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1800阅读
  • 1回复

[转帖]中国高校自主招生开战 中大入"北约"华工入"同盟"

楼层直达
级别: FLY元勋
发帖
8354
飞翔币
2190
威望
2929
飞扬币
3880
信誉值
1

南方都市报

  北大、清华两大阵营同一天针锋相对地组织自主招生考试,“北约”“华约”高考
圈地近日引发热议。广东高校将有何姿态?南都记者昨日了解到,中山大学最终加盟“
北大阵营”,而华南理工大学则与同济大学等8所工科高校形成新联盟,两校均定于2月
中下旬周末举行联考。

  据悉,目前为止,高校自主招生已呈“三足鼎立”,北大联盟扩容至13所,同济大
学领衔8所工科学校成为“北约”、“华约”之外的第三联盟。

  中大“北约”扩容至13所

  中山大学招生办昨晚介绍,中大已经决定参与2011年自主招生联考。中山大学参加
的以综合性大学为主自主招生联盟,还包括了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
大学、复旦大学等13所知名大学。

  25日晚,13所大学的招生办公室负责人趁着在广西南宁齐聚讨论了联合考试的方案
,并基本达成共识。2011年自主招生报名预定于2010年12月开始,联合考试将于2011年
2月中下旬进行。中山大学近期将公布2011年自主招生具体方案。

  华工:工科八校组成“卓越联盟”

  华南理工大学招生办昨日介绍,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
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8所以工科见长的高校
日前在同济大学召开的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研讨会上,共同签署了《卓越人才培
养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8所高校将在人才培养、携手联考上达成初步共识,作为推进招生改革的
第一步,2011年8所高校将自主选拔录取实行联考,在自主选拔录取中联合命题、统一组
织笔试并共享考试成绩。

  华南理工大学招生办相关负责人昨日说,联考时间定于2月中下旬周末,可能是19日
也可能是26日。自主选拔实施办法今年12月初发布。

  其他高校:积极申请自主招生资格

  广东目前只有中大、华工两所部属高校有自主招生资格,目前尚未参与自主招生的
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它们尚未直面北大、
清华等全国名校的招生冲击,但都表示在密切关注招生竞争。如暨大招办主任庄友明表
示,密切关注联考动向,目前影响不大;华南师大副校长朱竑表示,将加大特色招生,
积极申请自主招生资格。

  专家建议

  把考试交与权威中介

  资深教育研究专家、华南师大教科院教授张敏强认为,自主招生考试打破高考“一
考定终身”的局面,本身是一件好事,联考有利于节省考生的考试成本,也是好事。但
目前这种有抢夺生源倾向、两大系统针锋相对的竞争,长远下去非正常现象。

  他建议高校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做法,把考试的举办权由学校交给中介,推进考试社
会化。比如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来组织并监管,允许两三家有资质的中介来组织考试,各
高校根据自身的需要,承认其中一种或多种考试成绩,考生根据自己意愿选择参加哪一
种考试。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高校与联考不应有绑定关系,高校可自主选
择参加、认可哪一个联考,但不应该存在“集团”之说。自主招生联考,本质上是教招
考分离的一种尝试,联考由社会机构组织,有关高校认可其作为学生申请学校自主招生
的笔试成绩依据。联考不能限制学生的选择,“大学自主招生联考要竞争,但不是畸形
的对抗。目前高校考虑自己的利益较多,关注学生的权利较少。”

  热议

  提前“瓜分”优秀生源?

  从“北约”、“华约”到新成立的“工科八校联盟”,自主招生联考连日来引发社
会热议,也有舆论认为是提前“瓜分”国内优秀的高考生源。有高校招办人员表示,生
源质量是名校的生命线,尤其是存在竞争关系的一流高校,不管是主动被动加入联盟,
高校都不会坐等生源流失。  有知情人士透露,去年“华约”成立之初,教育部是反
对的,但后来变成了默许。到今年“北约”成立时,已经有了来自国家层面的支持,未
来十年的《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把“探索高水平大学联考”作为自主招生改革
的重要内容。


  广东的中大华工可否联合?

