLEAN(CHAR(7)&"text"&CHAR(7))”返回text。

  4.CODE

  用途:返回文字串中第一个字符的数字代码(对应于计算机当前使用的字符集)。

  语法:CODE(text)

  参数:Text为需要得到其第一个字符代码的文本。

  实例:因为CHAR(65)返回A,所以公式“=CODE("Alphabet")”返回65。

  5.CONCATENATE

  用途:将若干文字串合并到一个文字串中,其功能与"&"运算符相同。

  语法:CONCATENATE(text1,text2,...)

  参数:Text1,text2,...为1到30个将要合并成单个文本的文本项,这些文本项可以是文字串、数字或对单个单元格的引用。

  实例:如果A1=98、A2=千米,则公式“=CONCATENATE(A1,A2)”返回“98千米”,与公式“=A1&A2”等价。

  6.DOLLAR或RMB

  用途:按照货币格式将小数四舍五入到指定的位数并转换成文字。

  语法:DOLLAR(number,decimals)或RMB(number,decimals)。

  参数:Number是数字、包含数字的单元格引用,或计算结果为数字的公式;Decimals是十进制的小数,如果Decimals为负数,则参数number从小数点往左按相应位数取整。如果省略Decimals,则假设其值为2。

  实例:公式“=RMB(1586.567,2)”返回“¥1586.57”,=RMB(99.888)返回“¥99.89”。

  7.EXACT

  用途:测试两个字符串是否完全相同。如果它们完全相同,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EXACT函数能区分大小写,但忽略格式上的差异。

  语法:EXACT(text1,text2)。

  参数:Text1是待比较的第一个字符串,Text2是待比较的第二个字符串。

  实例:如果A1=物理、A2=化学A3=物理,则公式“=EXACT(A1,A2)”返回FALSE,=EXACT(A1,A3)返回FALSE,=EXACT("word","word")返回TRUE。

  8.FIND

  用途:FIND用于查找其他文本串(within_text)内的文本串(find_text),并从within_text的首字符开始返回find_text的起始位置编号。此函数适用于双字节字符,它区分大小写但不允许使用通配符。

  语法:FIND(find_text,within_text,start_num),

  参数:Find_text是待查找的目标文本;Within_text是包含待查找文本的源文本;Start_num指定从其开始进行查找的字符,即within_text中编号为1的字符。如果忽略start_num,则假设其为1。

  实例:如果A1=软件报,则公式“=FIND("软件",A1,1)”返回1。

  9.FINDB

  用途:FINDB用于查找其他文本串(within_text)内的文本串(find_text),并根据每个字符使用的字节数从within_text的首字符开始返回find_text的起始位置编号。FIND与FINDB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字符数为单位返回起始位置编号,后者是以字节数为单位返回起始位置编号。

  语法:FINDB(find_text,within_text,start_num),

  参数:Find_text是待查找的目标文本;Within_text是包含待查找文本的源文本;Start_num指定从其开始进行查找的字符,即within_text中编号为1的字符。如果忽略start_num,则假设其为1。

  注意:此函数适用于双字节字符,它能区分大小写但不允许使用通配符。其它事项与FIND函数相同。

  实例:如果A1=电脑爱好者,则公式“=FINDB(爱好者",A1,1)”返回5。因为每个字符均按字节进行计算,而一个汉字为2个字节,所以第三个汉字“爱”从第五个字节开始。

  10.FIXED

  用途:按指定的小数位数四舍五入一个数,以小数格式设置后以文字串形式返回结果。

  语法:FIXED(number,decimals,no_commas)。

  参数:Number是要进行四舍五入并转换成文字串的数;Decimals为一数值,用以指定小数点右边的小数位数;No_commas为一逻辑值。如果是TRUE,则函数FIXED返回的文字不含逗号。如果no_commas是FALSE或省略,则返回的文字中包含逗号。

  实例:如果A1=2001.16845,则公式“=FIXED(A2,2,TRUE)”返回2001.17,=FIXED(6834.567,-1)返回6830。

  11.JIS

  用途:将字符串中的半角(单字节)英文字母更改为全角(双字节)字符。

  语法:JIS(text)

  参数:Text为文本或对包含文本的单元格(或引用)。如果文本中不包含任何半角英文字母,则文本不会更改。

  实例:如果A1=excel,则公式“=JIS(a1)”返回EXCEL。

  12.LEFT或LEFTB

  用途:根据指定的字符数返回文本串中的第一个或前几个字符。此函数用于双字节字符。

  语法:LEFT(text,num_chars)或LEFTB(text,num_bytes)。

  参数:Text是包含要提取字符的文本串;Num_chars指定函数要提取的字符数,它必须大于或等于0。Num_bytes按字节数指定由LEFTB提取的字符数。

  实例:如果A1=电脑爱好者,则LEFT(A1,2)返回“电脑”,LEFTB(A1,2)返回“电”。

  13.LEN或LENB

  用途:LEN返回文本串的字符数。LENB返回文本串中所有字符的字节数。

  语法:LEN(text)或LENB(text)。

  参数:Text待要查找其长度的文本。

  注意:此函数用于双字节字符,且空格也将作为字符进行统计。

  实例:如果A1=电脑爱好者,则公式“=LEN(A1)”返回5,=LENB(A1)返回10。

  14.LOWER

  用途:将一个文字串中的所有大写字母转换为小写字母。

  语法:LOWER(text)。

  语法:Text是包含待转换字母的文字串。

  注意:LOWER函数不改变文字串中非字母的字符。LOWER与PROPER和UPPER函数非常相似。

  实例:如果A1=Excel,则公式“=LOWER(A1)”返回excel。

  15.MID或MIDB

  用途:MID返回文本串中从指定位置开始的特定数目的字符,该数目由用户指定。MIDB返回文本串中从指定位置开始的特定数目的字符,该数目由用户指定。MIDB函数可以用于双字节字符。

