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101阅读
  • 7回复

[转帖]《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谁?他是山西太原人还是山东东平人?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茶馆馆主
发帖
770593
飞翔币
207694
威望
215657
飞扬币
2511651
信誉值
8


在明清小说诞生以前,宋元话本是最初的小说雏形。话本就是说话的本子,也就是说书。《鹿鼎记》里的韦小宝大字不识一个,却也博古通今,就是在扬州市井听说书的结果。由于明清小说脱胎于宋元话本,所以一些说书的痕迹都被保留在后世的小说里,比如“话分两头,各表一枝”、“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是小说遗传的母体痕迹。


那么,中国第一本小说是哪一部呢?大家一致公认,从话本变成小说,迈出第一步的是《三国演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本小说。
有人统计过1949年至1966年印刷的中国古典文学,《三国演义》的印刷数最高,群众最为喜爱,当时达到了646万册,且供不应求。截止到今天,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三国演义》总销量达到了5000多万册。


在今天,《三国演义》也是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小说,在日韩的影响力超过其他中国小说。




相比较《水浒传》繁杂的版本,《三国演义》的版本少多了,只有嘉靖壬午本和毛宗岗的评点本。




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关于作者罗贯中的研究却一直是古典文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此人是谁?他的籍贯又是哪里?
古代的很多作家,都不习惯署名,因为小说不受上流社会重视,小说家社会地位低微,而且某些作家写的也是见不得人的小说。所以说,很遗憾,我们对于很多伟大小说的作者,知道得并不多。
现存最早的《三国志演义》刻本是嘉靖年间的,令人惊异的是,这本书居然前面有署名!这个作者居然不再匿名!在它的上面,明确地写着“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于是,我们知道了,这个作者叫做罗本,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就是罗贯中。
好了,本文完结。
毕竟一开始的刊刻本上都写着作者了,白纸黑字,罗本贯中,这不就是作者了吗?
慢着,没那么简单。
那么,罗贯中是何许人也呢?一直以来,中国考据学家胡适也无法得知罗贯中的生平资料。
一次偶然的机会,1930年,郑振铎、马廉和赵斐云三位学者访书于宁波,听说宁波天一阁举世闻名,看看能不能进去看书,找到一些孤本,得到允许进入后,发现了天一阁旧藏明蓝格抄本《录鬼簿续编》,其中有罗贯中小传:
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由此胡适知道了,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号湖海散人,是元末明初的一位杂曲作家。胡适说,这就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并且写在他的《三国演义考证》一文中。


胡适的考证不仅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有着第一手的资料《录鬼簿续编》,一时间,没有人能够推翻,鲁迅也表示赞同。


只是很多人有疑问,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人,可是,《三国演义》最早出现却是在150年之后弘治年间的事情,倘若这本书明初就写成了,为什么一直湮灭不闻?连一部不是什么精品的《剪灯新话》都在民间流传甚广,没理由这本书在那100年间神秘地消失吧。如果这本书是明初写成的,那这100多年间,却无人知道有这部书,真是奇哉怪哉了!
《三国志通俗演义》题 “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卷开头有蒋大器的序言,当时浙江金华一个叫做蒋大器的人写了一个序言,蒋大器号庸愚子,后来在最早刊刻的嘉靖版中,卷首所载的也是这篇序言,这篇序言是我们研究三国演义的重要资料,他写道:
弘治甲寅 (1494年) 仲春序:若东原罗贯中,以平阳陈寿传,考诸国史,自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晋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损益,目之曰《三国志通俗演义》。
蒋大器说,宋元的一些话本,言辞鄙谬,不堪入目,很多士人都厌恶那些评书。可是山东东原一个叫做罗贯中的人,根据《三国志》写作了一个《三国志通俗演义》,语言通俗而且不鄙陋,书成以后,士大夫都争着看,一时间引发极大轰动。


蒋大器的序文告诉我们如下几个问题,宋元话本比较粗鄙,士人们不喜欢看。山东东原人罗贯中写了一本《三国演义》,大家却都很喜欢看,争相传抄,以便于更多人阅读。
根据蒋大器的序文,这个罗贯中是山东东原人,与前面记载的罗贯中山西太原人并不一致。