  应对北大系、清华系两大自主招生联考平台的高调姿态,广东名校中大、华工明显
感受到了抢生源的压力。中大招办主任龙波说,今年国内名校都在积极制定自主招生改
革方案,几所国内名校主动出击,使大多高校都感受到了招生竞争的压力,各自也都在
选择适合自己的联合方式。  华工招办主任曾志新说,多所高校联合起来招生,多设
考试点,对减轻学生参加考试的负担很有好处。


  作为广东高校的两巨头,中大、华工会否联合起来组织考试?曾志新说,关于招生
事宜他曾和中大沟通商量过,但两校招生都是面向全国的,因此本地区高校联合招生的
意义不大。

  若时间撞车联考意义不大

  尽管加入联盟的高校一再重申,结盟是为了减轻考生的负担。但受访考生仍表示“
有压力”。华师附中学生小朱表示,如果“心水”学校正巧在同一联盟,省去多重赶考
之苦,确是好事,但自主招生考试有“小高考”之称,题型偏难,其实未见得轻松。

  小朱说,目前比较担心的是,高校联盟考试时间是否错过,如果“撞车”的话,那
就不得不放弃自己中意的不同联盟学校,这样联考意义就不大,那不过是参加了一次多
所高校认可的同一张试卷的考试。

  链接

  “北约”,目前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
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华中科技
大学和香港大学等13所高校。

  “华约”:目前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7所高校。

  “卓越联盟”:目前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
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8所高校。

  自主招生:主要有3类,其中一类是“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2010年全国有76所
),“北约”、“华约”模式就属于这一类。这种自主招生即通常所说的“5%自主招生”
,试点高校“自主招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其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北约”“华约”联考模式:采用通用测试、高校个性测试、高校面试的模式进行
自主选拔;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共享考试成绩;以“联考”成绩作为自主选拔的
录取标准。其中“北约”的考试科目共7门,上午考语数外,下午物理化学,晚上历史和
政治,每门科目的满分为100分。

 
工作中,忙。
级别: FLY元勋
发帖
8354
飞翔币
2190
威望
2929
飞扬币
3880
信誉值
1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11-26
前所未有的场景出现了。中国最好的大学,同时也是互相争夺最好生源的大学,正在以“盟军”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  

    上周刚刚宣告成立的“北约”和“华约”分别由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牵头,几乎囊括了考取门槛最高的名校,将在下一年度自主招生考试中实行联考。“深化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双方的旗号并无二致。  

    然而,如同一场暗中的较量,联盟的形成颇具戏剧性。中国人民大学起初要与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抱团,但在最后关头,投向了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阵营。  

    记者了解到,在幕后,由于一些没有入选的高校踊跃申请加入,两大联盟存在扩容的可能;另有一些高校正在密谋“另起炉灶”。  

    一片热闹的“联唱”声中,业已入盟的两所名牌大学(以下简称“A校”和“B校”)校方却愿意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谈一谈“同床异梦”的想法,前提是不能泄露本校的名称。  

    “‘北约’、‘华约’我们都不赞成。我们是被形势逼的。”一位招生办公室主任对记者说。  

    他说:“我们还是应该有些社会责任感,把信息传递给社会,让社会有一个判断。我们不会把联考说得天花乱坠,任何事情如果没有对立面,就会像肿瘤细胞一样,恶性发展。” 如果不是为了垄断,请错开考试时间  

    “七校联考”,指的是7所大学在自主招生考试中,联合出题,联合组织考试。  

    2003年起,在借鉴前两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向北大、清华等部分知名高校“放权”,允许它们拿出一定的招生名额,在高考之前自行考试,选拔一些好苗子。入选者随后在高考志愿表上填报所选高校,录取时可获一定的“优惠”。这被视为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局面的一种尝试。2010年,全国有80所高校获得了自主招生权限。  

    但在这种安排下,一名考生要想增加中选几率,就要四处参加不同学校的考试。如今,两大联盟都公开宣布,联考之后,考生只需一次考试,就可进入多所高校的选才视野,免于奔波之苦,也免于不同考试的备考之苦。  

    A校招办主任认为,表面来看,的确可以减轻学生负担,但同时带来的副作用可能要大得多。  

    “这种联盟的出发点是不道德的,就是为了垄断生源,其他的都是说辞。虽然表面上有这么一个光环。”他说,联考势必造成生源大战与生源垄断,并将在事实上减少考生的机会。  

    他说,历年来,高校“领头羊”北大和清华的自主招生考试都在同日举行,考试时间撞车,考生的选择非此即彼。  

    “为什么要冲突呢,一个目的就是你选择我,你就不能选择他。这是排他性的、垄断的。大家都要把最好的生源拉过来。”  

    而结盟之后,两个学校的较劲,变成了两个集团的对垒。这位招办主任打比方说,如果一名考生既想试一试“北约”中的北京大学,又想稳妥一些,选个难度较低的学校,如“华约”中的南京大学,根本无法实现,只能服从于其中一个集团。这就意味着,考生必须提前站队。  

    他说:“如果两个联盟确实不是为了垄断生源,那么能不能别在同一天考试,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能做得到吗?如果确实以考生为出发点的话,请以实际行动来回答。”  

    目前,两大联盟尚未确定考试时间,但一些教育界人士已经猜测惯例不会改变。  

    B校招办主任对记者说:“两个联盟的考试肯定在同一天。竞争嘛,‘北约’、‘华约’嘛。”  

    本来不愿意联考,也“坐不住了”  

    虽然都对结盟持保留意见,声名卓著的A校和B校在反复论证之后,还是乖乖地成了所在阵营的首批成员。  

    他们认为自己是“被联盟”了。B校招办主任的一个担忧是别人结盟,自家就将被边缘化:参加者都是著名高校,你不在内,外界怎么看?  

