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609阅读
  • 1回复

[灌水]杭州一所学校规定高二男女生不得独处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8459
飞翔币
211655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27775
信誉值
8

前几天,一个男孩子打进本报热线96068,说了一件他不太能想明白的事:“3月28日,长河高级中学给高二年级开了年级大会,会上制定了几条规矩。我给你们说几条,有一条规定,男女同学平时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还有两条是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男女生不得成对单独出现在校园里。”这个男孩子顿了顿,加了自己的评论:“我觉得学校制定这些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因为高二这个年纪嘛,很难把持,也是为了防止早恋。但是呢,你有没有觉得这几条稍微过头了一点?”
学校:
禁令只有一条,男女生不独处
记者随后向杭州长河高级中学核实情况。3月28日给高二年级开年级大会的,是副校长袁老师。
袁老师说:“那天年级大会的主要内容是,马上面临高三了,同学们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学习。关于男女生交往是最后很小一部分内容,主要也是出于提醒,因为现在春暖花开,为防止男女同学交往过密,给他们打个预防针。”
要说禁令,只有一条,即男女生不独处。这也是出于提醒。
其余两条,袁老师说:“可能学生误解了。学生误解成男女生平时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这点,我是这么说的——有专家说,男女生交往的最好距离是大于等于50厘米,不得小于50厘米。对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这一点,我是在讲的时候举了个例子,我说,如果固定的一对男女生经常单独在一起吃饭,那肯定是有问题的。学校没有禁止男女生不能同桌吃饭,学校食堂里男女生一起吃饭的很多。如果照这样理解,那男女生还要分班呢。”
在长河高级中学校门口,记者也随机采访了部分学生,他们都知道男女生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不得同桌吃饭、不得独处这三条规定。
一位姓沈的高二男生说:“要做到那三点,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在教室里聊聊天、借个笔什么的,怎么样都会有接触,而且同学之间一起吃饭也是正常事情啊。”
在他身边的一位同伴则打趣说:“这三点比较坑爹。”
一位姓邵的女同学则持相反观点,她觉得学校这么做合情合理:“毕竟高中是人生重要的一个阶段,学校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止学生早恋,大家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三点是比较合理的。”
一位刚要去上晚自习的男生说:“学校这么做,主要是因为高二学生早恋的比较多。但早恋这事,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学校这么做也未免太一刀切了。”
如果违背了这些注意事项,会有怎样的后果呢?记者一连采访了几名学生,他们都摇摇头,表示不知道。“我不太清楚,应该会有什么措施吧,但目前没有听说,我们班主任也只是强调了一下而已。”一位姓刘的男同学说。
专家:
不宜抹上浓重的强制色彩
杭州市教科所副所长韩似萍,是青春期孩子心理方面的专家。
“青春期的孩子确实是渴望交往的。但作为学校,如果把‘男女生不能独处一处’定为纪律,我认为是欠妥当的。我更希望的是学校通过一些教育活动,让孩子了解自己,把这些外部规约转化为自己行为的自觉选择,而不是学校纪律。”韩似萍说,“学校把它定为规矩,孩子在老师面前是规避了,但跑到校园外就不能保证了。”
“老师更不能把男女生距离小于50厘米或者男女生独处作为标准,来判断他们之间是否有问题。心理学上有50厘米交往线一说,它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好距离是50厘米,如果相距太远,让人产生距离感;如果小于50厘米,会产生压迫感,以当事人的感觉为主。”


杭州12355青少年服务台宋健男台长说:“学校规定学生社会交往中要有一定距离,我认为有一定道理。但把男女生交往的物理距离精确到厘米,我觉得过于理论化。男生、女生交往是必要的社会生活技能,不宜抹上浓重的强制色彩,否则适得其反。”
记者又采访了杭州高级中学、杭州学军中学等学校,均表示没有相关的规定制约男女生交往。
学军中学的张老师说:“我们对男女生交往没有特殊要求,要相信孩子们能把持住。”杭高的李老师也表示:“我想男女生交往应以学生自觉为主,老师适当加以引导。如果个别学生有异常,老师会用巧妙的方式加以引导和提醒。”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8459
飞翔币
211655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27775
信誉值
8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4-06