东原又叫做东平,是今天山东泰安市的一个县。


更巧合的是,这里就是宋代的梁山泊所在地,不管怎么说,罗贯中是编纂还是整理师傅施耐庵的书,都和《水浒传》有关联,他的老家就在梁山泊。
这里梳理下,我们发现了两条互相矛盾的线索。
1、嘉靖本刊刻的《三国演义》上写着作者叫做“罗本贯中”,《录鬼簿续编》记载了,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号湖海散人,是元末明初的一位杂曲作家。
2、嘉靖本刊刻的《三国演义》前面有蒋大器的序言,上面说此书的作者是山东东原人罗贯中。
问题来了,这两个都是最早的资料,都写到一个叫做罗贯中的人,却写到了两个籍贯:山西太原和山东东原,哪个是对的呢?
结果就有一个奇观,今天两地都把罗贯中当成自己的名人,都建造了纪念馆。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罗贯中纪念馆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罗贯中纪念馆
居然山东山西各有一个纪念馆,谁也不让着谁。
有人说,不会是笔误写错了吧,问题是“太”和“东”自行差异很大,为何会写错?而且山西和山东南辕北辙,也断不可能写错的。
谁也没想到,就这么一个小问题,历史学掀起了数次大的争论。
为了破解这个谜,我们首先回顾历史,了解清楚一个问题:罗贯中是谁?谁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到了他。
罗贯中是谁?
我们就好比进入了一个迷宫,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再往前走了,而是退回到原点。
我们不去找《三国演义》的线索了,而是找罗贯中的,谁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到了他。
在解读《水浒传》之谜的时候,我说明朝成化、弘治年间有一个大藏书家郎瑛,因为身体残疾,没办法劳动,加上家里有钱,天天在家读书,保留了很多珍贵的资料。
郎瑛那段文字,我在水浒的时候也引用过:
“《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宋江》又云:‘钱塘施耐庵的本。’昨于旧书肆中得抄本《录鬼簿》,乃元大梁钟继先作。载宋、元传记之名,而于二书之事尤多。据此,见原亦有迹,因而增益编成之耳。”
这里提到了杭人罗本贯中,和钱塘施耐庵一样,估计这两个人都长居杭州过。
在郎瑛之后的胡应麟,曾在《少窒山房笔丛》卷四十一 “庄岳委谈”(下) 记载了一条史料:“今世传街谈巷语,有所谓演义者,盖尤在传奇杂剧下。然元人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世率以其凿空无据,要不尽尔也,余偶阅一小说叙,称施某尝入市肆,细阅故书,于敝楮中得宋张叔夜禽贼招语一通,备悉其一百八人所由 起,因润饰成此编。其门人罗本亦效之为《三国志演义》,绝浅陋可嗤也”。这里所说的施某,是指的施耐庵;这里所说的罗本,就是罗贯中。胡应麟说,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这一说法最近就是源自这里。
那么,他们是历史上最早提到罗贯中的吗?未必,随着更多史料的挖掘,我们得出了更多线索。
1959年,在上海发现了元代理学家赵偕的《赵宝峰先生集》,卷首是一篇《门人祭宝峰先生文》,其中列举了31个门人的名字。
可以说,这种史料平时受关注程度应该不高,问题就出在这31个门人身上,一个个看下去:
向寿
乌斯道
罗本
王真
顾宁
问题来了,罗本?不就是那个罗本贯中?
这篇《门人祭宝峰先生文》立马引发了历史学家极大的兴趣,因为这篇真实存在的文章,极有可能就是破解罗本之谜的关键,所以说,历史总会留下蛛丝马迹,而痕迹只需要一篇文章的记载就够了。
这篇文章作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这篇祭文中所列“门人”,是以年龄为序的,罗本的名字排列在向寿、乌斯道之后,向寿、乌斯道这两个人元史都有记载,向寿生于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乌斯道生于元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因此,我们断定,罗本应该生于1314年左右。
至于什么时候去世,假如他能活70岁,毕竟人生七十古来稀,那么,罗本的生卒年就是1314年-1384年,正好是元末明初。
我们考据出的施耐庵生平,生于1296年,卒于1370年,正好比罗本大18岁,符合施耐庵是罗贯中师父这么设定。
贾仲明曾在明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为钟嗣成《录鬼簿》 题跋,自署“八十云水翁”,以此推断,他约生于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贾仲明和罗贯中结成忘年交,大约在元至正十七年以后,当时罗贯中四十多岁,在张士诚幕中作客,贾仲明只有十七、八岁,结交地点在苏州。这两条史料说明,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约生于元延祐四年(公元1317年),殁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