  语法:MID(text,start_num,num_chars)或MIDB(text,start_num,num_bytes)。

  参数:Text是包含要提取字符的文本串。Start_num是文本中要提取的第一个字符的位置,文本中第一个字符的start_num为1,以此类推;Num_chars指定希望MID从文本中返回字符的个数;Num_bytes指定希望MIDB从文本中按字节返回字符的个数。

  实例:如果a1=电子计算机,则公式“=MID(A1,3,2)”返回“计算”,=MIDB(A1,3,2)返回“子”。

  16.PHONETIC

  用途:提取文本串中的拼音(furigana)字符。

  语法:PHONETIC(reference)。

  参数:Reference为文本串或对单个单元格或包含文本串的单元格区域的引用。如果reference为单元格区域,则返回区域左上角单元格中的furigana文本串。如果reference为不相邻单元格的区域,将返回#N/A错误值。

  注意:该函数在中文Excel中无效。

  17.PROPER

  用途:将文字串的首字母及任何非字母字符之后的首字母转换成大写。将其余的字母转换成小写。

  语法:PROPER(text)

  参数:Text是需要进行转换的字符串,包括双引号中的文字串、返回文本值的公式或对含有文本的单元格引用等。

  实例:如果A1=学习excel,则公式“=PROPER(A1)”返回“学习Excel”。

  18.REPLACE或REPLACEB

  用途:REPLACE使用其他文本串并根据所指定的字符数替换另一文本串中的部分文本。REPLACEB的用途与REPLACE相同,它是根据所指定的字节数替换另一文本串中的部分文本。

  语法:REPLACE(old_text,start_num,num_chars,new_text),REPLACEB(old_text,start_num,num_bytes,new_text)。

  参数:Old_text是要替换其部分字符的文本;Start_num是要用new_text替换的old_text中字符的位置;Num_chars是希望REPLACE使用new_text替换old_text中字符的个数;Num_bytes是希望REPLACE使用new_text替换old_text的字节数;New_text是要用于替换old_text中字符的文本。

  注意:以上两函数均适用于双字节的汉字。

  实例:如果A1=学习的革命、A2=电脑,则公式“=REPLACE(A1,3,3,A2)”返回“学习电脑”,=REPLACEB(A1,2,3,A2)返回“电脑的革命”。

  19.REPT

  用途:按照给定的次数重复显示文本。可以通过REPT函数对单元格进行重复填充。

  语法:REPT(text,number_times)。

  参数:Text是需要重复显示的文本,Number_times是重复显示的次数(正数)。

  注意:REPT函数的结果不能多于255个字符。

  实例:公式“=REPT("软件报",2)”返回“软件报软件报”。

  20.RIGHT或RIGHTB

  用途:RIGHT根据所指定的字符数返回文本串中最后一个或多个字符。RIGHTB根据所指定的字节数返回文本串中最后一个或多个字符。

语法:RIGHT(text,num_chars),RIGHTB(text,num_bytes)。

  参数:Text是包含要提取字符的文本串;Num_chars指定希望RIGHT提取的字符数,它必须大于或等于0。如果num_chars大于文本长度,则RIGHT返回所有文本。如果忽略num_chars,则假定其为1。Num_bytes指定欲提取字符的字节数。

  实例:如果A1=学习的革命,则公式“=RIGHT(A1,2)”返回“革命”,=RIGHTB(A1,2)返回“命”。
级别: 光盘中级
发帖
943
飞翔币
345
威望
803
飞扬币
14924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06-05-29
 21.SEARCH或SEARCHB

  用途:返回从start_num开始首次找到特定字符或文本串的位置编号。其中SEARCH以字符数为单位,SEARCHB以字节数为单位。

  语法:SEARCH(find_text,within_text,start_num),SEARCHB(find_text,within_text,start_num)。

  参数:Find_text是要查找的文本,可以使用通配符,包括问号“?”和星号“*”。其中问号可匹配任意的单个字符,星号可匹配任意的连续字符。如果要查找实际的问号或星号,应当在该字符前键入波浪线“~”。Within_text是要在其中查找find_text的文本。Start_num是within_text中开始查找的字符的编号。如果忽略start_num,则假定其为1。

  实例:如果A1=学习的革命,则公式“=SEARCH("的",A1)”返回3,=SEARCHB("的",A1)返回5。

  22.SUBSTITUTE

  用途:在文字串中用new_text替代old_text。如果需要在一个文字串中替换指定的文本,可以使用函数SUBSTITUTE;如果需要在某一文字串中替换指定位置处的任意文本,就应当使用函数REPLACE。