校规除在正常教学、集会外,男女同学在教室、楼道、校园交谈,距离不小于60厘米。制图姜娜

网友上传到猫扑网站上的“校规”照片。
■保定一所中学校规引热议,网友调侃称上学还得带尺子
■校方看中反对早恋的象征意义,学生违背不会一棒子打死,心理专家不看好其效果
8月24日,猫扑网上一条“高中男女生交谈距离不小于60厘米校规”的帖子,引发网友热议。这个由一匿名网友发的帖子称,保定市某中学为了防止学生早恋制定了“精确到厘米”的该校规。昨日记者经采访核实,该校今年新学生手册上的确有“男女生60厘米”规定。对这条校规的态度,校方却有着与网友不同的看法。
网友
男女交往很正常,如此校规过分
“高中男女生交谈距离不小于60厘米的校规你们伤不起啊!上学得带尺子”,8月24日,猫扑网上一名网友发表了这样一条帖子。
帖子内容显示,在保定市某高中学生手册中,“关于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规定”部分的第一条为:“除在正常教学、集会外,男女同学在教室、楼道、校园交谈,距离不小于60厘米;地点应选择在校内别人看得见、明亮的公共场所。”除了这条外,其余几条还做出了“男女同学在交谈过程中,不允许存在任何身体接触,如拉手、拥抱、互相拍打等肢体接触行为,男女同学不得在校园内结对散步、拉拉扯扯、打打闹闹,男女同学不能在学校餐厅或其他地方结对就餐,更不能在就餐时出现交头接耳等亲昵行为。”
记者发现,除了猫扑网,在该校的百度贴吧上,也有不少关于“男女生60厘米校规”的帖子。从众多回帖语气看,回帖者应该绝大部分都是尚未进入社会的学生。而回帖者的态度也是一边倒,绝大部分表示了反对和不解——
犀利型:“这是有些过分了,男女交往太正常了,难道女孩子就不能跟男孩子成为好朋友吗?学生时代的朋友才是最纯洁的友谊啊。”
调侃型:“距离产生美?”
惊叹型:“这个也太强悍了。”
激进型:“直接弄成男子学校或女子学校不就行了么?”
“只听说上了高中学校管得非常严格,可像这样精确到厘米的校规,让人感觉有些恐怖。”马上就要读高一的瑶瑶说,读初中时和男同学并肩走路、课间搞恶作剧开个玩笑的事情常有,估计距离都少于60厘米。“我想学校这么做,也是为了学生们好,就像我妈成天在耳边唠叨千万不要早恋一样。可我还是觉得这样管到厘米的校规有些别扭。”
学校
看中象征意义,表明不支持早恋态度
帖子中提到的“男女生60厘米距离的校规”确有其事吗?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发帖者提到的保定市某中学进行核实。
“学生手册中的确有这样的规定。”该校主管学生德育工作的一位负责人坦承,并向记者展示了该校今年发给高一新生的学生手册。在该手册的第九页,记者找到了与网友帖子中一致的内容。对于制定“男女生60厘米距离校规”的初衷,该负责人表示,主要是为了向学生表明学校不支持早恋的鲜明态度。“高中阶段学生早恋问题,让家长们提心吊胆,也让学校感到头痛。”这位负责人表示,以前因为学生早恋耽误了学习,家长找到学校闹的事情没少发生过,给学校造成了很大压力。今年给新生编写学生手册时,学校负责德育方面的老师们一起开了个碰头会,商量制定一些能够提升校园文明、预防学生早恋的校规。考虑到原有校规中关于男女同学交往的部分描述过于含糊,比如“不得有过于亲密的行为”。但什么才叫“过于亲密的行为”却说不清。因此今年新生的学生手册中将这一规定更加细化,就有了“除上课、集会外,男女同学交谈时的距离不得少于60厘米”的规定。
对于“60厘米”,学校是参考了什么因素而制定的呢?该负责人表示,“60厘米”既考虑了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需要,也考虑了人与人之间正常交谈时的心理感受。“就像银行有一米线一样。”这位负责人解释说,除了像夫妻之间这样的亲密关系外,人与人之间谈话的最佳距离在一米左右,在这个距离上既不用费劲提高嗓音,也不会有窘迫感。距离过近,像人们挤在公交车车内,就会产生不舒适和窘迫的感觉。因此,保持一定距离是人与人交流时互相尊重的需要。“60厘米”校规,也是学校提升校园文明,培养学生“男生是绅士,女生是淑女”具体措施。
