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语系,使用区域:北京市,以及北京附近一带。非常容易懂。交流普遍,最相近普通话。代表:北京。
2,东北语系,使用区域:东北三省,内蒙古东北部。非常容易懂。非常相近普通话。代表:沈阳。
3,华北语系,使用区域:山东,河北,河南,皖北,苏北连云港,徐州,宿迁,辽宁大连等地,比较容易懂,比较相近普通话。代表:济南,郑州。
4,西南语系,使用区域: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西部,湖南,湖北。基本容易懂。类似普通话,语调有别于普通话。代表:成都,重庆。
5,西北语系,使用区域:山西,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西北部。基本能懂,近普通话。
6,吴语系,使用区域:上海,杭州,宁波,湖州,金华,台州,绍兴,苏州,无锡,南通,常州,舟山,基本不相似普通话,一般难懂。代表:上海,宁波。
7,粤语系,使用区域:广东,广西东部,北部,海南部分,香港,澳门,根本不相似普通话,属于南方语系代表之一。比较难懂。代表:广州,香港。
8,客家语系,使用区域:江西,福建西北部,浙江西南部,温州小部,不类似普通话,非常难懂。代表:客家人。
9,闽语系,使用区域:福建,台湾,温州南部,台州玉环部分,浙西南小部。根本不类似普通话,很难懂。代表:福州,台北。
10,温州语系,使用区域:温州三区,瑞安,平阳大部,苍南小部,永嘉,乐清,文成,洞头小部,丽水青田小部,台州玉环小部。最不相似普通话,最难懂。代表:温州。
我个人喜欢粤语和闽南语,我虽然是福建人,但我不会讲闽南语...至于我这边本地话,跟哪家哪家的都不一样。
引用
莆仙方言,又称兴化方言,俗称莆仙话,是长期受闽东话(福州话)影响的闽南话,,是闽南方言莆田话片区。兴化方言属汉语方言系闽海方言群,在整个语言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始出现于西汉、东晋南北朝时,在隋唐形成,来源以隋唐中原正统语言为主体。
兴化方言的特色是:八音(包括白阳入)分明,保存着较多的唐以前中原古汉语。国际音标中边擦清音(舌尖前音)就是兴化方言的独特标志,有人认为这是古百越族的底层语言遗存。
莆仙话还有个音变特征。所谓音变就是某些字、词在同其他字、词连读时,语音发生了变化。虽然其他方言也有这个特征,但远比莆仙话来的简单。这也是莆仙话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莆仙话在词汇上除了大量继承古汉语词汇外,另一特点是词汇的通用性较其他汉语方言发达, 特别是动词。如:莆田人的“打”字,可表达120多种不同意思的动作,仙游人的“装”字,几乎可代替所有动词使用。
粤语听起来很好听,闽南语听起来有一种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