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好饭,又炒了两道菜,你一看时间,呵,十点二十了,该去接他了。
你拿起手电筒和雨伞,穿好棉衣,出门了。楼道里没有灯,一片漆黑,一片安静,你拧亮手电,匆匆下楼。
楼下的灯光,在疏密无致的雨幕中朦朦胧胧,似暗非暗的,照着两边的街巷,黑黝黝的,如两个无名怪物张着的嘴在吮动,你感觉有嗖嗖的凉风从心底扫过,不由自主地紧了紧领口,快步向街头走去。
冬夜的雨,淅淅沥沥的,伴着凛冽的冷风,寒意浓郁,全方位地挟裹着你。
你来到街上,又转过一个路口,走过一条马路,来到一个十字路口,站到一个屋檐下。
寒夜,冻雨,冷风,街上行人稀少,来往穿梭的车辆的啸叫,让街道更显得冷冷清清的。
偶尔,有一家人路过,父亲抱着孩子,母亲撑着伞,三个人一路说说笑笑,让你好生艳羡;偶尔,一些无聊的人,三三两两地走过,见你孤身一人站在街边,总用一种不三不四的目光瞧你几眼,你感到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走到灯光最亮的地方。
你看了下时间,十点半都过了,也该回来了。
对面的街道上,有成群结队的人向路口走来,你赶紧伸长脖子,睁大眼睛仔细地一个一个地分辨着,惟恐漏过了一个人。一群一群人过去了,就是没有他的影子。
你有些失望,搓了搓冻缰了的双手,沿着屋檐下来回踱着,期待靠运动增加一点热量。然而,这十字路口,无遮无拦,你只感觉到四条街道的冻雨冷风都在向路口汇集,让人无处藏身。
本来,你等他是在楼下,后来,你见前面的街巷有些昏暗,担心他走着不安全,就将等候的地点改到了主街口;再后来,你发现他每次回来没坐最方便的四路车,而是舍近求远地坐九路车,下车后还得走两条街。劝说几次无果后,你只好又多走一条街,改在现在这个十字街口等候。
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了,而且都是步履匆匆;街上的车子也越来越少了,而且都是呼啸而过。
十点五十多了,你向四边的街道仔细地搜索了一遍,仍然不见他的身影。
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渐渐升起的迷离的雾气,慢慢笼罩着街道;路灯,似乎也变得更加昏暗了;整个城市,仿佛都昏昏欲睡了。
你开始有些焦燥,有些担心了,是不是又有什么事,该不会又在学校犯错误了,或着车子坏在路上了,或者跟别的孩子闹别扭了?都这么晚了,还不回来,总是让家长如此操心,待会一定要好好地教训他一下。
十一点都过了,你心里有些忐忑不安了。
以前他几乎都不是准时回来,但从来没超过十一点,今天这么晚还不回来,该不会出什么事吧。
你赶紧给班主任老师打电话询问。老师说,你家孩子十点钟就出校门了。
你立刻感到六神无主,慌忙顺着他每天回来的街道,急切地一路向前寻过去。
刚拐过一个街口,就见前面一个孤单的身影,撑着雨伞,不紧不慢地走着。
你看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心里不由地松了一口气,只觉有一股热乎乎地东西从眼角悄然划落。
他看见你,脚步才稍微加快了一些。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你有些不快地问。
考试没考好,我心情不好,没坐车,走回来的,路上好清醒清醒!他边说边自顾自地往前走着。
你看着他被雨淋湿的衣服和沾满泥泞的鞋子,还有那寂寥的背影,心里有些发酸,更多地是悯惜与心疼。
唉,这孩子,这么冷的雨夜,一个人走五六站路,这是何苦啊!都高三了,什么时候才能成熟,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让你妈能少些牵挂啊!你心里无奈地感叹着。
(2012/3/14于“两江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