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为了抵挡日军的进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在我军之中,最让人痛心的应该就是左权的牺牲了。左权是八路军中牺牲的最高将领,彭德怀更是亲自为他书写碑铭来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左权的幼年过得很苦,年仅1岁父亲便去世了,他的童年就是放牛和割草,以此来维持生活。

18岁时,左权毅然投奔革命,成为了黄埔军校的一期学员。在之后的革命中,左权一直是奋斗在第一线的人员,最终成为了八路军的副总参谋长。1942年5月,日军突袭,左权为了掩护指挥部撤退,不幸被炮弹碎片击中头部,牺牲时年仅37岁。左权牺牲的消息让全党陷入悲痛之中,主席、朱德、彭德怀等领导人亲自为左权举行了隆重葬礼。

左权牺牲了,那必须得有个人来顶替副总参谋长的位置,于是彭德怀就提出了有林彪来担任参谋长,然而此事却没有得到主席的回复。1938年,林彪在山西作战之时,被阎锡山手下的一个小兵打上了。然而在延安治疗的效果很差,之后便送往苏联进行治疗,一直到1942年林彪才回来。

一员干将的归来无疑是给八路军增添了一份新的力量,主席对他的军事才能也十分的看好。为了庆祝林彪伤愈归来,主席和朱德等高级领导人给林彪开了一个欢迎大会。在这次欢迎会上,林彪发表演讲,讲述了苏联战场形势好转的消息,让所有人都得到了很大的鼓励。到了6月份,彭德怀连续三次向主席提议让林彪担任参谋长的职位,但是被主席直接拒绝了。并不是林彪的能力不够,而是主席心中已经给林彪安排了最合适的职位,那就是抗大校长和党校副校长。

这两个职位的主要任务就是统战,而之所以让林彪做这个工作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林孝出自黄埔军校,跟国民党不少的高级将领都是同学,容易接近。第二,林彪也曾经在抗战时期指挥过平型关大捷等战役,也是颇有名头,这样跟国军也比较好打交道。最后一点就是林彪刚刚从苏联回来,他对于国际形势无疑是比较清楚的,这样比较容易展开统战的工作这三点原因就是主席拒绝彭德怀的理由,而从之后的发展来看,主席的做法还是相当正确的,林彪也在这两个职位上发光发热,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