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在电视里看到这样一则新闻,说的是某地一老年男子在公交车上对不给他让座的女孩施暴,还一屁股坐到女孩身上。看到这则新闻,我对这个老家伙很不以为然。虽然你是老人,在传统的中国人眼里也确实提倡尊老爱幼,提倡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但这只是大家提倡的道德标准,并不是非得遵守的法律条文。人家给你让座,那是人家自愿,是人家好心;人家不给你让座,你也不能把人家咋地。就你这样的老朽,不顾颜面与小辈计较,还为老不尊,坐到人家身上,你就不是好东西。
看到新闻里频频曝光的公交车上的让座闹剧,那些卑劣的灵魂让我感到悲哀,为这个乱象丛生的社会而感到悲哀。这让我想起我的几次坐车经历,值得庆幸的是,我遇到的是好人,这让我在回忆他们时,除了感激,还是感激。他们就像我旅途中的风景,让我一路心旷神怡。
那是一年的正月,我从娘家要回到婆家。那时孩子还小,需要抱着。等我上了车,我才发现车上没有空座位。然而我没得选择,必须将就着坐到站,因为我得赶时间,赶下一趟岳阳至我婆家门口的车。我有点失望,但没办法,只得抱着孩子,尽量让自己的身子保持平衡。
这时,有个中年男人见我抱着孩子站在车厢的过道里还要保持身体的平稳很吃力,又极不方便,他提出帮我抱孩子。因为都是家乡人,虽然彼此不认识,但熟悉的乡音让我少了顾虑,也不会拒绝他的好意,而且我也确实无法在抱着孩子的同时还能让身子在颠簸得很厉害的车子里保持平稳。就这样,在几个小时的车程里都是由他帮我抱着孩子一直到岳阳站。
下车后,我想到车站的小店里买包香烟给这位好心人,他却不要我去买,还说这没什么。
这件事已经过去数年,但我一直没有忘记这温馨的旅程,没有忘记有这么一个好心人向我传达人间的温暖。
还有一回坐车,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那是一年的春节,我带着年幼的孩子回家乡,在临湘转车时,车上拥挤不堪,由于是最后一趟到家里的车,我也在无奈中将就了。车上早就没有座位,空气浑浊,我和孩子上车不久就有点难受。
随着坑坑洼洼的路面让车子像跳舞一样摇摆,我们娘俩的胃也开始闹情绪了。最终,孩子还是没能忍住,受不了的她呕吐了,而且糟糕的是她把人家的衣服吐得脏兮兮的。这也不能怪她,因为车上太挤,连给人蹲下来的空隙都没有,呕吐又是突发性的。孩子不知所措,她的眼神里除了无助,就是恐惧,生怕那个人会骂她。我站在孩子身边,一只手扶着她,一只手还得抓住吊钩,以免在车子颠簸时站不稳。看到孩子把别人的衣服弄脏了,我心里虽然不安,但我也不知如何是好。
男人并没有责骂孩子,甚至连厌恶的意思都没有从眼神里流露出来。他只是无言地从自己的衣兜里拿出纸巾,把呕吐物抹干净。因为他知道我是孩子的妈妈,也许是想知道我在这时会是什么态度,会不会对他说一句道歉的话,他就看着我,也不吱声。
过了许久,我始终没有说出一句话,以此表达我的歉意。我看得出,他的表情告诉我他有点不高兴,但他仍然没有说什么,只是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了我一阵子。
其实,我并不是哑巴,也不是碍于面子,不肯向人家道歉,而是当时的我半个字都说不出来,不敢张嘴。我一直在强忍着从胃里反流到嘴里的东西,我不敢像孩子一样也吐到人家身上,只能紧闭双唇,不让呕吐物出来。我必须要等到下车后再吐出来。我在自责,因为我连纸巾也早就用完了,没办法递给他纸巾,我连最起码的表示歉意的动作也做不了。但这一切无奈,他可能不知道。
一直到我和孩子下车,我都来不及对这个男人说一句“对不起”,因为我一下车就拼命呕吐,等我吐干净了,车子早已绝尘而去。那个男人,被孩子吐了一身的倒霉男人,始终没有说半句刺耳的话伤我们,只是看了我几分钟。这让我在时隔数年后还对这个陌生的人心怀愧疚。
如今,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变,交通状况也今非昔比。来来往往的长途、短途班车让旅途中的人少了很多烦恼,回家再也不用担心会拥挤不堪,不用担心没有座位。那种坐车的辛苦和尴尬再也不会发生,但我始终不会忘记那两个好心人,他们就像坐车时从车窗外看到的转瞬即逝的风景,虽然对我来说只是惊鸿一瞥,但早已铭刻在心。
有时想想,如果每个人都能成为他人旅途中的风景,而不是魅影,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