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和氏,这两个字在秦朝一统六国以后才合二为一。姓氏是一个人所属家族的标志,可以说,中华姓氏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延续了五千多年,现在,我们见到的很多姓氏,都是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
我国姓氏数目众多,很多人都以为百家姓便是代表着我国只有一百个姓氏,其实不然,这里的百只是表示数目众多难以计数的意思。据我国人口普查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大概有两万多个姓氏,而百家姓里的姓氏仅仅只有504个,这不过是我国众多姓氏里的一部分罢了。

自大禹死后,中国进入君主世袭制的时代。每个皇帝都会选择自己的子孙之一作为自己的皇位继承人,这样就能保证整个王朝的统治者都是一脉相承。
此时,统治者的姓氏就被称为国姓,比如唐朝,李就是唐朝的国姓。但是,唐朝有一个特例,唐朝中途出现了女皇帝武则天。但是,李隆基在武则天退位后即位,后面的皇帝还是姓李的。
李、王、张是三大姓,可为什么李能作为国姓,显赫一时,而张王二姓却没出过一个皇帝呢?这其中难道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吗?

王姓是世界第一大姓,王姓的总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7.6%,大约有9468万人姓王。可能,光看数字大家还没有什么概念,这相当于平均每七个人里面就会有一个人的姓氏是王,王姓人口之多,令人惊叹。
人们对王姓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主要有四个说法,即:王姓来源于比干后代、姬、妫和少数民族改名。
子姓来源于比干,当年比干因劝谏惹怒了商纣王,被商纣王杀死。其子孙因比干原是王子,便改姓王,并且,沿用至今。姬姓主要是周灭亡后,原周朝皇室为躲避追杀而改的王姓。妫姓是齐王之子田升为躲避汉高祖刘邦的追杀而改为王姓的。

值得一提的是王姓家族出现了一个王莽,他灭西汉以后建立了自己朝代,他的新朝仅仅延续了十五年。
并且,在王莽在位期间,他实行多项改革,政令繁琐,虽然,按照现在的眼光看,他的政策十分有意义,但是,在当时这些改革对于人们过于奇特,让人难以接受。也有历史学家认为,王莽过分急切得想要改革而损害了当时贵族的利益,从而,导致他迅速灭国的原因。
且在大一统的角度上来说,王莽算不上皇帝,王姓出了一个奇特的王莽,民间就有了一些关于王姓的古怪的说法:
认为,王姓过于贵气,硬是将其子孙的福气折耗了,所以,其子孙辈出不了皇帝。还有些说,王姓的王字三横再有一竖,竖不出头,既不出上头也不出下头,代表着王姓没有出头之日。

另一个姓氏就是张姓,世界第三大姓,占我国总人口的6.83%。张姓的先祖原来也是姓姬名叫挥,因挥发明了弓矢,被封弓正,掌管弓矢。弓长为张,后来挥被赐姓张,张挥就是张姓的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