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可以说是现代人的通病。如果你动不动就容易上火,脸上长痘痘、口腔溃疡、喉咙痛、有时还牙龈出血,流鼻血,但用了很多泻火、清火、降火的寒凉药物,效果都不怎么好,反而是越吃,上火越频繁了,同时又下半身怕冷,小肚子凉,手脚凉。那今天这篇文章就建议大家好好看一看。
要我说,现在很多人的上火,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实火”导致的,而是中焦脾胃虚寒引起的。现在的人普遍贪凉,而且又总是上半身在动,眼睛动,嘴巴动,脑子也在动,这就容易耗气伤血,血不足,气有余便是火,上攻头面、咽喉,各种上火的症状也就出现了;

而下半身,又由于长期久坐不动再加上饮食寒凉,就会导致
中焦脾胃不通,这个时候,上焦心火下不来,被阻挡了,咋办?只好反弹回去,于是就出现了上热下寒。
而且由于身体内寒湿重,还极易造成
经络不通,
散热困难,也会让人感到闷热、燥热,燥热则会进一步贪凉,就更加重了血管、经络的收缩、淤堵,这样就进入了恶性循环的状态。可以说
身体越寒,淤堵越严重,火气就越大。
所以,如果你还采用泻火、清火、降火的寒凉药物进行治疗,这就会使得
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怎么办呢?正确的做法就应该是祛寒湿,健脾胃,引火归元。那我给大家分享一张方子,叫做,甘草泻心汤,
有补有泻,引火归元,帮你从根本上改善上热下寒。
首先这里面就有炙甘草、干姜和大枣,这3味药可以温中散寒,健养脾胃;可以燥湿化痰,祛除中焦的邪气,同时还能降逆、止呕;
黄连、黄芩呢,这两味药就可以可以把上焦的火清掉,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连
和
半夏一起,将阻塞中焦的痞块、痰湿等一切绊脚石扫除。
总之,6味药共用,有补有泻,有守有攻,有温药也有凉药。只要脾胃健运,中焦畅通,那么上热下寒的症状也就得到改善了。当然,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症状,建议大家还是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加减使用,不要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