  语法:SUBSTITUTE(text,old_text,new_text,instance_num)。

  参数:Text是需要替换其中字符的文本,或是含有文本的单元格引用;Old_text是需要替换的旧文本;New_text用于替换old_text的文本;Instance_num为一数值,用来指定以new_text替换第几次出现的old_text;如果指定了instance_num,则只有满足要求的old_text被替换;否则将用new_text替换Text中出现的所有old_text。

  实例:如果A1=学习的革命、A2=电脑,则公式“=SUBSTITUTE(A1,"的革命",A2,1)”返回“学习电脑”。

  23.T

  用途:将数值转换成文本。

  语法:T(value)。

  参数:value是需要进行测试的数据。如果value本身就是文本,或是对文本单元格的引用,T函数将返回value;如果没有引用文本,则返回""(空文本)。

  实例:如果A1中含有文本“电脑”,则公式“=T(A1)”返回“电脑”。

  24.TEXT

  用途:将数值转换为按指定数字格式表示的文本。

  语法:TEXT(value,format_text)。

  参数:value是数值、计算结果是数值的公式、或对数值单元格的引用;format_text是所要选用的文本型数字格式,即“单元格格式”对话框“数字”选项卡的“分类”列表框中显示的格式,它不能包含星号“*”。

  注意:使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的“数字”选项卡设置单元格格式,只会改变单元格的格式而不会影响其中的数值。使用函数TEXT可以将数值转换为带格式的文本,而其结果将不再作为数字参与计算。

  实例:如果A1=2986.638,则公式“=TEXT(A5,"#,##0.00")”返回2,986.64。

  25.TRIM

  用途:除了单词之间的单个空格外,清除文本中的所有的空格。如果从其他应用程序中获得了带有不规则空格的文本,可以使用TRIM函数清除这些空格。

  语法:TRIM(text)。

  参数:Text是需要清除其中空格的文本。

  实例:如果A1=FirstQuarterEarnings,则公式“=TRIM(A1)”返回“FirstQuarterEarnings”。

  26.UPPER

  用途:将文本转换成大写形式。

  语法:UPPER(text)。

  参数:Text为需要转换成大写形式的文本,它可以是引用或文字串。

  实例:公式“=UPPER("apple")”返回APPLE。

  27.value

  用途:将表示数字的文字串转换成数字。

  语法:value(text)。

  参数:Text为带引号的文本,或对需要进行文本转换的单元格的引用。它可以是Excel可以识别的任意常数、日期或时间格式。如果Text不属于上述格式,则value函数返回错误值#value!。

  注意:通常不需要在公式中使用value函数,Excel可以在需要时自动进行转换。value函数主要用于与其他电子表格程序兼容。

  实例:公式“=value("¥1,000")”返回1000;=value("16:48:00")-value("12:00:00")返回0.2,该序列数等于4小时48分钟。

  28.WIDECHAR

  用途:将单字节字符转换为双字节字符。

  语法:WIDECHAR(text)。

  参数:Text是需要转换为双字节字符的文本或包含文本的单元格引用。

  注意:因为汉字本身是双字节字符,所以使用此函数转换汉字时得到的是汉字的原形。

  实例:公式“=WIDECHAR("apple")”返回apple,=WIDECHAR("电脑")返回“电脑”。

  三、函数应用案例──算账理财
  1.零存整取储蓄

  “零存整取”是工薪阶层常用的投资方式,这就需要计算该项投资的未来值,从而决定是否选择某种储蓄方式。

  (1)函数分解

  FV函数基于固定利率及等额分期付款方式,返回某项投资的未来值。

  语法:FV(rate,nper,pmt,pv,type)

  Rate为各期利率;Nper为总投资期,即该项投资的付款期总数;Pmt为各期所应支付的金额,其数值在整个年金期间保持不变;Pv为现值,即从该项投资开始计算时已经入账的款项,或一系列未来付款的当前值的累积和;Type为数字0或1,用以指定各期的付款时间是在期初还是期末。

  (2)实例分析

  新建一个工作表,在其A1、B1、C1、D1单元格分别输入“投资利率”、“投资期限”、“投资金额”和“账户初始金额”。假设妻子新建一个账户每月底存入300元,年利2.1%(即月息0.00175),连续存款5年,可以在A2、B2、C2、D2单元格分别输入“0.00175”、“60”、“500”和“1”。

  然后选中E2单元格输入公式“=FV(A2,B2,-C2,D2,1)”,回车即可获得该投资的到期本金合计为“¥18,994.67”。公式中的“-C2”表示资金是支出的,“C2”前不加负号也可,这样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负值。

  如果丈夫也有“零存整取”账户,每月初存入200元,年利1.28%(即月息0.001667),连续存款3年,可以在A3、B3、C3、D3单元格分别输入“0.001667”、“36”、“200”和“0”。然后把E2单元格中的公式复制到E3单元格(将光标指向E2单元格的拖动柄,当黑色十字光标出现后向下拖动一格),即可得知该投资的到期本金合计“¥7,426.42”。

  提示:上述计算结果包括本金和利息,但不包括利息税等其他费用。

  2.还贷金额
  如今贷款购买住房进行消费的家庭越来越多,计算贷款的月偿还金额是决策的重要依据,下面我们就来设计如何知道自己每月的还款金额。

  (1)函数分解

  PMT函数基于固定利率及等额分期付款方式,返回贷款的每期付款额。

  语法:PMT(rate,nper,pv,fv,type)