“60厘米”校规实际执行起来可行吗?这位负责人表示,该校也是首次制定这样的校规,目前还未开学,所以还很难说,要等开学一段时间后才能看到。不过,虽然学校的德育老师会日常巡查,也要求教课老师碰到了要上前制止,但该校规更多的还是一种象征意义,表明学校的鲜明态度。即使发现有学生违反了这条校规,也不会“一棒子打死”,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即便是学生早恋了,也不会因为其违反了这条校规直接批评、惩罚学生,让学生自尊心受伤。学校会与家长沟通后,再采取教育措施。
家长
能管住早恋
关我儿子禁闭都行
与网络上几乎一边倒的声音相反,学生家长对于学校出台这样的措施,绝大部分持赞成或不反对的态度。
记者采访保定市一些高中生家长时了解到,上网打游戏和早恋是他们最担心影响孩子学习的两大“祸害”。保定市民丁女士表示,儿子上高中后,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她和爱人偶尔想给儿子打打“预防针”,儿子总是表现得很不耐烦,话说重了又怕伤孩子自尊心。听说同事孩子因为早恋甚至到了要辍学的地步,她更是感觉恐怖,发现儿子有一点苗头不对就会提心吊胆好久。“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校,作为家长也起不到太大作用,因此我感觉学校对男女生交往管得严一些是负责任。毕竟孩子年龄还小,懂的事少,对自己的控制力也差,需要学校约束得紧些。等他长大步入社会了,有的是时间搞对象。现在早恋耽误了学习,考不上好大学,就会把孩子一生给耽误了。”
“现在教育体制和社会压力下,无论家长还是学校,最为关注的就是孩子的成绩好不好,能不能考上名牌大学。这是每个高中生家长都不能否认的。只要学校能让学生把精力都用在学习上,让学生毕业时能考上好大学,别说男女生不能近于60厘米,就是把我儿子关禁闭都行。”保定市民王先生说,为了管住儿子早恋,他操碎了心。在新加坡很多中学都是男女分校的,如果保定有这个条件,他会毫不犹豫地把儿子送到男校去读书,省去儿子早恋给自己带来的烦恼。
记者调查发现,“担心早恋影响孩子学习成绩”,是高中学生家长普遍支持“60厘米”校规的原因。
心理专家
不看好效果
学校应指导男女生交往
对于“60厘米”校规,心理专家表示疏导胜于简单封堵。
“虽然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我认为如此校规不是特别可取,实际效果也要打问号。”省六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刘建从说。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随着身体的发育,对异性产生朦胧好感,是这个阶段必然有的,也有别于成年人恋爱,不应当把它当成洪水猛兽来对待。“60厘米”校规会限制男女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在心理学上这种限制叫压抑。不得不担心的是,学生可能会在学校能管到的地方遵守,却在管不到的地方更渴望去尝试。
“因为孩子早恋问题,不乏有被家长带来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刘医师表示,近期她接诊一例,孩子因为早恋问题不肯再去上学,家长无奈甚至24小时进行跟踪。但分析这些案例,根本的原因在于家庭缺乏温暖,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只关注孩子成绩而忽略其成长需求。孩子遇到问题后怕受到惩罚而不敢向家长倾诉,正好遇上自己有好感的异性,朦胧好感就变成早恋了。因此家长多与孩子进行内心交流,让孩子愿意把心里话说给父母听,发现孩子对异性有朦胧好感后应及时疏导,才是预防早恋的关键。
对于学校来说,充分利用学校心理教育资源,对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性别教育和异性之间交往指导,效果也比去限制、压制要好。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