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777
-
- 注册时间2007-05-02
- 最后登录2025-05-07
- 在线时间18638小时
-
- 发帖786588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飞翔币211594
- 威望215717
- 飞扬币2616824
- 信誉值8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786588
- 飞翔币
- 211594
- 威望
- 215717
- 飞扬币
- 2616824
- 信誉值
- 8
|
通常来说,从处暑到秋分(9月23日)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凶险的一个月,因为这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多最大的一段时期。严寒酷暑,很多时候人体都是能承受的,但是,这么一冷一热的来,就很遭罪了。其中,受影响最明显的是心脑血管,所以,这段时期中风、心梗、猝死的发生率也高,所以说,在“多事之秋”,做好养生防病很重要。 处暑防病,怎么做? 每当节气相交,天地阴阳之气有升降变化的时候,身体敏感或免疫力弱的人(如年老体弱或久病)就会出现一些症状,如这段时间大家反馈较多的:便秘、咽痛、口干、干咳、凌晨3~5点易醒等。 出现这些症状,是因为这时暑热尚未完全消退,但毛孔却已经渐次闭合,导致体内的郁热发散不利,就会有肺热和大肠火旺等情况。推荐朋友们敲打手阳明大肠经的“手五里-曲池-手三里”段,在大肠经当令之时,也就是5~7点的时候敲打效果最好。处暑滋阴,吃什么? 三伏天,引入人体内的阳气是浮阳,若不被阴收敛住,或者第二天通过大小便被排掉,就会变为多余的浊气,会给人体增加负担,从而出现:口干舌燥、心烦意乱、、脸上长痘、鼻侧泛红等。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养阴,一是能协助我们将三伏补充的阳气纳入体内,敛藏归肾,二是能清理夏季火燥在体内残留的郁热,防止“灼血致稠”。可以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莲子、鸭肉、秋梨、杏仁、百合、银耳等。 处暑情志,怎么调? 秋高气爽,正是外出赏景的好时节。而且秋令下人受影响也容易出现低落、悲伤等情绪波动,此时约几个好友一起外出赏景、登高望远等,不仅有助于维持心性平稳,还能消耗体内的余热,排出多余水分,从而达到清热除湿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