  Rate为贷款利率;Nper为该项贷款的付款总数;Pv为现值,或一系列未来付款的当前值的累积和;Fv为未来值,或在最后一次付款后希望得到的现金余额;Type为数字0或1。

  (2)实例分析

  新建一个工作表,在其A1、B1、C1、D1单元格分别输入“贷款利率”、“还贷年限”、“贷款金额”和“还贷时间”。假设贷款年利为4.1%(即月息0.00342),预计的还贷时间为10年,贷款金额为10万元,且每月底还贷。可以在A2、B2、C2、D2单元格分别输入“0.00342”、“360”、“100000”和“1”(表示月末还贷,0表示月初还贷)。然后选中E2单元格输入公式“= PMT(A2,B2,C2,,D2)”,回车就可以获得每月的还款金额为“¥-481.78”。

  上式中C2后的两个逗号之间还有一个参数,表示还贷期限结束时账户上的余额,对这个例子来说应该是0,所以可以忽略该参数或写成“= PMT(A2,B2,C2,0,D2)”。

  3.保险收益
  保险公司开办了一种平安保险,具体办法是一次性缴费12000元,保险期限为20年。如果保险期限内没有出险,每年返还1 000元。请问在没有出险的情况下,它与现在的银行利率相比,这种保险的收益率如何。

  (1)函数分解

  RATE函数返回投资的各期利率。该函数通过迭代法计算得出,并且可能无解或有多个解。

  语法:RATE(nper,pmt,pv,fv,type,guess)

  Nper为总投资期,即该项投资的付款期总数;Pmt为各期付款额,其数值在整个投资期内保持不变;Pv为现值,即从该项投资开始计算时已经入帐的款项,或一系列未来付款当前值的累积和;Fv为未来值,或在最后一次付款后希望得到的现金余额;Type为数字0或1。

  (2)实例分析

  新建一个工作表,在其A1、B1、C1、D1单元格分别输入“保险年限”、“年返还金额”、“保险金额”、“年底返还”和“现行利息”。然后在A2、B2、C2、D2和E2单元格分别输入“20”、“1000”、“12000”、“1”(表示年底返还,0表示年初返还)和“0.02”。然后选中F2单元格输入公式“=RATE(A2,B2,C2,,D2,E2)”,回车就可以获得该保险的年收益率为“0.06”。要高于现行的银行存款利率,所以还是有利可图的。上面公式中的C2后面有两个逗号,说明最后一次付款后账面上的现金余额为零。

  4.个税缴纳金额
  假设个人收入调节税的收缴标准是:工资在800元以下的免征调节税,工资800元以上至1 500元的超过部分按5%的税率征收,1 500元以上至2 000元的超过部分按8%的税率征收,高于2 000元的超过部分按20%的税率征收。我们可以按以下方法设计一个可以修改收缴标准的工作簿:

  新建一个工作表,在其A1、B1、C1、D1、E1单元格分别输入“姓名”、“工资总额”、“扣款”、“个税”和“实付工资”。为了方便个税标准的修改,我们可以另外打开一个工作表(例如Sheet2),在其A1、B1、C1、D1、E1单元格中输入“免征标准”、“低标准”、“中等标准”和“高标准”,然后分别在其下方的单元格内输入“800”、“1500”、“2000”、“2000”。

  接下来回到工作表Sheet1中,选中D列的D2单元格输入公式“=IF(C2<=Sheet2!A2," ",IF((C2-Sheet2!A2)<=Sheet2!B2,(C2-Sheet2!A2)*0.05,IF(C2-Sheet2!C2<=Sheet2!C2,(C2-Sheet2!C2)*0.08,IF(C2>Sheet2!D2,(C2-Sheet2!D2)*0.2))))”,回车后即可计算出C2单元格中的应缴个税金额。此后用户只需把公式复制到C3、C4等单元格,就可以计算出其他职工应缴纳的个税金额。

  上述公式的特点是把个税的征收标准放到另一个工作表中,如果征税标准发生了变化,用户只需修改相应单元格中的数值,不需要对公式进行修改,可以减少发生计算错误的可能。公式中的IF语句是逐次计算的,如果第一个逻辑判断“C2-Sheet2!A2)<=Sheet2!B2”成立,即工资收入低于征收标准,则个税计算公式所在单元格被填入空格;如果第一个逻辑判断式不成立,则计算第二个IF语句,直至计算结束。假如征税标准多于4个,可以按上述继续嵌套IF函数(最多7个)。

  四、函数应用案例──信息统计
  使用Excel管理人事信息,具有无须编程、简便易行的特点。假设有一个人事管理工作表,它的A1、B1、C1、D1、E1、F1、G1和H1单元格分别输入“序号”、“姓名”、“身份证号码”、“性别”、“出生年月”等。自第2行开始依次输入职工的人事信息。为了尽可能减少数据录入的工作量,下面利用Excel函数实现数据统计的自动化。

  1.性别输入
  根据现行的居民身份证号码编码规定,正在使用的18位的身份证编码。它的第17位为性别(奇数为男,偶数为女),第18位为效验位。而早期使用的是15位的身份证编码,它的第15位是性别(奇数为男,偶数为女)。

  (1)函数分解

  LEN函数返回文本字符串中的字符数。

  语法:LEN(text)