    联盟成员中,有的是“受邀”加入,有的则是“主动”加入的。外面的一些学校,“基本上坐不住了”,觉得“被甩了”。  

    于是,稍逊一筹的高校一边担心自己在联盟中给领军高校“抬轿子”,一边又担心被边缘化,患得患失。  

    另一种担心是生源上的劣势。B校招办主任说:“外省市的,原来到你这儿来考,只考一个学校。现在,人家就在家门口考,交一次钱能考几个学校,何乐而不为呢?要是自己搞,吸引力小多了。”  

    A校招办主任认为,联考会吸引最多数量的优质生源,平均到每所学校,选择面比一校单独招生要大得多。  

    而且,“你不加入的话,老百姓就会质疑,为什么一次考试能考人家7所学校,却只能考你一个?你为什么不减轻学生的负担?”  

    他认为,一些原本有着自己选拔人才理念的高校,被裹挟着遵守了这样的游戏规则,要么入盟,要么自组联盟,打乱了本校原有的招生改革路线图。“我相信有一些学校是迫于无奈的。”  

    虽然联考看上去更为省力,但高校加入联考并不意味着成本和风险的降低。  

    先行一步的“华约”,在2010年自主招生中,委托教育部考试中心出题和笔试,高校只负责组织报名和面试。但据介绍,“北约”将独立负责命题和考试。公平性和安全性就是一大问题。任何一个联盟,都无法像高考那样,通过国家最机密的方式运送考卷。  

    “我们压力太大了,现在也是骑虎难下。”一位招办主任说。  

    联考发展下去,不就成了“小高考”吗  

    不过,反对者最大的担心还不在这里。在他们眼里,“联考本身就是怪胎”。  

    B校招办主任对记者说,听说有的学校还在找“老大”,希望加入。联盟扩张了,那不成了小高考了吗?  

    “如果‘北约’、‘华约’不断做强,势必造成小高考、第二次高考。”A校招办主任指出,目前全国自主招生的高校,占了重点大学的多数,都来搞联盟的话,就变成了高考之前的“重点高考”。  

    他说,自主招生本要鼓励学生发挥特长,但这种局面发展下去,有志于报考重点大学的考生,就要面对两种不同的考试,严重加剧了负担。  

    清华大学教授肖鹰注意到,跟在自主招生联考的新闻后面,网上已经出现了所谓的联考培训班。  

    他感慨,本来自主招生解决的主要是高考统考一刀切、唯分数论的不足,自主招生联考却会形成一个风向标。考生想进入北大、清华等高校的圈子,就要学会应付高考之外的另外一套应试方式。  

    “这种体制不仅会造成拔尖人才入学的不公平,更重要的是冲击我们的基础教育。”  

    由于招生联盟的参与者几乎都是知名度最高的学校,有人认为类似于美国的“常春藤联盟”。但肖鹰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常春藤的出现,不是为了联考,不是为了争夺尖子生,使参与者的学校得到利益最大化。“自主招生是国家放权给大学,现在我们又捆绑起来,变成与对手竞争的巨无霸。”  

    “北约”和“华约”公开宣称的“深化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在反对者眼中也不成立。  

    肖鹰说:“它不会把我国高考改革引向更广阔的道路,而是从根本上打乱逐步走向更实质性的高校自主招生的步伐。”  

    “这种做法对高考来说不是补充。”A校招办主任说,中国地域广阔,教育程度差异性大,教育部准许各省级行政区单独命题。自主招生联考,却又回到了“全国一张卷”的时代。从长远来看,它的副作用可能更大。  

    也许联考在某一方面有所进步,但在其他方面退步更大。他说,很多同行都看到了这一点。“大家都不愿意说出来。”  

    一位接受采访的校方人士指出,考试应由专业机构组织,大学应把精力花在招生上。大学参考评价结果,设定成绩区间,划出潜在的生源,再通过面试等方式选拔适合的学生。高考需要改变的是“一考定终身”以及考试的内容,招生也应该结束唯分数是举。如今,大学却忙着“抱团”举行考试。  

    他说:“所谓的联考制度是一个岔路,在这条岔路上走得越远,离目标就越远。”  

    本报北京11月24日电  

工作中,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