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法将图像的形状和颜色分解成了高频、低频两个图层,不仅可单独调整,而且互不干扰。低频层可以用来调节图像的颜色、去除色斑,这些调节不会影响到图片的细节;细节都在高频层,这里的操作只改变细节,不改变颜色。使用得当,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pdM|dGq^ hM-qC|! 原图
v?}/WKe+0
MEE]6nU q?wBh^ \|kU{d0 效果图
0>vm&W<?)
iVA_a8} ),86Y:^4 高低频法磨皮在国外已经开始流行。
)57OZ 这个方法将图像的形状和颜色分解成了高频、低频两个图层,不仅可单独调整,而且互不干扰。低频层可以用来调节图像的颜色、去除色斑,这些调节不会影响到图片的细节;细节都在高频层,这里的操作只改变细节,不改变颜色。使用得当,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0W@C!mD~ 此方法比较适宜处理难磨的图,一般的皮就不必劳它的大驾了,毕竟操作稍嫌麻烦。
D .E>Y 下面用曾数次发过的难图,做个调整示例:
-1[ri8t;nV /}V9*mD2 现在我们来一步步地调整 XS>4efCJ
1、打开图像,复制两个[size=+0]图层
`eA 0Z:`g!
X@B+{IFC 2、选[size=+0]图层副本,高斯模糊2—6像素
=6>mlI>i
) s M}BY 3、选[size=+0]图层副本2,应用图像,设置如图示
Q"KH!Bu%P jd#{66: 4、更改[size=+0]图层混合模式为线性光。 x\lua
至此,我们就建立了高频([size=+0]图层副本2)、低频([size=+0]图层副本)两个[size=+0]图层
FBe1f1
sm w!Z3EA ;` 5、 以下的调整就没有固定套路了,应根据图片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大致的思路是:低频层调颜色,清除色斑,高频层调细节。先调低频层,(为便于观察,可关闭高频层),选图层副本,高斯模糊6像素
%
nR:Rc!
7kO
1d{u6b l#Iof)@# 'O
CVUF, 6、再用图章、画笔、污点修复画笔等工具清除色斑
rz4S"4
'Z';$N ] ZC05^ W /IyF){ 7、这时的低频层已经很模糊了,但开启高频层后看,图像仍然清晰,这就是高低频法的奥妙所在。
Mb-C DPT
Upf1*$p 9K)2OX;$w hsi#J^n{ 8、再来调高频层。复制蓝通道,高反差保畄,设置如图示。
3=`UX
^#;2 Pd> |
r2'B {aU~[5L3( 9、计算,设置如图示 (此操作共做3次)
p!=/a)4X
u4%-e)$X P
)`-cfg 10、载入选区(按住Ctrl,点Alpha 3 通道),反选
h)sc-e
s:M:Ff VXC_Y Oa{M9d,l 11、选RGB通道,隐藏选区(Ctrl+H),再打开曲线调板,稍上提RGB曲线
:[Fwc
{R(q7ALR ).LJY<A #;+GNF}0mG |3s-BKbN4 }V09tK/M 12、(不要取消选择),用图章、污点修复画笔等工具清除剩余的斑点。选区内的斑点去除后,取消选择,清除亮斑
X)\t=><< (第8—12步操作,就是现在常用的通道法磨皮)
z`{x1*w_
P'zA=Rd&~> qz?9:"~$C { 2-w<t 13、适当调整三个图层的透明度,(如果纹理不夠清晰,还可复制高频层,以适当的模式及透明度混合),合并
</7J:# 图层。
Xod#$'M> 以下,用常规方法继续进行精细调整,就不赘述了。
/6g*WX2P1 说起来复杂,其实整个调整过程也就10来分钟。
nlh%O@,
o;}o"-s u)%J5TR .Y H`kfI"u8 &}6=V+J; w}+jfO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