  Text是要查找其长度的文本。空格将作为字符进行计数。

  MOD函数返回两数相除的余数。结果的正负号与除数相同。

  语法:MOD(number,divisor)

  Number为被除数;Divisor为除数。

  MID函数返回文本字符串中从指定位置开始的特定数目的字符,该数目由用户指定。

  语法:MID(text,start_num,num_chars)

  Text为包含要提取字符的文本字符串;Start_num为文本中要提取的第一个字符的位置。文本中第一个字符的start_num为1,以此类推;Num_chars指定希望MID从文本中返回字符的个数。

  (2)实例分析

  为了适应上述情况,必须设计一个能够适应两种身份编码的性别计算公式,在D2单元格中输入“=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IF(MOD(MID(C2,17,1),2)=1,"男","女"))”。回车后即可在单元格获得该职工的性别,而后只要把公式复制到D3、D4等单元格,即可得到其他职工的性别。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上述公式的设计思路,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工作原理:该公式由三个IF函数构成,其中“IF(MOD(MID(C2,15,1),2)=1,"男","女")”和“IF(MOD(MID(C2,17,1),2)=1,"男","女")”作为第一个函数的参数。公式中“LEN(C2)=15”是一个逻辑判断语句,LEN函数提取C2等单元格中的字符长度,如果该字符的长度等于15,则执行参数中的第一个IF函数,否则就执行第二个IF函数。

  在参数“IF(MOD(MID(C2,15,1),2)=1,"男","女")”中。MID函数从C2的指定位置(第15位)提取1个字符,而MOD函数将该字符与2相除,获取两者的余数。如果两者能够除尽,说明提取出来的字符是0(否则就是1)。逻辑条件“MOD(MID(C2,15,1),2)=1”不成立,这时就会在D2单元格中填入“女”,反之则会填入“男”。

  如果LEN函数提取的C2等单元格中的字符长度不等于15,则会执行第2个IF函数。除了MID函数从C2的指定位置(第17位,即倒数第2位)提取1个字符以外,其他运算过程与上面的介绍相同。

  2.出生日期输入
  (1)函数分解

  CONCATENATE函数将几个文本字符串合并为一个文本字符串。

  语法:CONCATENATE(text1,text2,...)

  Text1,text2,...为1~30个要合并成单个文本项的文本项。文本项可以为文本字符串、数字或对单个单元格的引用。

  (2)实例分析

  与上面的思路相同,我们可以在E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LEN(C2)=15,CONCATENATE("19",MID(C2,7,2),"年",MID(C2,9,2),"月",MID(C2,11,2),"日"),CONCCTENCTE(MID(C2,7,4),"年",MID(C2,11,2),"月",MID(C2,13,2),"日"))”。其中“LEN(C2)=15”仍然作为逻辑判断语句使用,它可以判断身份证号码是15位的还是18位的,从而调用相应的计算语句。

  对15位的身份证号码来说,左起第7至12个字符表示出生年、月、日,此时可以使用MID函数从身份证号码的特定位置,分别提取出生年、月、日。然后用CONCATENATE函数将提取出来的文字合并起来,就能得到对应的出生年月日。公式中“19”是针对早期身份证号码中存在2000年问题设计的,它可以在计算出来的出生年份前加上“19”。对“18”位的身份证号码的计算思路相同,只是它不存在2000年问题,公式中不用给计算出来的出生年份前加上“19”。

  注意:CONCATENATE函数和MID函数的操作对象均为文本,所以存放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必须事先设为文本格式,然后再输入身份证号。

  3.职工信息查询
  Excel提供的“记录单”功能可以查询记录,如果要查询人事管理工作表中的某条记录,然后把它打印出来,必须采用下面介绍的方法。

  (1)函数分解

  INDEX函数返回数据清单或数组中的元素值,此元素由行序号和列序号的索引值给定。

  INDEX函数有两种语法形式:数组和引用。数组形式通常返回数值或数值数组,引用形式通常返回引用。当函数INDEX的第一个参数为数组常数时,使用数组形式。

  语法1(数组形式):INDEX(array,row_num,column_num)

  Array为单元格区域或数组常量。如果数组只包含一行或一列,则相对应的参数row_num或column_num为可选。如果数组有多行和多列,但只使用row_num或column_num,函数INDEX返回数组中的整行或整列,且返回值也为数组;Row_num为数组中某行的行序号,函数从该行返回数值。如果省略row_num,则必须有column_num;Column_num为数组中某列的列序号,函数从该列返回数值。如果省略column_num,则必须有row_num。

  语法2(引用形式):INDEX(reference,row_num,column_num,area_num)

  Reference表示对一个或多个单元格区域的引用。如果为引用输入一个不连续的区域,必须用括号括起来。如果引用中的每个区域只包含一行或一列,则相应的参数row_num或column_num分别为可选项;Row_num引用中某行的行序号,函数从该行返回一个引用;Column_num引用中某列的列序号,函数从该列返回一个引用;Area_num选择引用中的一个区域,并返回该区域中row_num和column_num的交叉区域。选中或输入的第一个区域序号为1,第二个为2,以此类推。如果省略area_num,函数INDEX使用区域1。

  MATCH函数返回在指定方式下与指定数值匹配的数组中元素的相应位置。

  语法:MATCH(lookup_value,lookup_array,match_type)

