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831阅读
  • 10回复

[转帖]一组照片带你走回80年代的春节,太有回忆了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7148
飞翔币
211615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20734
信誉值
8

01
35年前的春节
家家户户早早就开始置办各种年货
灌香肠、腌腊肉、做年糕
前前后后忙活大半个月
街市小巷村头村尾飘着腊肉的香味
年前的集市人头攒动
果脯蜜饯、春联、灯笼等各种年货应有尽有
到处一片红火气象
除夕夜的团圆饭是春节最隆重的一餐
村子一大早就被杀猪声唤醒
大人们陆陆续续开始张罗起来
买菜的买菜,杀家禽的杀家禽
等到炊烟缭绕,鞭炮噼噼啪啪响个不停
菜香从每家每户的厨房跑出来
孩子们激动地拿起碗筷围坐在餐桌边
平时难得吃到的肉菜
终于可以在除夕夜大快朵颐
吃过年夜饭
一年一度的盛宴——春晚也开始了
那时候明星还没那么多
节目也比较单一
却不妨碍大家对春晚的喜爱
没电视的来到有电视的人家
一群人围着一台黑白电视
尽管画面并不高清
大家照样看得津津有味
那时候一年到头没几件新衣服
过年穿新衣是孩子们最期盼的事之一
大人们会提前到商场给孩子选新衣
或者买一块布
用自家的缝纫机缝制新衣服
虽然衣服款式单一
但孩子们都喜欢得不得了
卖鞭炮的小摊备受孩子们欢迎
擦炮、小鱼雷、窜天猴……
均是孩子们的心头好
孩子们三五成群
兜里揣着用压岁钱买来的各种小鞭炮
点燃后撒腿就跑
其他孩子在一旁捂着耳朵看鞭炮劈啪作响
小手冻得通红也浑然不觉
鞭炮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走亲戚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环节
那时候交通没那么发达
家里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就很令人自豪
过年期间大家带上大包小包的礼物
用自行车载着孩子们
骑行在颠簸的泥路上
到各个亲戚家串门
虽然累,但心里乐呵
02
现在的春节
年货新衣还是会提前置办
只不过现在穿新衣服不再是一件新鲜事
很多年货也不再是过年专属
购物也不仅限于逛商场
更多人习惯在网上选购过年需要的东西
以前花半个月的时间准备年货
现在只要花几个小时网购,年货就备妥了
年夜饭依旧隆重
菜品也更加丰富
除了在家铆足劲张罗一桌好菜
越来越多人出去吃年夜饭
在网上找个酒楼定个餐
傍晚直接出发
一桌子热乎乎的饭菜就有了
黑白电视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
现在很多人看春晚用的是智能电视
春晚的节目也比以前丰富
还多了很多娱乐形式
比如集福抽红包、摇一摇抢红包
如今提倡过绿色低碳年
大街小巷已经很难找到鞭炮的身影
孩子们也不再以放鞭炮为乐
观看烟花汇演成为新的娱乐项目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人们的钱包变鼓了
春节假期出行也不再局限于走亲访友
越来越多人选择在春节期间出境旅行
比如去澳门感受浓郁的葡萄牙情调
去泰国参观华丽的庙宇、领略东南亚风情
去英国游泰晤士河,打卡地标建筑
去澳大利亚感受阳光、沙滩的慢生活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飞扬币 +50
爱我中华 飞扬币 +50 2021-02-13 社区因为有您的参与更精彩!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50437
飞翔币
48328
威望
39522
飞扬币
889138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21-02-14
一笑而过。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50437
飞翔币
48328
威望
39522
飞扬币
889138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1-02-14
路过飘过。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50437
飞翔币
48328
威望
39522
飞扬币
889138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1-02-14
随便看看。
级别: 茶馆馆主
发帖
618960
飞翔币
216789
威望
3961
飞扬币
3151316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1-02-13
美好的回忆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711320
飞翔币
1967
威望
25627
飞扬币
3214063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1-02-13
曾经的记忆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711320
飞翔币
1967
威望
25627
飞扬币
3214063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1-02-13
来看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84613
飞翔币
253183
威望
224883
飞扬币
2710248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1-02-13
不错,了解了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84613
飞翔币
253183
威望
224883
飞扬币
2710248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1-02-13
也就看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84613
飞翔币
253183
威望
224883
飞扬币
2710248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1-02-13
来看一下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7148
飞翔币
211615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20734
信誉值
8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1-02-13

还有几天就过年了,有人说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你还记得以前我们是怎么过年的么?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组50、60、70、80年代的春节老照片,看看能不能勾起你的回忆?

五十年代,那个时候,物质还没有现在这么富足,人们是这样欢度春节的。
▼ 1950年,北京过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春节,那年毛主席年画非常受欢迎。

▼ 有点文化的人,就帮大家写春联,虽然不是什么书法家,但一笔一画地也毫不含糊!这样的春联,极受大家的热捧。

▼ 除夕之夜,家人团圆,守岁围炉,温情四溢。下面是1953年春节,天津一家人吃团圆饭的场景。

▼ 四代同堂过春节,好不热闹。

▼ 过年了,除了有好吃的,大人们还会给孩子们做做玩具,家里有点余钱的干脆直接给孩子们买点。简简单单的“大刀”、面具、小风车,不算很精致的娃娃,就足以让一群小孩玩得不亦乐乎。


▼ 春节穿新衣,红旗商场到后来的百货大楼是最时尚的存在。以前,普通人家过年才会添新衣,所以每到新年,有新衣服穿,自然是开心极了!


