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脑梗塞患者近200万人,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脑梗,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其致死率很高。

脑梗,可大可小,病情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若只是大脑中一些很小、很细的血管发生堵塞,可能会引发轻微的肢体不灵活、语言有点障碍。
若是大脑面脑梗死,那就严重了,可能会导致无法逆转的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等,甚至会直接猝死。
医生坦言:除了嗜烟酒,这3类食物也是诱因!
吸烟、喝酒,会损伤血管,增加脑梗的发生。
研究发现,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还会促使血管收缩,导致血管痉挛,诱发血栓。

长期大量的喝酒会导致动脉硬化,主要是酒精在肝脏内代谢,增加肝脏代谢负担,致使脂肪代谢、糖代谢发生异常,促使血脂升高,从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1、香肠、培根等高盐的加工肉类
像香肠、培根等加工肉类,为了保证味道佳、保质时间长,会加入大量的钠盐。但盐分摄入过多,很容易使血压升高,诱发高血压。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看似不起眼的病,但对心脑血管的影响非常大,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会加重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出血、痉挛等。

2、可乐、雪碧等高糖饮品
像可乐、雪碧等高糖饮品,含大量的糖分,若长期摄入会使血糖升高,同时也会影响血压水平。
此外,摄入糖分过高,身体消耗不掉,而多余的糖分就会在体内转化为脂类物质,囤积起来,诱发肥胖、高血脂。
据哈佛大学研究:每天饮用1-2杯的含糖饮料,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26%,而发生心梗、猝死的风险会增加35%。

3、奶油蛋糕、汉堡等富含反式脂肪的食物
像奶油蛋糕、汉堡等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垃圾食品"。
反式脂肪酸,被称为"餐桌上的定时炸弹",这种脂肪酸是人体几乎无法消耗掉的"坏脂肪酸",大量摄入,会使血脂升高,还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的形成。
身体出现以下征兆,可能是脑梗"找上门"!
1、突然剧烈头痛
任何情况下,突然的出现剧烈头痛,都可能是脑血管疾病将发生,这种情况,往往伴有血压升高的情况。

2、眼前一过性发黑
眼前一过性发黑,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后就能恢复,一般不留后遗症,若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等表现,最好警惕脑梗。
3、一侧肢体出现异常
一侧肢体出现异常,如手脚不灵活、力量减小、持物不稳等,甚至出现麻木感,这时要警惕,尤其是有血管病史的人。
4、短暂的口齿不清、流口水
平时说话很正常,突然间说话不利索、流口水,甚至感觉舌根发硬,出现语言障碍,这时最好去检查一下,预防脑梗突发。

5、哈欠连天、疲倦无神
近期经常哈欠连天,感觉很疲倦,不管睡多少觉,都缓不过来,可能是脑供血、供氧不足出现的表现,这时要警惕脑血管是否堵塞,最好查一下。
临床上,大约80%脑梗患者在发病前5-10天会出现这一现象,记住,提早就医,或许能救命!
养好血管,日常做好4件事:
第一:多素少荤,合理搭配
饮食上,以"多素少荤"为主,多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适量吃些肉类即可。主要是生活中,吃肉的机会太多,控制摄入,利于减少血栓的形成。
控制盐摄入,清淡饮食:
建议每人每天盐分摄入量不超过6克为宜。"6克"中包括食用盐之外的盐分摄入,如酱油、蚝油、酱料等调味品,及其它熟食、加工类食物,如腊肠、香肠等。

第二:主动饮水,稀释血液
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还可稀释血液,改善血液粘稠度。利于改善和预防血管疾病。
建议,每人每天至少饮水1500毫升。
第三:补充抗氧化物质--槲皮素、SOD预防心血管疾病
为什么要屡次的强调抗氧化这个问题?因为自由基真是一个万恶之源,能损伤细胞DNA。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修复自由基的能力也随之下降。清除不掉的自由基能与血脂发生反应,成为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源头,还可使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引起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所以
推荐大家平常补点含有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水果蔬菜,真心对身体有好处。

含有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水果有山楂、石榴、山月莓等,其中山月莓含槲皮素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物相对最多,经常食用,可以很好的保护血管、消除自由基等,辅助维持血管弹性,
帮助患者减少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第四:撇弃"二习"
1、熬夜
熬夜,会使睡眠不足,降低身体免疫力、记忆力,还会增加血管疾病的发生,不利于身体健康。
经常熬夜对血管也有一定的损伤,会使血管发生病理性改变,或出现血管痉挛,诱发危险,如常见的过劳死。

2、久坐
久坐时间太长,使身体保持一个姿势,会压迫血管,促使血流减慢,血液循环不畅通,增加斑块的形成。
长期以往,会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尤其是下肢静脉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