  Lookup_value为需要在数据表中查找的数值;Lookup_value为需要在Look_array中查找的数值;Match_type为数字-1、0或1。

  (2)实例分析

  如果上面的人事管理工作表放在Sheet1中,为了防止因查询操作而破坏它(必要时可以添加只读保护),我们可以打开另外一个空白工作表Sheet2,把上一个数据清单中的列标记复制到第一行。假如你要以“身份证号码”作为查询关键字,就要在C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NDEX(Sheet1!C2:C600,MATCH( SC S5,Sheet1! SC S2: SC S600,0),1)”。其中的参数“ SC S5”引用公式所在工作表中的C5单元格(也可以选用其他单元格),执行查询时要在其中输入查询关键字,也就是待查询记录中的身份证号码。参数“Sheet1!C2:C600”设定INDEX函数的查询范围,引用的是数据清单C列的所有单元格。MATCH函数中的参数“0”指定它查找“Sheet1! SC S2: SC S600”区域中等于 SC S5的第一个值,并且引用的区域“Sheet1! SC S2: SC S600,0”可以按任意顺序排列。

  上面的公式执行数据查询操作时,首先由MATCH函数在“Sheet1! SC S2: SC S600”区域搜索,找到“ SC S5”单元格中的数据在引用区域中的位置(自上而下第几个单元格),从而得知待查询数据在引用区域中的第几行。

  接下来INDEX函数根据MATCH函数给出的行号,返回“Sheet1!C2:C600”区域中对应行数单元格中的数据。假设其中待查询的“身份证号码”是“3234567896”,它位于“Sheet1! SC S2: SC S600”区域的第三行,MATCH函数就会返回“3”。接着INDEX函数返回“Sheet1!C2:C600”区域中行数是“3”的数据,也就是“3234567896”。

  然后,我们将光标放到C2单元格的填充柄上,当十字光标出现以后向右拖动,从而把C2中的公式复制到D2、E2等单元格(然后再向左拖动,以便把公式复制到B2、A2单元格),这样就可以获得与该身份证号对应的性别、籍贯等数据。

  注意:公式复制到D2、E2等单元格以后,INDEX函数引用的区域就会发生变化,由C2:C600变成D2:D600、E2:E600等等。但是MATCH函数返回的(相对)行号仍然由查询关键字给出,此后INDEX函数就会根据MATCH函数返回的行号从引用区域中找到数据。

  在Sheet2工作表中进行查询时只要在查询输入单元格中输入关键字,回车后即可在工作表的C2单元格内看到查询出来的身份证号码。如果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关键字不存在或输入错误,则单元格内会显示“#N/A”字样。

  4.职工性别统计
  (1)函数分解

  COUNTIF函数计算区域中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的个数。

  语法:COUNTIF(range,criteria)

  Range为需要计算其中满足条件的单元格数目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为确定哪些单元格将被计算在内的条件,其形式可以为数字、表达式或文本。

  (2)实例分析

  假设上面使用的人事管理工作表中有599条记录,统计职工中男性和女性人数的方法是:选中单元格D601(或其他用不上的空白单元格),统计男性职工人数可以在其中输入公式“="男"&COUNTIF(D2:D600,"男")&"人"”;接着选中单元格D602,在其中输入公式“="女"&COUNTIF(D2:D227,"女")&"人"”。回车后即可得到“男399人”、“女200人”。

  上式中D2:D600是对“性别”列数据区域的引用,实际使用时必须根据数据个数进行修改。“男”或“女”则是条件判断语句,用来判断区域中符合条件的数据然后进行统计。“&”则是字符连接符,可以在统计结果的前后加上“男”、“人”字样,使其更具有可读性。

  5.年龄统计
  在人事管理工作中,统计分布在各个年龄段中的职工人数也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假设上面介绍的工作表的E2:E600单元格存放职工的工龄,我们要以5年为一段分别统计年龄小于20岁、20至25岁之间,一直到55至60岁之间的年龄段人数,可以采用下面的操作方法。

  (1)函数分解

  FREQUENCY函数以一列垂直数组返回某个区域中数据的频率分布。

  语法:FREQUENCY(data_array,bins_array)

  Data_array为一数组或对一组数值的引用,用来计算频率。如果data_array中不包含任何数值,函数FREQUENCY返回零数组;Bins_array为间隔的数组或对间隔的引用,该间隔用于对data_array中的数值进行分组。如果bins_array中不包含任何数值,函数FREQUENCY返回data_array中元素的个数。

  (2)实例分析

  首先在工作表中找到空白的I列(或其他列),自I2单元格开始依次输入20、25、30、35、40...60,分别表示统计年龄小于20、20至25之间、25至30之间等的人数。然后在该列旁边选中相同个数的单元格,例如J2:J10准备存放各年龄段的统计结果。然后在编辑栏输入公式“=FREQUENCY(YEAR(TODAY())-YEAR(E2:E600),I2:I10)”,按下Ctrl+Shift+Enter组合键即可在选中单元格中看到计算结果。其中位于J2单元格中的结果表示年龄小于20岁的职工人数,J3单元格中的数值表示年龄在20至25之间的职工人数等。

  6.名次值统计
  在工资统计和成绩统计等场合,往往需要知道某一名次(如工资总额第二、第三)的员工的工资是多少。这种统计的操作方法如下。

  (1)函数分解

  LARGE函数返回数据集中第K个最大值。使用此函数可以根据相对标准来选择数值。

  语法:LARGE(array,k)