这条记载和《门人祭宝峰先生文》的记载并不冲突,极有可能是同一个人。
我们归纳下:
1、《三国志通俗演义》开头写着罗本贯中编次,这个人叫做罗本,字贯中。
2、《门人祭宝峰先生文》中出现了一个门生罗本,生卒年大约是1314年-1384年。
3、《录鬼簿续编》中记载了一个散曲家罗贯中(不清楚这是名还是字),说他是山西太原人,推断出他的生卒年是1317年-1387年。
我们知道三段论。
1、a=b
2、b=c
3、所以a=c
所以,我们得出3个线索
1、三国演义作者是罗本贯中。
2、罗本,约1314-1384
3、罗贯中,1317-1387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本,字贯中,生卒年是1317-1387。
而他的籍贯,则是《录鬼簿续编》中记载的山西太原人。
可以发现所有证据链都是齐全的。只有一个问题,这个罗贯中是一个散曲家,而且《录鬼簿续编》记载的都是散曲家,从没说过他会写小说啊。
但大家觉得这就是定论了。
山西太原派胜出,至于山东东原派,则被称之为笔误。
一时间,山东东原派集体怒了。
要知道,《录鬼簿续编》是胡适在1930年代才找出来的,在此之前的数百年间,压根没人在意这本书,也没人说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统一说是山东东原人。
1、《三国志史传》,嘉靖二十七年(1548 年) 序,万历年叶逢春刊本,题:“东原罗本罗贯中编次”。
2、百十五回本《水浒传》 署 “东原罗贯中编辑“ 。
3、百十四回本《水浒传》署 “东原罗贯中参订 ”。
2、《三遂平妖传》万历年间王慎修刊本,题“东原罗贯中编次”。
3、《隋唐两朝志传》(一名《隋唐志传》) 明万历己未(1619年) 姑苏龚绍山刻本题“东原贯中罗本编辑,西蜀升庵杨慎批评”。
明清时代,多种刻本一直说他是山东东原人,四部典籍都是如此,怎么到了现代就摇身一变呢,而且东原派指出:《录鬼簿续编》是记录散曲家的文献,里面没有说过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只是说他是个散曲家,不能作为证据。
相反弘治年间蒋大器的序言,明确说,三国演义,是东原罗贯中编次,这才是更加明显的证据。
虽然《录鬼簿续编》是珍贵史料,但是有更第一手的资料,那就是现存的《三国演义》明代刊本,大多署名“东原罗贯中”,作品的署名,应该更有权威性。
也就是说,自己作品上面的署名,当然更权威。如果这个不能相信,还有什么能相信呢?你写一本书,署名叫做“姑苏第一才子”,结果别人都说另一本笔记上你是杭州人,你不觉得奇怪吗?
只不过东原派还缺少更多的证据加持,东原派果然找出了更多的证据。
《关于罗贯中原籍东平说的研究和调查》记载,元代延祐五年 (1318) 状元霍希贤的后代霍树元 、霍衍皆介绍:“霍希贤和罗贯中是同时代人,他有位好友叫罗本 ,就是三国演义的罗贯 中 ”,“罗在宿城罗庄住,也是个大家庭 。我祖上为了与他相处,即把他的府第建在了宿城 ,府府相邻 ”“我们霍状元曾和罗贯中是很好的把兄弟,两人的关系亲如手足 ”,这些都记载在自家家谱中。
一般来说,家谱不能作为资料,不过施耐庵的真身也是从家谱中考证而来。假定霍希贤于1318 年中状元时为三十五岁,生于1283 年,罗贯中小他三岁,那么 ,小说家罗贯中的生年应该约为1280年,即生于元至元庚辰年左右 。如果他活了七十岁,那么生卒年应该约是1280年-1350年,这比散曲家罗贯中要大了40岁,更和施耐庵的年龄差不多,甚至比施耐庵要大。
著名历史学家王利器先生认为:大多数明刻本《三国》都 “认定罗贯中是东原人”。“所谓杭人,亦即钱塘人,是新著户籍,东原,才是本籍”。他又说: “我之认定罗贯中必是东平人,还是从《水浒全传》中得到一些消息的。《水浒全传》有一个东平太守陈文昭,是这个话本中唯一精心描写的好官。把这个好官陈文昭说成是东平太守,我看也是出于罗贯中精心安排的。
不过,这也只是一家之言,无凭无据。不过这并不影响施罗的师徒之情,谁说师傅就必须比徒弟年长很多?也有可能是同龄人。
那么,罗贯中和《水浒传》究竟什么关系呢?为何明朝刊刻本中除了施耐庵,还会出现罗贯中的名字?
关于这个,胡适和鲁迅观点不同:
1、胡适认为,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甚至施耐庵是罗贯中的化名(这个证明不对),创作了繁本《水浒传》,后来在明朝中期,书商对其删减,成为了简本《水浒传》,简本作者不明,先有繁后有简。
2、鲁迅认为,罗贯中不一定和施耐庵有关,他创作了简本《水浒传》,施耐庵对其润色,改成了繁本《水浒传》,施耐庵可能是明朝中期的人,先有简再有繁。
这两种观点目前都有人相信。
而关于罗贯中的籍贯,太原说和东原说各有拥护者,在80年代和2000年代先后两次大论战,但现有的可资依据的材料实在太少,而权威的、无可辩驳的材料更是微乎其微,所以无法给出更多的佐证。
针对太原派和东原派的不可调和,出现了一些偏门,令人啼笑皆非,有人说,罗贯中是东原人,只是贾仲明在《录鬼簿续编》中笔误了,写成了“太”,这个不太可信,字形完全不同。
还有人说,东原其实是东太原,借助了兰陵笑笑生可能是兰陵人,可能是南兰陵人的灵感,说南北朝时期侨置了一个东太原,在今天的济南市,区别于泰安市的东平,这个也被人认为是不可能,因为东太原早在北齐年间就废除了,断无可能用这个废弃千年的古称。
还有人说,罗贯中祖籍太原,生于东原。总之出现了各种争论的观点,在80年代那样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委实给全民科普了一把。
两个罗贯中
直到近十年,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陈辽写了一篇论文,总结归纳后提出,应该有两个罗贯中。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之前也有人怀疑过,但没有深入研究。
我们归纳下此前的线索
1、《三国志通俗演义》开头写着罗本贯中编次,这个人叫做罗本,字贯中。
2、《门人祭宝峰先生文》中出现了一个门生罗本,生卒年大约是1314年-1384年。
3、《录鬼簿续编》中记载了一个散曲家罗贯中(不清楚这是名还是字),说他是山西太原人,推断出他的生卒年是1317年-1387年。
4、《三国志通俗演义》篇首的序言中写着东原罗贯中。
5、多种明清刻本上都写着“东原罗贯中”。
6、霍希贤的家谱记载的罗贯中生卒年约为1280年-1350年。
好了,就这么多线索,当成是一次侦探游戏,什么样的人能够符合这些特征呢?
就像侦探游戏谜底常常是双胞胎一样,罗本这个名字也存在双胞胎。
如果有两个罗贯中,那么问题就全解决了。
1、小说家罗贯中 (约1280-约1350) ,姓罗,名本,字贯中,山东东原人,霍希贤的好友。
2、散曲家罗贯中 (约1317-约1387) , 姓罗,名贯中,山西太原人,贾仲明的忘年交。
这两个人不仅籍贯不同,而且年龄差别很大,小说家罗贯中比散曲家罗贯中大约年长四十几岁 。


