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只会“输入”,不会思考
在现实中我们常见这样的情况,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见一道特别难的题目,左思右想始终不能想起来,最后决定翻看习题册后面的答案。看了一遍以后恍然大悟“哦,原来这道题是这样计算的,还挺简单的!”可是这道题真的简单吗?过一段时间再让孩子重新计算一遍他还会计算吗?当然不会。因为解题的过程他只是参观了一遍,但是从来却没有在心里演算一遍,所以成绩一直上不去。因此,在平时生活中家长也要多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多让孩子思考“为什么”,而不是事事让家长包办。

2.复习的时候依然不会
有些孩子的问题不在于复习,而在于听课,他们没有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学习本身,希望依赖课后的努力复习来提高成绩,这是完全不可能的,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会的更会,不会的还不会。试想,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学到的是一加一等于三,那就算他天天复习,又能有什么效果呢?所以,复习没效果,去学习过程中找原因,先解决孩子上课听讲的问题,把没有听懂的部分先弄懂了,保证所有学到的知识都是正确的了,在复习巩固和提高。

3.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差
每次新学期的开始,都会有一部分孩子学习成绩下滑,新学期开始学习新的知识,虽然不至于难到跨科目的程度,但是毕竟是新知识,有些孩子学起来会比较吃力。如果假期没有好好的复习,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差的孩子,这时候往往成绩容易下滑。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家长多帮其预习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可别不当回事,这样的孩子只要父母细心提点,成绩还是很容易上去的。

4.学习方法不对
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好比士兵手中的兵器,如果没有,就好比空有一身武艺和智能,却无法大展拳脚。有些孩子对于要学什么、看什么完全没有概念,总是跟着老师的步伐走,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却想不到自己主动做些什么。而且不会科学利用时间,对学过的知识只是死记硬背,却不求甚解;无法掌握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家长要经常与老师沟通,随时了解孩子在学习上是否遇到了问题;要摆正对孩子分数的态度,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不要一味的批评指责,只要孩子努力了,就值得表扬。家长们都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