  Array为需要从中选择第K个最大值的数组或数据区域;K为返回值在数组或数据单元格区域中的位置(从大到小排)。

  SMALL函数返回数据集中第K个最小值。使用此函数可以返回数据集中特定位置上的数值。

  语法:SMALL(array,k)

  Array为需要找到第K个最小值的数组或数字型数据区域;K为返回的数据在数组或数据区域里的位置(从小到大)。

  (2)实例分析

  假设C2:C688区域存放着员工的工资,首先在D列选取空白单元格D3,在其中输入公式“=LARGE(C2:C688,D2)”。其中D2作为输入名次变量的单元格,如果你在其中输入3,公式就可以返回C2:C688区域中第三大的数值。

  如果我们把上述公式修改为“=SMALL(C2:C688,D1)”,然后在D1单元格中输入6,就可以获得C2:C688区域倒数第六(小)的数值。

  为方便起见,你可以给C2:C688区域定义一个名称“职工工资”。此后可以把上述公式修改为“=LARGE(职工工资,D2)”或“=SMALL(职工工资,D1)”。

  7.位次阈值统计
  与上例相似,在工资统计和成绩统计等场合,需要知道排名达到总体的前1/3的工资总额或分数(称为“阈值”)是多少。这种统计的操作方法如下:

  (1)函数分解

  PERCENTILE函数返回区域中数值的第K个百分点的值。可以使用此函数来建立接受阈值。

  语法:PERCENTILE(array,k)

  Array为定义相对位置的数组或数据区域;K为0到1之间的百分点值,包含0和1。

  (2)实例分析

  假设C2:C200区域存放着学生的考试成绩,首先在D列选取空白单元格D3,在其中输入公式“=PERCENTILE(C2:C200,D2)”。其中D2作为输入百分点变量的单元格,如果你在其中输入0.33,公式就可以返回名次达到前1/3所需要的成绩。

  五、函数应用案例──管理计算
  企业、学校等单位均存在许多管理计算问题,例如计算一个学期有几个授课日、企业在多少个工作日之后交货等等。下面介绍有关问题的几种计算方法。

  1.授课日数
  (1)函数分解

  NETWORKDAYS函数专门用于计算两个日期值之间完整的工作日数值。这个工作日数值将不包括双休日和专门指定的其他各种假期。

  语法:NETWORKDAYS (Start_date,End_date,Holidays)

  Start_date表示开始日期;End_date为终止日期,Holidays表示作为特定假日的一个或多个日期。这些参数值既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对单元格的值进行引用。

  (2)实例分析

  假设新学期从2003年9月1日开始到2004年1月15日结束,希望知道本学期有多少个授课日,也就是排除双休日和国家法定假日外的授课工作日。这就是计算授课日数或工作日数的问题。

  首先打开一个空白工作表,在A1、B1、C1单元格输入“开学时间”、“结束时间”、“法定节日”,然后在其下面的单元格内输入“2003-9-1”、“2004-1-15”、“2003-10-1” “2003-10-2”、“2003-10-3”和“2004-1-1”(后四项必须在C列的“法定假日”下)。

  接着可以选中D2单元格,输入公式“=NETWORKDAYS(A2,B2,C2:C5)”。公式中A2引用的是学期(或工作)的开始日期,B2引用的是学期结束的日期,C2:C5区域引用的是作为法定假日的多个日期。输入结束回车即可获得结果95,即2003年9月1日到2004年1月15日,排除四个法定假日后的实际授课日是95天。

  2.折旧值计算
  无论单位还是家庭,许多固定资产和耐用消费品都存在折旧问题,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其残值在不断减少。假设某单位有一批2000年购进原价8 500元/每台的电脑,预计使用寿命6年,寿命期结束时的资产残值约为1 000元,要求使用第二年内的折旧值。

  (1)函数分解

  DB函数使用固定余额递减法,计算一笔资产在给定期间内的折旧值。

  语法:DB(cost,salvage,life,period,month)

  Cost为资产原值;Salvage为资产在折旧期末的价值(也称为资产残值);Life为折旧期限(有时也称作资产的使用寿命);Period为需要计算折旧值的期间。Period必须使用与life相同的单位;Month为第一年的月份数,如省略,则假设为12。

  (2)实例分析

  为了在参数改变以后仍能进行计算,我们打开一个空白工作表,在A1、B1、C1、D1、E1单元格输入“电脑原值”、“资产残值”、“使用寿命”、“折旧时间”和“折旧值”,然后在其下面的单元格内输入“8500”、“1000”、“6”、“2”。然后选中E2单元格在其中输入公式“=DB(A2,B2,C2,D2)”,回车后即可得到结果“¥1,785.00”,就是说使用期第二年的折旧值为1 785元。如果你要计算其他设备或财产的折旧值,只需改变A2、B2、C2、D2单元格内的数值即可。

  3.客流均衡度计算
  假设某超市周一到周六的客流人数是16 359、17 254、18 654、15 398、21 689和220 867,总经理需要知道这种情况下的客流分布是否平坦。可以按如下方法计算:

  (1)函数分解

  KURT函数返回数据集的峰值。峰值反映与正态分布相比某一分布的尖锐度或平坦度。正峰值表示相对尖锐的分布。负峰值表示相对平坦的分布。

  语法:KURT(number1,number2,...)

