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639阅读
  • 1回复

[网络文摘]赶 趟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9166
飞翔币
211679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31803
信誉值
8

  每当在影视中看到整齐协调的文艺表演,或者听到优美动听的合唱,就自然想到“节奏”这个词。凡有众人参与的活动都要跟上节拍,步调一致,否则就会影响整体效果。这种协调和谐,文化人称之为韵律,而我们乡下人叫“赶趟”,即跟上趟。文体中的韵律美能让观众耳目一新,赞不绝口;然而在平凡的农事活动中也同样有一种劳动的韵律美,只是不大被人注意。
  我生在江南水乡,在插秧、割稻等农活中,常听到老者教后生要跟上趟,即一个接一个不掉队,这是干农活的最起码的要求。跟上趟不同于随大流,它需要用技术用毅力去赶,故称赶趟。
  在那视机械化为遥远理想的年代,修堤筑坝,全靠人用肩膀从远处挑泥,家乡人叫“挑圩”。一担泥压在肩上,踏着匀称的碎步,扁担一闪一闪的,姿势也还潇洒,其实并不轻松,田间的羊肠小道,只能容一人通行,必须一个接一个排着长队前进,除了集体休息,个人没有半途歇一下的方便,即使有,也不好意思,这点自尊心还是有的,再累,也只有咬紧牙关跟上趟。爬上坡,将泥倒下又从另一条小路返回取土的地方,循环不断。站在大堤上看去,一条用躯体作动力的泥土传送带不停地旋转,在孩子们的眼里还是好玩的。
  以前水乡插秧可谓开盘大战,那场面让我记忆犹新,水田经犁、耙、耘、耥,整理好之后,运来秧苗开始插了,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一个接一个下田,一人管插六棵,从田这头插到田那头叫一趟。谁先下趟,即先动手,可要论资排辈,先下者无论技术、速度,均需领先,为后者立下榜样。行距、间距要相等,横行、直行要通直,谁出轨一目了然。先者必须比后者快,一个赶一个。先者若让后者超过就不好意思了。
  遇到田埂弯曲的水田,先下趟的人不兴顺着田埂打弯,需抛趟,即抛弯取直,留下不规则的小块另补插。抛趟是大显身手的时候,没有过硬本领是不敢的。我见过一个精彩的场面。这家头年冬天从外地娶来一位新媳妇,经过一上午的较量她心中有底,下午插一块大田,需要抛趟,因弯度大,距离长,几个高手互相推让,这位新媳妇怯怯地说:“你们都不下去,我来试试。”大家一听,面面相觑,都在心里嘀咕着:“你能行吗?”在场的两个小伙子竟鼓起掌来,是赞赏她的勇气还是想看她的笑话?不得而知。
  这位妙龄女郎,一方头巾拢住披散的秀发,蓝花围裙系在腰间,衣袖卷过肘弯,裤脚卷至膝盖。她拾起一根扁担走到田的另一头,将扁担插在田边,作终端的标志。她回到起点,走下田拿起秧把,抽出一半,另一半抛向身后。只见她左手握住秧把用大拇指和中指均匀地分拨秧苗,右手接过插入水中,一排六棵,左手紧跟右手,贴近水面,两眼瞻前顾后,掌握经纬成直线,犹如画方格、鸡啄米,既准又快。娴熟的技艺,飞快的速度让在场的人赞不绝口。
  需要抛趟时,若无高手在场,只有拉绳子,第一个下趟的沿着绳子栽插。
  家乡人割稻也和插秧一样,一人一趟,管割六棵,讲速度也讲质量,稻桩要留得短,稻把要放得齐。割稻和插秧,两样都是很累的弯腰活,要想速度快,就得少直腰。不同的是,插秧是向后退,割稻是向前进。
  圩区种田离不开水,以前抗旱灌溉,抗洪排涝,都得用水车,车水是一项极为繁重的劳动,且不说水车的一整套构件搬运、安装费力,登上车轱辘你就得使劲蹲,车头转得快全靠四个人协调用力,稍有懈怠,车轱辘会碰伤你的腿脚。车水很象现在的跑步机,不过跑步机是由电力转动,车水全靠体力转动。遇到水、旱大灾之年,男女老少日夜不停地挂在水车上,尽管劳累,还是说笑不断,更有那只穿着短裤叉的男子,敞开嗓子唱着山歌,喊着号子,声音拖得很长,传得很远。
  用禾桶打稻,现在的年轻人见过的可能不多。禾桶是用实木制作的四方形的桶,边长五尺,高两尺许,底部有两根粗长的横木,供搬运和移动用。
  打稻人站在一角,举起稻把用暗劲将稻穗打在桶板上,技术好的,稻把在空中一旋,稻穗集中砸在桶板上,咚的一声,清脆有力,稻谷全部落在桶内,那姿势真够优美;技术不到家的,稻把散打在桶边上,声音无力,稻谷撒得到处都是。两人对角打稻,动作随意,如四人同时打,有些难度,此起彼落,协调配合是很讲究的。
  我记忆中的这些农活已被现代的农业机械所代替,现在人自然不会去学这些过时的技术,但是,“赶上趟不落后”的理念不会变。以前赶趟主要靠体力,而现在光凭体力没有科技恐怕难以赶上新时代的趟,若连体力也不肯出,那只有落后了。2008.6.2.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9166
飞翔币
211679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31803
信誉值
8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2-17
久远的生活画面透过朴实的文字向我们再次展现,赶趟不仅适合过去落后的生活条件,更适应于现在的新时代,生活中只有时时充满追赶,充满挑战,我们的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