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777
-
- 注册时间2007-05-02
- 最后登录2025-05-04
- 在线时间18637小时
-
- 发帖786346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飞翔币211574
- 威望215717
- 飞扬币2615652
- 信誉值8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786346
- 飞翔币
- 211574
- 威望
- 215717
- 飞扬币
- 2615652
- 信誉值
- 8
|
—
本帖被 huwg 执行锁定操作(2024-09-12)
—
春节是“百节之首”,在中国百姓中的意义最为重要,很多在外工作的游子,就算时间再紧张,也会在大年三十前赶回家中,和家人团聚,共同感受着春节的气氛。 根据习俗来看,除夕这天大家要忙着贴春联、放鞭炮、守岁等,可有一个说法却称,今年腊月廿五立春,20204年贴春联需要提前,这是真的吗?哪天贴春联最佳?有什么讲究吗?01、贴春联习俗的由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家家户户大门上都要挂满春联,这是大家对新的一年最美好的祝福,也能让整个家庭迎来喜庆的氛围。说起来,贴春联最早是从古代的“桃符”开始,根据《后汉书·礼仪志》来看,桃符主要是刻在桃木板上,其木板长为六寸、宽为三寸,人们会在桃木板上写上神灵名字或画上神灵图像,以起到驱逐邪魔的效果,也称“悬桃符”!到了后蜀末年,此时正值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战争频频爆发,百姓们民不聊生、居无定所,大家期待着和平日子早点到来。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得知百姓的心声后,深有感触,可他也无力改变时局,于是便在桃木板上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几个字,这也是历史上第一幅对联。 不过,此时的对联尽管对话工整,并不讲究平仄规律,也没有对未来生活美好的寓意。到了北宋时期,随着社会文明的日益进步,再加上文学的繁荣,桃符本身自带的驱逐邪魔含义减弱,真正具有祈福纳新的春联逐步形成,人们将其称为“春贴”。整个宋代,文人雅客们都热衷于对联,既能一较高下,又可以陶冶情操。如王安石曾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新桃、旧符指的就是对联。而著名理学大家朱熹、文学家范仲淹,更是十分热衷于撰写对联,且还当做礼物送与他人。在众多文学大家的推广下,除夕夜写对联风靡一时,成为消遣时光的主要手段。不过,在明代之前,对联还仅局限于文人群体中,只是文人把酒言欢的工具。直到明朝时期,对联才在民间普及,这还源于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下令文武百官除夕日张贴春联,百姓们纷纷效仿,贴春联正式成为除夕习俗之一。明朝时,春联不再写到桃木上,而是书写于红纸上,红纸成本低且非常喜庆。文人学子们吸收了唐诗、宋词的创作精髓,也创作出了更多新颖的春联,其字数也不限于五言或七言,题材也进入百姓的生活之中。 清代之时,春联发展至全盛阶段,此时对联不仅存在于亭台楼阁、庙宇古寺,还存在于娱乐场所、市井住舍之中,且受八股文的影响,对联更具散文化,充满着对生活的赞美、祝福和对新一年的期待。02、2024年贴春联要提前?至于为何2024年贴春联要提前,主要是因为2024年农历年没有立春,而立春则提前到腊月二十五当天。在干支纪元中,立春是新一年的岁首,立春过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此时的立春就是今天的“农历春节”。说起来,古代过年过得是“立春”,直到辛亥革命后农历“元旦”才被称为“春节”,也就是说正月初一为春节是近100多年的事情。在明代之时,农历正月初一被称为“正旦节”。早在先秦时期,百姓们就针对“立春”展开了各种庆祝活动,立春逐步成为岁首拜神、驱邪避害、纳福祈岁的重要习俗,而后来这些习俗也被融于春节之中。因此,很多人主张,2024年贴春联应该提前到腊月二十五这一天。相传,腊月廿五是玉皇大帝巡视人间之日,这一天张贴春联,家家都会十分喜庆热闹,玉皇大帝见了后必然会十分高兴,可能就会赐福于百姓。 