赵宝峰的门人罗本应该只是同名同姓,和他们没关系。
这样,基本上上面的问题都能解决了。
其实问题在于,《录鬼簿续编》中只说了罗贯中,并没说这是他的字,既然书中其他人都是称呼名,没理由称呼罗贯中是字。
所以说,我们被混淆了。
古人的姓名=姓+名,还有字。
假设姓是X,名是Y,字是Z。
那么
1、小说家罗贯中 (约1280-约1350) ,姓罗,名本,字贯中,X=罗,Y=本,Z=贯中。
2、散曲家罗贯中 (约1317-约1387) , 姓罗,名贯中,X=罗,Y=贯中,Z不详。
所以说,我们把这两个人混淆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误会,其实不怪别人,只能怪我们自己,因为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编》中只提到了罗贯中,却没有提到他叫“罗本”!我们想当然把罗本贯中也代入这里了。
这样一来,就很好解释了,散曲家罗贯中著有《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杂剧,行文和三国完全不同,应该不是小说家。
小说家罗贯中,则写了最初版本的《三国演义》,并把署名“东原罗贯中”写在了书的开头,所以后世刊刻本才会这么写。
所以,太原说和东原说争论了这么久,其实是混淆在线索中了。
有人说,研究罗贯中的籍贯有什么意义呢?事实上,当然有意义,这说明了散曲家罗贯中和写三国的罗贯中并不是一个人,而晚明那些署名罗贯中的《残唐五代史演义》等也并非罗贯中原著,这些在《三国演义》研究中都应该去伪存真,大胆去除。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飞扬币 +50
爱我中华 飞扬币 +50 2023-04-17 您的帖子很精彩,感谢您的付出!
关键词: bot 360 游戏 破解 小说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z3960 
级别: 茶馆馆主
发帖
770593
飞翔币
207694
威望
215657
飞扬币
2511651
信誉值
8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3-04-17
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为什么东汉三国人名都是单字名?

