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法将图像的形状和颜色分解成了高频、低频两个图层,不仅可单独调整,而且互不干扰。低频层可以用来调节图像的颜色、去除色斑,这些调节不会影响到图片的细节;细节都在高频层,这里的操作只改变细节,不改变颜色。使用得当,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9pb4!=g* Q!(C$&f 原图
,9`sC8w|
> 't=r w<lHY=z E kz@@/DD/9 效果图
+>@<'YI<
EX~ U(JB6 +3(1QgYM% 高低频法磨皮在国外已经开始流行。
6NVf&;laQ 这个方法将图像的形状和颜色分解成了高频、低频两个图层,不仅可单独调整,而且互不干扰。低频层可以用来调节图像的颜色、去除色斑,这些调节不会影响到图片的细节;细节都在高频层,这里的操作只改变细节,不改变颜色。使用得当,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e((F,1z 此方法比较适宜处理难磨的图,一般的皮就不必劳它的大驾了,毕竟操作稍嫌麻烦。
Bq#?g@V 下面用曾数次发过的难图,做个调整示例:
$RuJm\f :CNHN2 J 现在我们来一步步地调整 :lcZ)6&S
1、打开图像,复制两个[size=+0]图层
S2HGf~rE Ayadvi(@P 2、选[size=+0]图层副本,高斯模糊2—6像素
"~jt0pp YYzj:' 3、选[size=+0]图层副本2,应用图像,设置如图示
XnHcU=~q .nJErC## 4、更改[size=+0]图层混合模式为线性光。 j{C+`~O
至此,我们就建立了高频([size=+0]图层副本2)、低频([size=+0]图层副本)两个[size=+0]图层
Ig-9Y;hdmn QU2\gAM 5、 以下的调整就没有固定套路了,应根据图片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大致的思路是:低频层调颜色,清除色斑,高频层调细节。先调低频层,(为便于观察,可关闭高频层),选图层副本,高斯模糊6像素
!NUsfd
lUJ/ nG0l \H!ECTI Bmm#5X@* 6、再用图章、画笔、污点修复画笔等工具清除色斑
K{%}kUj>
G,FYj'<!7, qrsPY d
yS _,lS 7、这时的低频层已经很模糊了,但开启高频层后看,图像仍然清晰,这就是高低频法的奥妙所在。
D0Oh,Fe#M\
+ G#qS1 `7zz&f9dDX Dt0S"`^=k 8、再来调高频层。复制蓝通道,高反差保畄,设置如图示。
}xJ9EE*G/
\Azl6`Em
q+>J'UGb p6$ QTx
9、计算,设置如图示 (此操作共做3次)
Z$ {I4a
,^3eMn c^S^"M| 10、载入选区(按住Ctrl,点Alpha 3 通道),反选
oe}nrkmb
a)$" g7res qPK3"fzH 11、选RGB通道,隐藏选区(Ctrl+H),再打开曲线调板,稍上提RGB曲线
RY2`v
pv
t,4q]Jt AF g* vz</|s qsk8 # 8l-+
4~mH 12、(不要取消选择),用图章、污点修复画笔等工具清除剩余的斑点。选区内的斑点去除后,取消选择,清除亮斑
WBFG_]) (第8—12步操作,就是现在常用的通道法磨皮)
@%q0fj8b
S 0eD
2 ]&`_5pS 6q RZ#MC 13、适当调整三个图层的透明度,(如果纹理不夠清晰,还可复制高频层,以适当的模式及透明度混合),合并
7afD^H% 图层。
D^W6Cq5\ 以下,用常规方法继续进行精细调整,就不赘述了。
aL$m 说起来复杂,其实整个调整过程也就10来分钟。
e; 5n.+m
=W"BfG vE0Ty9OH"] 3P-qLbJ ]1>U@oK x48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