同时,腊月廿五是周日,这一天大家都会休息,大人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张贴春联,一家人聚在一起将春联贴下,新一年自然会有更多的动力和追求。反而,本该张贴春联的除夕这天,今年并不是春节假期,这就意味着很多上班族没时间张贴春联。而贴春联又不能延后推迟,因而腊月廿五贴春联是不错的选择。其实,对于张贴春联的具体时间,不同地方的习俗自然是不同的,因而贴春联的时间也有差别,大家要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来判断。在北方地区的传统观念中,贴春联时间不能太早或太晚,贴的早了有“慌忙星”早落的说法,贴的太晚有“一步跟不上,步步都落下”的意思。因此,北方地区贴春联,主要是腊月二十九当天下午1点至7点,这一时间贴春联表明日子“红红火火”,新的一年喜庆盈门,家人们团聚一堂热闹非凡。除夕当天上午7点至12点也是贴春联最佳的时刻,这段时间贴春联讲究“顺顺利利”,新的一年事事如意,新的一年会有更多生机活力,事业上勇攀高峰。 当然,如果当地有“立春”贴春联的习俗,那就可选择在腊月廿五这天张贴。一般而言,从腊月廿五至三十,每天都可贴春联,大家不用顾忌太多。只不过,早早贴春联能够提前感受节日的喜庆和热闹,可如果贴春联时间太早,可能会使得春联受潮、变色,甚至有熊孩子将其撕掉,因而腊月廿九、三十这两天贴更合适。03、贴春联的其他讲究1、贴春联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尺寸,书写春联时字体清晰、易读,贴的时候要整齐、端正,不要贴的高低不平或贴斜。毕竟贴的平整,不仅仅更美观,也有“平平安安”的寓意,而在贴春联之前,还需将去年的旧春联撕下来,别急着贴新春联。2、贴春联时,纸张的颜色以红色为主,毕竟红色是喜庆和吉祥的化身,不仅有着夺目的色彩,也是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和祝福,期待着来年红红火火。而春联的纸张,一定要选用上好的纸,别用塑料纸或薄纸张代替。3、贴春联时,还需注意对联的内容和含义要充满阳光、积极向上,有着对家庭成员健康、事业上的祝福,尽量别用不吉利的字。还需注意,春联的字数多是单数,一般上下联多为5字或7字。 04、贴春联“4忌讳”不能忘1、忌贴反对联的特点是上下联字数一样、词性一致,上联的结尾字读音为“仄声”,也就是第三声和第四声。而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应该是平声,也就是第一声和第二声。在古代,春联的书写顺序为从右往左,以“右”为尊,因而右边多为上联,左边为下联,读对联时也要从右往左读,中间为横批,这样是对春联文化的尊重,且富有仪式感和美感。在部分地区,除了贴春联也会贴门神,门神在传统文化中有着驱邪避害的说法,也是传统文化对英雄和神灵崇拜的体现。在贴门神时,注意两个门神的脸要对着,不能贴反了,农村房子基本为双开门,一扇门贴一张门神就行。2、守孝忌贴红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父母在世时要尽心孝顺,父母离世后也要及时守孝,一般守孝期限为三年,首年不用张贴对联,第2年贴绿色对联,第3年贴黄色对联,第4年就可重新贴红色对联。 3、贴春联时间别太晚上文讲述了张贴春联的适宜时间,需要注意的是,贴春联“宜早不宜晚”,一般最迟在除夕当天中午。如果因工作原因赶不及,可以在下班后张贴,但最晚别过了除夕,为避免因除夕下班后忙着准备年夜饭,大家可选择提前张贴,腊月廿五周日就是不错的时间。春联贴了后,尽量别将其撕掉,保存好一整年,这样一年都能够顺利吉祥。4、福不能乱贴贴春联自然是少不了贴“福”,而贴“福”代表着家中福气满满,好运和财运来不停。很多人在贴“福”时,喜欢将“福”字倒着贴,毕竟有“福到福到”的寓意。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福”都要倒着贴,大门外的“福”就不能倒着,这样才有“开门迎福”的说法。再者说,大门是纳福、迎福之地,一定要正着贴才行。不过,屋子里的“福”就可以倒着贴了,毕竟福已经到家,把“福”贴倒刚好对应着福到了。一般来说,米缸、水缸、酒缸、柜子、箱子都可贴倒着的“福”,以免福气跑路。 贴春联不仅仅是一种社会习俗,也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贴春联代表着人们迎祥纳福、驱邪避祸的美好期待,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大家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