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927阅读
  • 11回复

[分享]同样是去世,“享年”和“终年”有什么区别?可别乱用,理解错了容易闹笑话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6324
飞翔币
211574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15603
信誉值
8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作为一种意音文字 ,它不只是简单的构词,如芥子纳须弥,可谓一字一乾坤,每个字与词都凝练了中华文化的哲学与智慧,从字源中更可一窥古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礼仪等历史。
《红楼梦》第119章史太君寿终归地府中,写贾母去世,是“听见贾母喉间略一响动,脸变笑容,竟是去了,享年八十三岁。”
《三国演义》里,写荀攸因曹操欲称魏王,劝诫无效后“忧愤成疾,卧病十数日而卒,亡年五十八岁。”
《水浒传》中,宋江邀郓城县都头雷横入伙上梁山,雷横推辞道:“待小弟送母终年之后,却来相投。”

同样是表意去世,咱们就有“享年”、“终年”、“存年”、“得年”、“卒年”、“亡年”等诸般说法。这些遣词或敬语,是严肃根据死者的身份来使用的,若是在礼教严格的封建社会,用错了可不是闹笑话这么简单。
为什么一个简单的措辞会有这么多讲究?这就要从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俗来理解了。


儒家五礼 :凶礼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形成了以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四大哲学体系。
到汉武帝时期,推行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理念,自此儒家文化成为了后世历代所尊崇的正统思想。

众所周知,儒家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仁、义、礼、智、信。儒学脱胎于周朝礼乐传统,我们形容一个文明的社会秩序紊乱,常用“礼崩乐坏”来形容,“礼”是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秩序的根本,所以咱们中华民族才自称为“礼仪之邦”。
钱穆先生在《一堂中国文化课》中就说过:
“当礼被延伸的时候,家族就形成了,礼的适用范围再扩大就成了“民族”。中国人之所以成为民族,因为礼为全中国人民树立了社会关系准则。”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儒家五礼中,包括了:吉、凶、宾、军、嘉。
吉——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之礼;
凶——跟殡葬、天灾有关的哀悼之礼;
宾——朝聘邦国、接待宾客之礼;
军——军旅操演、征伐之礼;
嘉——冠婚贺庆、敦睦宗亲之礼。
本文要讲的就是“凶礼”。凶礼又细分为五类:“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桧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其中的丧礼,与民间宗法制关系最密切,所以尽管经历了新文化运动,至今尚能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基本的礼俗结构。
一套完整的的丧礼,大体包括了棺殓、发讣、设灵、开吊、奠祭、入葬的步骤。

而“发讣”,是丧‬葬礼俗中比较重要的礼节。讣,就是报丧。在封建君权社会,不同等级的人,死的称法也各不相同,《礼记·曲理下》中就有详细的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而支撑等级制度的三纲五常,也是讣告内敬词各不相同的原因。


报丧之礼:讣告


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市井乡民,亡者寿终之后,都需要对外讣告通知,告知开吊下葬的日期。尤其是帝王崩后,要遣使告丧天下,往往会引发帝国内外的权力斗争。比如秦始皇东巡时客死于沙丘,权臣赵高与李斯便故意秘不发丧,扶胡亥继位。
清光绪帝出殡

对于平民来说,报丧的形式顺应了民间传承的习惯,发讣分为书面和口头两种,普通人家通常是口头传达,陈忠实的《白鹿原》,便是对民间宗法文化的重现。白鹿村族长白嘉轩的父亲白秉德去世时,便是口头发讣,“派出四个近门子的族里人,按东南西北四路分头去给亲戚友好报丧”。
书香门第、官宦世家的,会选择以讣告的形式通知亲朋好友。民国时期的报纸上,经常有花钱刊登讣告的。在张爱玲小说《封锁》中,提到男主吕宗桢买的包子被报纸裹着,印着讣告的铅字印在了包子皮上。
如果是手写讣告,所用的纸张只能使用黄色和白色。长辈之丧用白色的纸,幼辈之丧则用黄色,纸张四周有表示哀悼的黑色边框。
上图是一张民国时期的讣告,因为年代久远,白色的纸张已经泛黄,四周有黑边。显妣,是对亡母的敬称,旧时男丧称作“正寝”,女丧则称“内寝”,所以讣文中说的是寿终内寝。讣贴是从晚辈的角度告哀,因此用了“享寿”一词,表示尊敬。
享寿,可以理解为寿终、享年。通过这则讣告,我们能够认识到,“享年”一词,是对长辈去世的用字措辞。
前几天是金庸先生逝世三周年,2018年10月30日金老去世,媒体对此报道是: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逝世,享年‬九十四‬岁‬。作为‬当代‬武侠‬小说的‬开山‬式‬作家‬,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对他的‬离去‬自然‬心怀‬敬意‬,讣文‬中‬用‬“享年‬”,体现‬了对‬金老‬的‬尊重和缅怀。