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诸葛亮、夏侯惇、夏侯渊、司马懿、周瑜、吕蒙、陆逊、曹仁、曹洪、李典、典韦、曹丕、曹植、刘禅、孙坚、孙策、袁绍、袁术....


每一个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很熟悉这些人名,初看觉得很正常,再看就发现了一个奇特的事情:
所有人的人名都是一个字的。
三国都是单字名。
有人说,不对啊,《三国演义》里面有双字名的,比如被赵云杀死的裴元绍,这是罗贯中原创的虚构人物,而且或许罗贯中并不太清楚东汉三国流行单字名,虚构了一个双字名出来,其实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我们翻开《后汉书》和《三国志》,里面记载的男人名字,几乎全部都是单字名。东汉三国,甚至两晋是中国历史上单字名的高峰期,有人统计过二十四史中的人名,发现东汉三国时期确实几乎都是单字名,这是为什么呢?


后汉书的双字名仅仅只有2%,三国志的双字名只有1%,晋书的双字名只有5%
以前一般解释为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后复古改制,南宋著名史学家、陆游的好友王懋解释了这一现象,他在《野客丛书》中说,“令中国不得有二名”所致。《汉书·匈奴传下》记载有王莽下令不得取双名的政令:
时,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风单于,宣上书慕化为一名,汉比加厚赏。单于从之,上书言:“幸得备藩臣,窃乐太平圣制,臣故名‘囊知牙斯’,今谨更名曰‘知’。”莽大悦,白太后,遣使者答谕,厚赏赐焉。
就这样,上行下效,整个东汉三国都盛行单名之风。


