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777
-
- 注册时间2007-05-02
- 最后登录2025-05-07
- 在线时间18639小时
-
- 发帖78669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飞翔币211594
- 威望215717
- 飞扬币2617691
- 信誉值8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786690
- 飞翔币
- 211594
- 威望
- 215717
- 飞扬币
- 2617691
- 信誉值
- 8
|
—
本帖被 huwg 执行压帖操作(2025-01-02)
—
勤俭节约一直是我们国家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很多父母一直是勤俭节约的践行人,特别是对孩子的零花钱的把控上,更是精打细算。 蓝女士就是这样的父母,她掌握着家中的经济大权,更是掌握了自己刚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晓阳的零花钱。蓝女士认为晓阳年纪还小,他的生活用品和零食之类的物品自己也都会亲自给他备好,儿子根本用不上什么钱。于是蓝女士每天只给孩子早饭钱和乘坐公交车的钱,再多就没有了。而且,晓阳每年的压岁钱和拜年红包,蓝女士都会收走。也就是说,爸爸妈妈不仅晓阳没有多给的零花钱,更没有自己的小金库。有一天,晓阳主动问起妈妈,有关于给自己涨零花钱的事。晓阳说学校门口早餐店开始涨价,妈妈给的早饭钱已经不够花了。 蓝女士听到孩子的需求,第一反应就是打算亲自去那个早餐店看看,到底涨价到什么程度了,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给孩子涨一涨零花钱。然而,等蓝女士到了早餐店之后,她才发现,根本没有涨价这一回事。于是,等到孩子放学回家时,她便问孩子:“我今天去调查了,早餐店还是和以前一样的价格,你为什么要骗我说涨价了?”晓阳见自己的谎言被拆穿,便羞愧地说:“我只是想用多出来的钱给自己买零食吃,班上的同学最近都很喜欢买一款零食,但是我没有钱买。”蓝女士听完后便询问孩子孩子这款零食的名字,并打算在网上购买一些。但是儿子却不同意,他更希望妈妈能给自己多一点钱。 他想和自己的朋友们一起在小卖部购买,和他们一起分享。蓝女士见儿子坚持,便同意给他一次机会自己买零食吃。后来,蓝女士发现自己放在茶几里的硬币和小面额的纸币少了许多,她起先以为是丈夫把钱拿走了,便没有多加怀疑。但直到丈夫有一次问起自己茶几里的零钱怎么没有了,蓝女士才反应过来,是儿子偷偷拿了里面的钱。晓阳也是直接坦白道:“是我偷拿了钱,因为你们给我的零花钱实在太少了。”原来,在一次课间活动时,大家聊起了零花钱额度的话题。 听见同学们如此富有之后,他便撒谎报价,并在事后偷拿了茶几里的钱,向同学证明自己有钱。其实,蓝女士对孩子经济的掌控实在过于严格,甚至到了非常抠门的地步。要知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也就是懂钱的年纪,通常在小学阶段六七岁左右,对钱有概念,就会有对金钱支配的需求,此时,父母就应该少量的给孩子一些零花钱。如果此时父母还没有给孩子零花钱,并且,还对孩子花钱管得太严,那么,就别怪孩子偷钱了。因为孩子正处于懵懂年纪,当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想尽办法获得钱财,偷钱就是非常常见的手段之一。父母要明白,在孩子身上如此勤俭节约,很可能对孩子造成很多不良影响。 孩子到了这个年纪,你还不给孩子零花钱,后果很严重远超过“偷钱”●孩子会变得自卑父母都知道,一定的财富是我们在世界上生存的条件之一,一个人若是两袖清风很难在社会上挺直腰板,气场都会比别人弱很多,而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也会有自己的交友圈,孩子们之间也会像大人一样,需要用金钱来维系社交关系甚至互相攀比。他们也产生了金钱概念,需要对金钱有一定的支配权。如果孩子的金钱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和父母常常在孩子面前哭穷一样,他们会下意识觉得自己家里的经济条件一定很差,家里没有多少钱。于是,孩子们就会以因为贫穷变得敏感自卑,总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长大报复性消费我们在小时候缺少金钱支配的权利,往往会在自己长大后报复性消费。因为一直以来长期压抑的消费欲望和物质欲望,突然进入可以放纵的状态之后,就很难控制自己对物质的需求,总是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大手大脚地乱花钱。父母不愿意给孩子更多的零花钱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但是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不懂得勤俭持家。他们成为了一个“延迟满足”能力低的人,只能忍受非常短暂的“消费”缺失,一两个月的“延迟”消费,他们就等不了了。而这也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钱,但是却疯狂使用信用卡、花呗、借呗等的原因之一。 ●养成不良的品德正如蓝女士的儿子晓阳一样,很多孩子得不到金钱满足时,就会形成小偷小摸的不良行为。有的孩子会在长大后意识到自己这种行为的错误性,并及时改正。但是也有的孩子会在错误的道路上去而不复返,养成了偷窃的习惯。他们从小时候家里人的几块钱,到长大后的别人的钱包、电瓶车等等。一旦孩子在某一方面长歪了,孩子的其他方面也会受到影响,渐渐地,孩子就长成了我们所讨厌的不良青年、小混混、吃牢饭专业户等等。我们小区就有一个孩子从小没有得到物质满足,长大后开始偷窃自行车,并被多次拘留,他的父母还要多花更多的钱把孩子捞出来。父母不舍得给孩子小钱,将来很有可能要为自己的教育方式花大钱,这个后果远超过“偷钱”,相信这也不是父母想看见的。 写在最后父母要重视孩子的金钱意识和对金钱的管理欲望。有时候父母给孩子多一点零花钱,给孩子多一点金钱支配的自由。其实是培养孩子财务管理的能力,并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孩子将来一定会感激大度的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