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当地时间1月10日上午,第35届达喀尔拉力赛开始了第六赛段的较量。当天赛段超过了500公里,是开赛以来最长的一个赛段,哈弗达喀尔车队的322号赛车进行度过了不平凡的一个赛段,由于领航员麦蒙坚持高 压政 策,周勇陷沙三次,损失了20多分钟,这让他非常恼火,回来之后通过车队会议,以决议的形势要求麦蒙执行车手的决定。
闻听队友发生了争 执,索萨表示见怪不怪:天下没有不吵架的车组,也没有不犯错误的赛手。吵架也是比赛的一个组成部分,只要别把情绪带着走,第二天忘掉一切继续比赛就好。一位中国车手在国内比赛中曾经告诉记者:多少生 死兄弟的交 情都掰在赛道里,一场比赛下来之后车手与领航就互不理睬了。而周勇面对的问题可能更复杂一些,不是简单的胎压理念问题。
其实在绝大多数的车组中,关于不同的赛段选取不同的胎压方案都不会产生争 执,因为这是车手的事情,领航员只须看好GPS找对路就行了。但是周勇车组比较特别,之前他在与谢尔万搭档的时候也没出过类似的问题,而且多数赛段成绩都是15名上下,跑得也不差。为了把自己的能力水平再提高一个档次,周勇请来了法国人麦蒙,这是一位达喀尔资深人士,曾经为日本车手曾刚浩领航获得过冠军。有了这样的资历,麦蒙不免以教师爷的姿态出现,而周勇本着中国人民惯有的谦虚谨慎的态度,事事请教,所以俩人的关系就比较微妙,形同师徒。
然而当麦蒙一再自作主张、更改周勇的轮胎方案并导致陷沙之后,两人的矛盾更加激化,从上届比赛就发生过争执以致争吵,这一届本来赛前约法三章,有言在先——赛段里的轮胎方案听车手的,不要为此有所争议,然而真正到了比赛中,麦蒙仍然坚持他的理论:只有较高的胎压才能跑出更快的成绩,不能为了放气打气而白白耽误时间。而周勇则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工,与其花20分钟去挖沙,何不先花3分钟放气呢?
回到大营之后,车队总监董明与技术主管菲利普立即召集周勇和麦蒙开会,商讨解决方案,在充分照顾麦蒙情绪的基础上,要求他必须尊重车手的选择,不要再自作主张了,麦蒙表示服从。至此,问题似乎已经解决,然而固执的法国人在未来的比赛中能否放下自己的架子却尚未可知。看起来,中国人要想在达喀尔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确实比欧洲人难度大得多,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