事实上,远古就以双名作为非礼,《春秋》称“讥二名”,《公羊传》称“二名非礼也”,所以在西汉,除了奴隶是双字名,一般都是单字名,比如说出生奴隶、且是私生子的霍去病是双字名,这是属于非常罕见的。同样,西汉的皇帝大多是单字名,幼年即位的汉昭帝刘弗陵后来也将名字改为了“刘弗”,出生低贱市井的刘病已即位当上汉宣帝之后改名“刘询”,而其他的帝王,都是单字名。
可是这个说法,有一个问题,王莽的政权新莽仅仅只有十几年,他推行的复古改制因为很多不切实际都被废止了,王莽掌权的时间非常短暂,不可能将他的号令统一实施于全国各地。即使上上下下都在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二名之禁”,在这十年中,至多也只有一代人实行,十年之后,王莽的新朝即已崩溃,其禁令不可能会对以后三百年的历史再发生影响。
为什么东汉的人非要去遵守一个仅仅掌权十年的疯子王莽的规定呢?这肯定说不通。所以这个说法古人就一直质疑,清朝人凌扬藻在《蠡勺编》中曾提出过质疑:
王氏懋《野客丛书》曰:‘后汉人名,无两字者,或谓以王莽所禁故而。’仆观《匈奴传》,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者以风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字名。或者之说,不为无据。仆谓莽窃取国柄,未几,大正天诛,汉家恢复大业,凡蠹伪之政,一切扫除,不应独于人名尚仍莽旧。然后汉率多单名者,殆承袭而然,非为莽也。
他认为姓名文化属于动态文化,一个人的规定,是不可能控制所有人的,而且东汉光武中兴后,对于王莽的很多不切实际的恶政都废除了,为什么要去遵守这个单字名的规定?或许是一种文化遗传。
所有又有历史学家说,或许是因为避讳吧,毕竟需要避讳皇帝的名字,双字名需要避讳两个字,单字名只需要避讳一个字,方便些,可是这也不能说明问题,单字名倘若是常用字,也不好避讳。




两汉皇帝名字都只有一个字(三个皇帝后来改成了单字名),两汉颁布了避讳代字
如今又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认为,之所以东汉三国都是单字名,有另外的原因。
我们看《三国志》,孙坚在吴地,曾经和一个叫做“严白虎”的豪强作战,这个严白虎,毫无疑问是双字名。
更为奇特的是,根据如今的很多考古资料,我们发掘出了很多东汉和三国的碑文和文书,这是南宋王懋等看不到的考古资料。
看到这些考古资料,我们大吃一惊,和《三国志》中双字名绝迹完全不同的是,我们发现,东汉三国时期其实有更多的双字名:
1、成都犀浦出土东汉残碑上面记载着王岑鞠、康眇、王奉坚、何广周、王汶、苏伯翔、张王等多个人名。
这里的双字名不可能是“字”,因为单名、双名均有,而“字”大多是两个字,不可能有的人称呼“字”,有的人称呼名,所以就是双字名。
2、延熹七年(公元164年)成都《蜀郡属国辛通达李仲曾造桥碑》上记载的造桥工人都是双字名,比如王文宰、王汉期
3、延熹四年(公元161年)成都 《郑子真残碑》中的人名有郑子真、潘盖、吕子近等,很多都是双字名。
4、都江堰出土的建安四年(199年)《北江塴碑》中写到的人名有苏子邛、杨叔财等,都是双字名。
5、新疆楼兰尼雅出土曹魏文书中有胡腾宁、张幼业、尚法龙等双名。
6、河北定州定县北庄东汉墓发现的160个人名中,有王文伯、于仲荆、马伯成、李次孙、祝文虎等双字名。
7、汉任城王墓的题名中有曹文、戴元、陆唐子、严仲问、房付英、田仲文等,大多都是双字名。
8、东吴建武二十八年(公元252年)的《三老讳字忌日记》中记载了很多人名,比如提馀持侯是双名,且还带有吴越特色。
9、安徽亳县出土东汉字砖提到主人王成和两个工匠名:丁永豪、张永骄,是双字名。
10、河南濮阳出土的永兴二年(公元154年)东阿芗他君石祠堂题名有师操义、荣保、代盛、邵强生等。
11、洛阳出土汉末残碑有左阿息、王阿犊、阎青坚等俚俗人名。
12、东汉中后期农民军领袖多有双名者,比如“海贼”张伯路,渤海“剧贼”刘文河、周文光,九江海盗蔡伯流等。
最大的资料是东汉章帝建初二年(公元77年)的东汉买地券,期中买卖地契中出现了大量的双字名:
孙成、张伯始、张长卿、许仲异、樊永、张义、孙龙、樊元祖 (建宁四年,洛阳);
王当、王使偷、王元兴、左仲敬、曹奉祖、黄唯、留登胜 (光和二年,洛阳);
房桃枝、赵敬、罗西造、樊汉昌、王阿顺 (中平五年,洛阳);
樊利家、杜謌子、孟□、秦胡、杜子陵、李季盛 (光和七年,平阴);
武孟子、靡婴、马熙宜、朱大弟少卿、赵满、何非 (建初六年,忻州)
可以看出,双字名的比例并不比单字名少。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来,我们评判东汉三国人名大多参考的是正史《后汉书》和《三国志》,能写入史书的人大多是有功业、功成名就的人,而很多底层工匠、农民、强盗等社会下层人员,则单字名和双字名都有,但他们并没有被历史学家写入史书中,所以造成了统计样本的错误。


