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279阅读
  • 10回复

[灌水]端午节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7148
飞翔币
211615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20659
信誉值
8

— 本帖被 任逍遥 执行压帖操作(2022-06-04) —




端午感兴
  宋·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五月的轻风飘来淡淡的粽香,青绿的粽叶包裹浓浓的真情,徜徉在心迹流淌的岁月,追忆久已沉淀的情愫,又值端午佳节,粽香融入信息,“粽”是想着你。



“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端午”,“中正”也,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纪元通用天干地支。仲夏午月午日飞龙在天,此时龙星处在正南中天,为全年周天运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古人历来崇尚中、正之道,“中正“之道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另,端亦有“初”的意思,因此午(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亦谓端午。




流传甚广的“历史人物纪念”观点,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神话小说《续齐谐记》及宗檩的《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还有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纪念介子推等。在历史发展演变中,传统节日大多数被附会上某些传说作为“起源”,但经实际考察,这些故事传说远远晚于节日诞生,是后世构建出来的。因近代前对历史考证缺乏,导致各种牵强附会的起源说法甚多,也由于某些历史人物碰巧与该日有关联,于是便产生了“纪念说”,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近代的史学家不断指出纪念屈原这说法的错误,因为早在屈原年代以前,端午节已经存在。综览汉魏文献资料可发现,汉王朝经历四百余年历史,充满浪漫、激情,保持南楚故地乡土本色的楚文化,而被誉满天下的楚文化传人屈原,在汉魏前时代的端午节活动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记载,因而许多学者认为端午节与屈原无关。在民间传说中,除了端午源于屈原说外,尚有纪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廉吏陈临、越王勾践等等说法。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飞扬币 +50
爱我中华 飞扬币 +50 2022-06-03 您的帖子很精彩,感谢您的付出!
关键词: 小说 神话 人事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50437
飞翔币
48328
威望
39522
飞扬币
889138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22-06-04
端午安康。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50437
飞翔币
48328
威望
39522
飞扬币
889138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2-06-04
等待明年。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250437
飞翔币
48328
威望
39522
飞扬币
889138
信誉值
30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2-06-04
已经过了。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84500
飞翔币
253175
威望
224883
飞扬币
2710100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2-06-03
端午节安康!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84500
飞翔币
253175
威望
224883
飞扬币
2710100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2-06-03
也就看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84500
飞翔币
253175
威望
224883
飞扬币
2710100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2-06-03
来看一下
级别: 茶馆馆主
发帖
618960
飞翔币
216789
威望
3961
飞扬币
3151316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2-06-03
端午节安康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711320
飞翔币
1967
威望
25627
飞扬币
3214063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2-06-03
了解一下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711320
飞翔币
1967
威望
25627
飞扬币
3214063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2-06-03
来看看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7148
飞翔币
211615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20659
信誉值
8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2-06-03

6月3日,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别称最多的一个,除了“天中节”,端午节还被称为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夏节、艾节、菖蒲节、女儿节、正阳节、龙日节等等。

唐代以前,常用的名称是“五月初五”,唐以后,“端午”才成为大多数中国人对这个节日的称呼。端午节的别名中,有“诗人节”和“屈原日”,这也许才是这个传统节日真正的主题。

作者:郝红宪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zǔ]。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苏轼·《六幺令·天中节》

作者:郝红宪
端午食粽
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有尖角状、四角状等。
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传入北方后,用黍米(北方产黍)做粽,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扒龙舟
扒龙舟历史悠久,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版块。
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择吉日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
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

挂艾草与菖蒲
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
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作者:郝红宪
愿今日,胜旧日,
无病,无灾,无难,
有趣,有爱,有盼。
[ 此帖被z3960在2022-06-03 10:07重新编辑 ]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