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法将图像的形状和颜色分解成了高频、低频两个图层,不仅可单独调整,而且互不干扰。低频层可以用来调节图像的颜色、去除色斑,这些调节不会影响到图片的细节;细节都在高频层,这里的操作只改变细节,不改变颜色。使用得当,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jA R@?X   L
 DD^X@q  原图
 OI"vC1.5  
 d?(#NP#;   vdrV)^   Q.Hy"~  效果图
 mRB-}  
 ^'Wkb7L   Kl<qp7o0  高低频法磨皮在国外已经开始流行。
 :9N~wd  这个方法将图像的形状和颜色分解成了高频、低频两个图层,不仅可单独调整,而且互不干扰。低频层可以用来调节图像的颜色、去除色斑,这些调节不会影响到图片的细节;细节都在高频层,这里的操作只改变细节,不改变颜色。使用得当,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Y<:6	  此方法比较适宜处理难磨的图,一般的皮就不必劳它的大驾了,毕竟操作稍嫌麻烦。
 .8hB <G  下面用曾数次发过的难图,做个调整示例:
 kRs(A~ngc
    ,@	A1eX}  现在我们来一步步地调整 sXp>4MomV  
1、打开图像,复制两个[size=+0]图层
 }:C4T*|   uj|{TV>v9   2、选[size=+0]图层副本,高斯模糊2—6像素
 !={Z]J   ;o]'7qGb   3、选[size=+0]图层副本2,应用图像,设置如图示
 :IDD(<^9   [uP_F,Y/   4、更改[size=+0]图层混合模式为线性光。 yC ZV:R;  
至此,我们就建立了高频([size=+0]图层副本2)、低频([size=+0]图层副本)两个[size=+0]图层
 xg	%EQ   +HNY!fv9  5、 以下的调整就没有固定套路了,应根据图片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大致的思路是:低频层调颜色,清除色斑,高频层调细节。先调低频层,(为便于观察,可关闭高频层),选图层副本,高斯模糊6像素 
 XYIZ^_My  
 pOQ'k>!   tL(B gku9    zRPXmu{t  6、再用图章、画笔、污点修复画笔等工具清除色斑
 vwDnz/-  
 ?1JVzZ4H   @K/}Ob4
    O1IR+"0  7、这时的低频层已经很模糊了,但开启高频层后看,图像仍然清晰,这就是高低频法的奥妙所在。
 _?&$@c  
 {s!DRc]ln   I=X-e#HM?    Qrjo@_+w!  8、再来调高频层。复制蓝通道,高反差保畄,设置如图示。
 sh(G{Yz@  
 #?.Yc%5B   @0A7d
$J(   wvsKnYKX  9、计算,设置如图示 (此操作共做3次)
 Ub=g<MYHV  
 Cw]&B     /gT$ d2{  10、载入选区(按住Ctrl,点Alpha 3 通道),反选
 44 ,:@  
 CrC1&F\dq   8#NtZ    @'`!2[2'?  11、选RGB通道,隐藏选区(Ctrl+H),再打开曲线调板,稍上提RGB曲线
 xlG/$`Ab  
 W(ITs}O   P.mz$M   \G}EI|Wo   #UL:#pY    uc9t0]o=h  12、(不要取消选择),用图章、污点修复画笔等工具清除剩余的斑点。选区内的斑点去除后,取消选择,清除亮斑
 /,dcr*	  (第8—12步操作,就是现在常用的通道法磨皮)
 x'_I{$C&  
  
%[0V>   WCT}OiLsL    ;$Q`JN=  13、适当调整三个图层的透明度,(如果纹理不夠清晰,还可复制高频层,以适当的模式及透明度混合),合并
 
'&,$"QXwE  图层。
 MIvAugUOl  以下,用常规方法继续进行精细调整,就不赘述了。
 BYuF$[3ya&  说起来复杂,其实整个调整过程也就10来分钟。
 `oP :F[B  
 ]2\|<.   2='gC|&s6    ?{l}35Q.@   :4s{?IY)l   n;8[W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