  Number1,number2,...是用于计算峰值的1~30个参数。也可以不使用这种用逗号分隔参数的形式,而用单个数组或数组引用的形式。

  (2)实例分析

  打开一个空白工作表,在A1单元格中输入“一周客流统计”,然后将上述数据依次输入A2、A3等单元格。然后选中A8单元格,在其中输入公式“=KURT(D2:D7)”,回车即可获得结果“-1.719218897”,这说明超市的客流分布与正态分布相比是相对平坦的。假如星期天搞特价促销,客流增加到了50 867人,则计算结果就会变为“5.45379941”。说明超市的客流分布与正态分布相比比较尖锐了,特价促销对客流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需要指出的是,KURT函数在教育统计等领域也有广泛用途,假如把函数引用的区域修改为许多分数的集合,就可以知道考试成绩的分布是否尖锐或平坦。

  4.销售额预测
  假设某超市周一到周日的日销售额分别为13、17、16、15、19、21和22(万元),总经理需要预测今后一周内的日销售额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可以按如下方法进行预测:

  (1)函数分解

  TREND函数返回一条线性回归拟合线的值。即找到适合已知数组known_y's和known_x's的直线(用最小二乘法),并返回指定数组new_x's在直线上对应的y值。

  语法:TREND(known_y's,known_x's,new_x's,const)

  Known_y's是关系表达式y=mx+b中已知的y值集合;Known_x's是关系表达式y=mx+b中已知的可选x值集合;New_x's为需要函数 TREND返回对应y值的新x值;Const为一逻辑值,用于指定是否将常量b强制设为0。

  (2)实例分析

  首先要打开一个空白工作表,在A1单元格中输入“日销售额”,然后将上述数据依次输入A2、A3至A8单元格。然后选中B2至B8区域,在Excel的编辑栏输入公式“=TREND(A2:A8)”,回车即可在B2至B8区域获得7个结果,其中最高销售额为21.64万元,最低销售额为13.5万元。

  与KURT函数一样,TREND函数可以用于教育统计中的学生入学数的峰值和低谷,铁路运输领域的客流高峰和低谷等的预测。

  5.客流与营业额的相关分析
  (1)函数分解

  CORREL函数返回单元格区域array1和array2之间的相关系数。使用相关系数可以确定两种属性之间的关系。

  语法:CORREL(array1,array2)

  Array1为第一组数值单元格区域;Array2为第二组数值单元格区域。

  (2)实例分析

  假设一个超市要分析客流量与营业额是否相关。首先运行Excel打开一个空白工作表,在A1至A31单元格输入八月份的每日客流人数,然后在B1至B31输入八月份每日的营业额,再将上述两个区域的名称定义为“日客流人数”和“日营业额”。

  接下来就可以选中工作表中的某个空白单元(例如B32),作为存储运算结果的位置。在Excel的编辑栏输入公式“=CORREL(日客流人数,日营业额)”,回车后即可在公式所在单元格看到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

  上式中CORREL函数返回“日客流人数”和“日营业额”两个数据集合的相关系数,实际应用中必须根据要分析的数据集合对引用区域进行修改。

  与其他计算不同,CORREL函数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必须进行分析,才能得出两个数值之间是否相关的结论。统计理论根据各种因素(如“日客流人数”和“日营业额”)相互影响的关系,把相关分为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三种类型。所谓正相关就是两个因素的变化方向相同,即同时变大或变小,例如气温和冷饮销量就是正相关;负相关就是两个因素的变化方向相反,即一个变大(小)另一个变小(大),例如气温上升和羽绒服销量就是负相关;零相关就是两个因素的变化方向无规律,即不存在相互之间影响的情况,例如学生的考试成绩和面粉的销量就是零相关。

  为了帮助不太熟悉统计理论的用户掌握CORREL函数的使用,这里使用相关程度分析的理论修改公式“=CORREL(日客流人数,日营业额)”,使之成为下面这种形式,从而更加直观的给出两列数据相关程度的结论。

  “=IF((ABS(CORREL(日客流人数,日营业额)))<=0.3,"相关程度低",IF((ABS(CORREL(日客流人数,日营业额)))<=0.5,"相关程度一般",IF((ABS(CORREL(日客流人数,日营业额)))<=0.7,"相关程度较高",IF((ABS(CORREL(日客流人数,日营业额)))<=0.9,"相关程度高",IF((ABS(CORREL(日客流人数,日营业额)))<=1,"相关程度极高")))))”

  公式中的“CORREL(日客流人数,日营业额)”部分还是计算日客流人数和日营业额两列数据的相关系数。由于这里只需要了解相关程度,所以使用ABS函数返回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整个公式中由左往右的下一个IF语句就是上一个IF语句的参数。例如第一个逻辑判断表达式“(ABS(CORREL(日客流人数,日营业额)))<=0.3”为“真”(成立),则公式所在单元格就会被填入“相关程度低”;如果第一个逻辑判断表达式“(ABS(CORREL(日客流人数,日营业额)))<=0.3”为“假”(不成立),则计算第二个IF语句“IF((ABS(CORREL(日客流人数,日营业额)))<=0.5”;以此类推直至计算结束。
级别: *
发帖
*
飞翔币
*
威望
*
飞扬币
0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06-05-30
好,经典好文,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