▼ 当然,过去的新衣服不止商场能买到,妈妈的巧手也会变出一件来。过年最让孩子开心的事就是能穿上新衣服,很多母亲为此不知熬了多少个日夜。

▼ 试穿妈妈刚做好的新衣,这一刻别提多幸福了!


▼ 对于男孩来说,没有比放鞭炮更值得期待的事了。

▼ 捡鞭炮也是男孩儿们的“冒险行动”。

▼ 三个穿着新衣服的儿童在放鞭炮,其中两个小女孩正害怕地捂着耳朵。

▼1956年的春节,村民围坐在一起,第一次听到了收音机里传来的远方的祝福。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在1958年,所以,在那之前收音机才是人们最爱的娱乐消遣之一。

▼ 那个时候还没有电视、电脑,没有央视春晚,更没有网上直播,人们要看春节晚会只能去现场。以前,各市、郊、县文化宫每年都会举办春节联欢晚会,时间一到,人潮纷纷涌入会场,好不热闹!

▼ 1956年春节,侯宝林、郭启儒,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说相声。

▼ 没有礼堂,天做顶,石头做椅,无论怎样的环境都阻挡不了中国人欢庆春节的热情。

▼ 新年了,“总把新桃换旧符”、“学习先进经验”是那个年代挂的横幅。“能不回家就不回家”成了宣传口号,干部们纷纷下到工农家庭给大家伙儿拜年。下图就是一位老书记在去农家拜年时,帮忙张贴春联的场景。

▼ 过年贴窗花自是不能少的,那时候窗花都是家里手巧的人剪的,小孩子喜欢的不得了。往被雾气染得白茫茫的窗户上,贴上红红的窗花儿,过年的气氛,别提有多浓!

▼ 过年,当然要包饺子。老人包着饺子,孩子在旁边跑跑跳跳,好奇的还会上去学着捏上几个不成形的“怪饺子”,全家人乐呵呵地,满心期待着饺子下锅,这估计就是最有过年氛围的画面了。

▼除了饺子,北方人还会做包子、馒头,待点心蒸好后,正中间再印个红花、红字,看着就喜庆!

看完五十年代,我们再看看六十年代,那是个属于集体的时代。
▼ 单位发电影票,组织联欢,街道组织打扫卫生,家里忙着置办年货,贴上装饰,大街上人头攒动,个个笑容满面的!

▼ 1960年1月30日,一年一度的北京春节环城赛跑,人们从天安门广场开始跑起。

▼ 1961年春节,北京逛厂甸庙会,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大串糖葫芦。

▼ 以前,过年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肉,还有各种各样的酥糖和零嘴儿,很多的食品只有在过年才有得买,哪里像现在,想吃什么随时都能吃到,东西多了,嘴反倒吃叼了,连味道也觉得淡了!

▼ 1967年的时候,国务院提出了“春节不放假”的政策。

再到了七十年代,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都渐渐丰富了起来。过年时的活动,也就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 过年了,一家人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聚在影楼一起照一张合影。小时候过年的全家福里,总是透着一股喜庆劲儿。。

▼ 孩子们在弄堂里放着炮仗,那时候鞭炮的种类也变多了,孩子们玩得也更尽兴了!

▼ 年夜饭也从以前的素菜为主,变成了有鱼有肉的各样菜式。菜虽没有现在多,没有现在的花哨,但满嘴儿都是年味儿!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十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十年。毫无例外的,春节的庆祝方式也就愈发丰富起来。要说八十年代春节跟以往相比的最大变化,那一定就是——看春晚。
▼ 198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从这一年起,中国人过春节就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看春晚。多少关于春节难以忘怀的记忆,都和春晚紧紧连在了一起。

▼ 第一届春晚的主持人: 王景愚、刘晓庆、姜昆、马季。那个时候的刘晓庆还是个少女,姜昆老师正值壮年,意气风发,马季老师是全国人民最喜爱的相声演员,而马东还只是个孩子。

▼ 赵忠祥老师在为春晚致开幕词。那个时候听到他的声音,还没有人会想到动物世界。

▼ 当年只有三十多岁的李谷一,一首《乡恋》唱红了大江南北。直到今天,电视机里响起熟悉的旋律,大家仍旧会跟着唱:“你的声音,你的歌声……”

▼ 1984年,张明敏在春晚上的一首《我的中国心》,把香港流行音乐带到了国内。一夜间,全国上下都认识了这位香港歌手。

▼1987年,一个高大英俊的大男孩儿的劲歌热舞,一夜之间红遍中国。那首《冬天里的一把火》,至今仍旧为人津津乐道,他就是——费翔。

▼ 八十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这四大件开始走进寻常人家。过节的时候,人们纷纷上街采购大件。

▼ 商场卖的商品也越来越多样化,下图是八十年代中期春节时的北京王府井,人们在抢着买平时买不到的糖果。

▼ 正月十五看花灯

▼ 城里过年买点响炮

▼ 春节期间卖年画的

▼ 春节期间摆地摊的

▼ 以前没什么玩的,小孩坐在双杠上看唱戏。

▼ 买皮包

▼ 以前正月里看红火,小孩是有优势的,可以随意攀爬。

▼ 家家户户贴门神,佑平安!

这些照片有没有勾起你的回忆?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