享年是讣文中的敬辞,通常用于五十岁以上的亡者,一是对社会有功绩与贡献的德高望重之人,二是用于晚辈对长辈的尊重。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里,主人公的父亲四十五岁过世,讣闻用了“春秋四十五岁”,对此主人公的解释是:
“四十五岁,只怕不便写作‘享寿’;有人用的是‘享年’两个字。侄儿想去,年是说不着享的;若说那‘得年’、‘存年’,这又是长辈出面的口气。侄儿从前看见古时的墓志碑铭,多有用‘春秋’两个字的,所以借来用用,倒觉得笼统些,又大方。”

从这段话可知,得年、存年的讣文措辞,是用于长辈对幼辈,相同意思的,还有疾终,也是长辈角度的措辞。
除了这些严格指代的具名,还有一些中性词表示死亡。比如终年、亡年、卒年。

香港演员廖启智病逝,媒体发讣信息所用的措辞,便是“终年”。终即死亡,陈述生命状态,不带有褒义和贬义。
终是个形声字,它的本字是“冬”,甲骨文形态,似一根绳索两头打结,表达终结的意思,“终年”,生命终结的年纪,用在讣告里,适用于各个年龄的逝者,比较宽泛,也不容易出错。

倘若非寿终正寝,逝者是非正常死亡‬的年龄,则‬用‬殁年。
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足可见古人对于丧葬礼俗的尊崇重视。赋予死亡以仪式感和精神意义,并非是封建文化糟粕,而是敦化风俗,培养爱敬之情、‬安立世道人心。
传承优秀的经典文化,慎终追远,是现代人需要重视的课题。


写在最后


《礼记》有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随着时代的发展,繁冗的仪式虽已不太适用于现今的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但去芜存菁,我们透过老祖宗的文化习俗,看到的是“礼”的核心价值观,不忘来处,才能做到如朱子所言的“民德归厚”。
看似简单的“享年”与“终年”的措辞问题,其实映见了实用主义的现代思潮下,人们对于民俗传统的认知弱化和偏见,数千年的礼乐文明,需要我们宽容以待。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飞扬币 +50
爱我中华 飞扬币 +50 2021-11-10 长知识了
关键词: bot 报道 笑话 小说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710062
飞翔币
170
威望
25627
飞扬币
3206927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1-11-10
来看看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710062
飞翔币
170
威望
25627
飞扬币
3206927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1-11-10
了解一下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405024
飞翔币
35652
威望
6957
飞扬币
1437997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1-11-10
进来看一看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405024
飞翔币
35652
威望
6957
飞扬币
1437997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1-11-10
来看看“享年”和“终年”有什么区别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405024
飞翔币
35652
威望
6957
飞扬币
1437997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1-11-10
不错,来了解一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83678
飞翔币
253135
威望
224883
飞扬币
2704970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1-11-11
来看一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83678
飞翔币
253135
威望
224883
飞扬币
2704970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1-11-11
也就看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83678
飞翔币
253135
威望
224883
飞扬币
2704970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1-11-11
不错,了解了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50107
飞翔币
48300
威望
39522
飞扬币
885928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1-11-11
了解一下。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50107
飞翔币
48300
威望
39522
飞扬币
885928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21-11-11
随便看看。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50107
飞翔币
48300
威望
39522
飞扬币
885928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21-11-11
路过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