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有国足对比利时的比赛,因好友赠票,而自己也闲暇无事,便考虑到现场一观,并非出于对国足的支持,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我只是个不折不扣的伪球迷。
到达沈阳奥体中心的时候,时间尚早,但足可容纳6万人的体育场,俨然已经座无虚席。一路跌跌撞撞找到自己的位置,已是满身臭汗。到场观众如此之多,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满以为以国足在球迷心中的地位,今天到场的人断不会太多,但我大错特错了。这几年来虽然国足已让中国的球迷把心伤透、把泪哭干,而球迷们对国足也从恨铁不成钢式的批评谩骂变为娱乐式的戏谑与嘲弄,但终究,中国足球还是球迷们心中沉甸甸的一份伤痛啊,纵然无望,可当比赛来临时,依然会全部身心的支持这让人揪心的中国足球。
甫一进场就被这人山人海的气势给震动了,坐定后四处观望,偌大的体育场已变成红色的海洋,球迷们脸上印着国徽,手里举着国旗,不停地呐喊着为尚未出场的中国队加油助威。目光转到身后的时候,一条显眼的红色横幅映入眼帘,上面写着几个黄色大字“中国队必胜”,在一片红色的汪洋里,这几个金灿灿的大字显得格外醒目。
虽然明知比赛仍旧逃不脱失败的结果,却依然张扬的打出必胜的横幅,这该是一种怎样迫切的期望胜利的心情啊?不禁将目光落在横幅的主人——一位身着白色球衣的小伙子身上。不待仔细观察,球队入场音乐已经响起,于是整个体育场顿时沸腾起来,这沸腾一直持续到国歌声响起,全场霎时安静,然后六万人竟同时和着旋律唱起了国歌,那响亮连绵的歌声,在我听来足以撼动天地,若不到现场,是绝然体会不到那样的撼人心魄的感觉的。在这雄壮的大合唱中,我居然激动的润湿了双眼,那一刻,胸中热烈翻腾的,竟是对胜利的无尽渴望!
比赛一开始,铺天盖地的加油声便响彻了全场,这巨大的震耳欲聋的声响,竟一直持续到比赛结束,而不曾减弱。
再回头看的时候,刚才打着横幅的小伙子已经把横幅收了起来,叠成方方的一片,摊晾在自己的膝盖上,安安静静的坐在了那里,完全不同于身旁那些狂热的球迷。小伙子的脸色有一点紧张,他的手一直放在膝盖上,下意识地搓卷着那条横幅,卷起一个角,又放开,周而复始。我知道他担忧什么。失败已成为中国队的一道符咒,这么多年球迷们总在它的阴影下战战兢兢的生活,期望了又失望,失望了再期望,一次又一次,自杀的念头都有了。与比利时一战,虽结果显而易见,但小伙子依然战战兢兢的期待着我们的国奥队能够开天辟地创造一个奇迹。
还好,开场两分钟姜宁便一记妙传,球奇妙的穿过几名比利时球员阻挡的腿飞到郜林脚下,郜林起脚射门,脚尖和球“嘭”一声响亮地撞击,球飞过防守人的头顶呼啸翻腾着朝球门奔去,像一只破笼而出的欢快飞翔的鸟儿。进了!我们已经憋不住地跳起身来,无比激动地高举了双臂,把一声快乐的呐喊预备在喉咙口。我看见小伙子弓起腰背,把那面横幅抓在手中,随时都会冲下看台展旗挥舞的样子。他的面孔涨成了红色,鼻尖闪闪地发亮,眼珠瞪得活像要弹出眼眶粘到远处的球门上。
可是,球偏了。在我们千万双眼睛热切的期盼下,球斜斜地,令人欲哭无泪地偏了,命运之门终于没有敲开。
说不出来的惋惜和心痛。如果不是亲临现场,没有听到那一声美妙的脚尖和球的撞击的巨响,也许我这辈子都体会不出球迷们为什么常常会在场中痛哭、大骂、投掷脏物和打架。我懂得了什么叫“失之交臂”,什么叫“差之毫厘”,虽然明知这是技术上的差误,却感觉像命运的捉弄一般,我们入泄了气的皮球,一屁股坐到了位子上。身后,小伙子神情肃穆,保持一个静坐的姿态一动不动,浑如置身事外的思想者。他给我的感觉是负担太重,重得像一座山,要把他压倒。他太好胜,太希望中国队赢,太希望这无边的期盼能够得到哪怕一丁点的回报。
只是,再也没有高潮,再也没有动人心弦的刹那,比利时人将足球轻松的送入中国队的门框,一次、两次……如果说输球没有打败我们,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全场的观众陡然落入了冰窖之中。主将谭望嵩和郑智相继因恶意犯规被红牌罚下!看着被踹倒的比利时球员痛苦的倒在地上翻滚,巨大的、无边的悲哀刹那间笼罩了我们,使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哑口无言,不知道说什么好,什么都说不出。身后的小伙子已经彻底地丧失了信心,他不敢也不愿意再看,最后的几分钟时间,在周围疲惫的失落的厌倦的人声鼓声中,他转身趴在椅背上,脸埋在肘弯里,一动不动地静默到终场。我不知道他哭了没有,我绝对相信他的一颗心已经被泪水浸泡得膨胀和发白。
在这个火热的夏天,在这个上下欢腾的国度里,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悲悯,里面有对失败的理解、对人性的迷惘、对自我的疑惑。从此,我觉得悲悯应当是白色的,就像小伙子身上的球衣,微微透着天的蓝光,一如体育场上的天空。
终场的哨声响了,一切结束。小伙子安静的起身,然后坚决的,头也不回的转身走了。座位上的那条横幅已经一端滑落到地上,露出那几个金色的字:
中国队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