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记者 杨茜 通讯员 于伟
立秋时节,天气逐渐转凉,阴气渐盛,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保持秋季身体健康,从立秋开始调理,涵养阴气最为适宜。
这个时间段,日常饮食、作息到底该怎么调整?在养生方面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金涛有话说。
气候变化容易使人出现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金涛建议若出现情绪不佳可多参加游泳、散步等体育运动进行自我调节。
年老体弱患者体质阴虚,若夏季感冒咳嗽拖延反复,迟迟不好,需当心肺部受损。
“中医认为‘肺与皮毛’相表里,皮肤病患者此时还要谨防皮肤病发生。”金涛认为,若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或是过敏性湿疹,要谨防食用米仁、牛羊肉等偏热性的食物。
“特别是米仁。米仁药性温热偏燥,有健脾胃、增强免疫力的功效,适合治疗脾虚泄泻,在治疗湿疹等过敏性疾病时疗效并不明显,但是很多病人这个季节却相当爱吃,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金涛说。
除此之外,他还推荐了3款菜谱,认为它们对于调养肺肾阴虚很有帮助。
虫草老鸭汤
虫草营养丰富,性质平和,不寒不燥,与老鸭一起炖煮能够起到滋阴清热,培补肺肾的作用,有很好的养生功效,对于调养肺肾阴虚引起的咳嗽、哮喘、皮肤病很有帮助。
百合麦冬绿豆汤
百合、麦冬、绿豆清肺、降火、解毒,放在一起能够生津养阴通便,在治疗便秘和慢性咽炎方面疗效显著。
四季膏方
膏方注重整体调理,讲究调养和滋补相结合,能够调达血气,平衡阴阳,是慢性病和体虚患者秋季调理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