三国志没有写到前文中的那些造桥工、挑担工
而且,这与东汉政府的政策有关,东汉时期,加强了户籍的管理,编户齐名政策极大地强化了,但是东汉因为崇尚儒学,又确实受到王莽“单字名改制”的影响,所以在东汉,户籍的名字必须是单字名,而“字”则是两个字,这样好区分。
这就解释了以上的问题,很多没有户籍的底层人民大多是双字名,而有头有脸有户籍的人,上了户口全部变成了单字名。所以有的人拘泥于东汉就必须是单字名,觉得严白虎的“白虎”是字或者是绰号,又或者裴松之注释的时候把他改名叫做“严虎”,都是不对的,严白虎是一个强盗,自然也没有户口,他就是双字名。
原来,所谓的东汉三国全是单字名是一个伪命题
原来,东汉人名呈现出明显的分层,上层人名是单字名,底层人名则是单字名和双字名并存,双字名一开始就很多,后期才从底层变成上层名字。
所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单字名,但是上层人都是单字名,下层人中也有双字名存在。
究其原因,在于那个时代,上了户口的人必须是单字名,上层人也是单字名,史书上记载的也大多是单字名,但是大量社会底层的人有些还是双字名,今天出土的石碑和买卖地契就是例子。甚至我们可以看出,大量双字名的出土文物,以巴蜀、吴越、河西走廊等为多,正好是三国中三个国家的偏远地区,分别居住着巴氐、山越和鲜卑、羌族等族,这里当时还处在汉化地区的边缘,很多编户的名字也用的双字名,显示出这里少数民族风气的强大。
这也正印证了那句说法,三国时代虽然是英雄的传说,但大量的战乱确实是底层人民的悲剧啊,只是史书不记载这些底层人民。


后来,魏晋时期,上流社会中,单字名也瓦解了,魏晋时期的人名颇具玄学色彩,人们取名常用“道、玄、元、真”等字,取名喜欢加一个“之”字,表示天师道信仰,比如王羲之、顾恺之、刘牢之、陈庆之、沈庆之等。而且很多少数民族不管这个习俗,比如赫连勃勃等名字,尤其犯忌讳,古人最忌讳名字中有叠字,但是赫连勃勃身为匈奴人,自然不管这些,久而久之, 明朝万历年间的沈德符说:“(单名)至魏晋后, 渐不复然, 至五胡盗中原, 胡名遂用三四者”。
到了后世,双字名明显多了起来,而且有的时候喜欢用一些特殊的字,比如说,五代时期,乱世毫无道德可言,代表品德的“彦”字用的非常多,王彦章、谢彦章、符彦卿、常彦卿等,代表着一种道德复兴的寄托。
北宋儒学复兴,皇帝和大儒都喜欢用单字名,比如宋朝皇帝的名字,除了宋太祖和宋太宗外,都是单字名。但是辽金夏等少数民族的冲击,到了元朝,双字名彻底开始全面开花,一直到今天,远超单字名了。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37036
飞翔币
228789
威望
224673
飞扬币
2464978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3-04-17
来看一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37036
飞翔币
228789
威望
224673
飞扬币
2464978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3-04-17
也就看看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837036
飞翔币
228789
威望
224673
飞扬币
2464978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3-04-17
不错,了解了
级别: 茶馆馆主
发帖
563070
飞翔币
199287
威望
3696
飞扬币
2865002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3-04-17
长知识了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638568
飞翔币
1555
威望
25287
飞扬币
2880522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3-04-17
来看看
srwam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638568
飞翔币
1555
威望
25287
飞扬币
2880522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3-04-17
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