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汽车市场可以说相当兴旺,经济变好让消费者手头的钱富余起来,并且可支配的消费能力也提升不少,因此出现了很多改善型的买家换车。有好就有坏,有些车型基于自身产品力和其他客观原因的关系,销量并不太好,完全卖不出基本很少。但华颂7,确实个例外。8月份销量是0,更出现了部分经销商已经停止新车预订。
MPV的关注度已经明显提升,不同平台上也有很多准备购车人咨询MPV的情况,但为什么同样是MPV的华颂7却被边缘化,甚至已经被淡忘?大咖总结以下几个原因:
产品定位有问题
华颂品牌是华晨汽车在2014年成立的新品牌,主要生产轻型车,并且品牌的战略高度与中华、金杯并列,定位比起前面两个品牌更加高端,而华颂7则是华颂品牌的首款车型,也就是说华颂7的定位比中华、金杯的车型要更高端。
但论品牌知名度而言,金杯和中华却远超后者,一个是自1989年成立,国内唯一采用丰田技术、模具和丰田管理方式生产的轻客品牌。另一个则在2000年首款轿车下线、2002年投放市场的品牌。可以说它们伴随着不少国人成长,品牌沉淀不可忽视。
反观华颂品牌,成立只有短短三年,并且只有一款产品独力支撑,其宣传度和用户积累都不成熟,根基自然不及中华、金杯来得厚实。
空间机能差

销量不佳品牌或许要承担不少责任,但根本原因还是出现在产品本身。MPV的造型设计并不没有太多可变之处,不同厂家的产品基本亦大同小异,华颂7的前脸和车侧设计还算有商务MPV应有的稳重感,但D柱和尾部却有种难以言语的突兀,对于商务接待的车型而言,稳重大气是必要气质,而不是选修项。
商务MPV定位偏向商务,其本质亦应该要有MPV的水平。MPV最大的优势是乘坐及储物空间,华颂7在前者的表现做得中规中矩,乘坐空间与后备厢空间比起同样价格区间的竞品要来得小。座椅的机能性如第三排折叠,达不到奥德赛、大通G10等竞品的水准,也因此影响了实际使用。至于储物空间,手套箱的缺席,前排中间两个水杯座,门壁板储物格和扶手箱,仅此而已;中后排则只有水杯座。
动力总成掩盖不了劣势
得益于母公司与宝马的关系,华颂7可以使用宝马的动力总成,这是华颂7最大的话题点,也是厂家主力的营销点。毫无疑问宝马动力总成的表现相当出色,平顺性、动力响应可以排在同级前排。只可惜发力用错了地方,MPV作为承重量大的车型确实需要好的动力,但这不等于全部。
如车厢隔音、车内空间机能、乘坐舒适性才是MPV的重点。犹如竞品奥德赛,尽管被批评底盘单薄、隔音水平远低于别克GL8,但其动力水准和经济性、空间机能却做得比前者要好不少,因此更受到讲求空间的家庭用户偏爱。
定价过高
留意一下国内的MPV市场,大部分自主品牌产品价格基本处在10万左右,明显是针对家庭用户而来,对于有意升级车型的群体而言是件好事。但消费升级不止是“以小换大”,还有从“有换到精”,因此20万以上区间亦有不少捧场客。
可,这个区间正是竞争最激烈的红海,没有过硬的素质是难以在此站稳。而实用性、精致感都不算好的华颂7毅然将定价放在20万以上区间,明显是场冒险。换来的结果就是牌面上已经赌输。
细分市场里,10-20万之间的MPV产品并不多,原本这就是发展的机会,可合资品牌不是忽视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就是引进了不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导致出现了这如“防火层”般的空白。说句题外话,现在别克已经注意到了,率先推出GL6来填补空白,相信会引起一番热潮。
至于自主品牌,不是没有产品出现而是大多是由商务车型转变而成,并非原生为家用服务,因此或多或少与市场需求贴合度不高。
回归到华晨体系,商用MPV已经有金杯品牌把持,先不说好与不好,起码已经涉及其中,自然不合适推出家用/商务接待MPV。中华品牌旗下囊括轿车、SUV,唯独欠缺MPV车型,倘若华颂7是放在中华品牌旗下发售,并且价格更接地气,或许就不会出现销量为0的尴尬。
现如今,新款华颂7业已上市,却不能解决目前的困境。以降价促销作为手段和宣传力度提升其活跃度,为其改进提升产品力作时间准备,也许能为华颂7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